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仲磊1,2,张焕朝1,范俊俊3,张丹丹4,江皓1,张往祥1(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林木种苗管理站;金陵科技学院园艺园林学院;金埔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夏季淹水胁迫对北美枫香苗木叶色及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2期
  • 圣倩倩1,2,戴安琪1,2,宋敏1,2,唐睿2,3,祝遵凌1,2,3(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NO2胁迫下两种鹅耳枥的光合生理特性变化[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2期
  • 刘亚静,周来,张博,陈丽萍,潘磊,孙玉军(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环境管理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不同林龄杉木径向变化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2期
  • 王树梅1,王波2,范少辉1,肖箫1,夏雯1,官凤英1(国际竹藤中心竹藤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宜兴市林场).带状采伐对毛竹林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2期
  • 魏龙鑫,章异平,李艺杰,张玉茹(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栓皮栎叶片和枝条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调配关系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2期
  • 石欣隆1,2,杨月琴1,薛娴1,2,刘伟1,2,宋程威1,2,郭丽丽1,2,侯小改1,2(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牡丹学院;河南省油用牡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壳寡糖对干旱胁迫下‘凤丹’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2期
  • 陈秀波1,2,段文标1,陈立新1,朱德全3,4,赵晨晨3,刘东旭3,4(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贵州财经大学艺术学院;佳木斯大学理学院;佳木斯大学中-乌农林技术开发与应用国际联合实验室).小兴安岭3种原始红松混交林土壤nirK型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特征[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2期
  • 张兴政,李欣宇,程云清,刘剑锋(吉林师范大学吉林省植物资源科学与绿色生产重点实验室).榛子中的杀虫剂残留GC-MS检测与膳食风险评估[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2期
  • 朱晗,郝德君,魏原芝,孙丽昕,文全民(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仁扇舟蛾幼虫肠道可培养细菌群落结构分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2期
  • 火艳1,张慧会1,祝遵凌1,2(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欧洲鹅耳枥水培营养液适用效果比较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2期
  • 白文玉,冯茂松,铁烈华,汪亚琳,高嘉翔,赖娟,戴晓康(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长江上游森林资源保育与生态安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长江上游林业生态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不同无性系四川桤木嫁接苗生物量及其分配特征[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2期
  • 吴红1,燕丽萍2,李成忠1,夏群1,周霞1,赵宝元1(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园艺园林学院;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山东省林木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槭树属常见树种翅果性状多样性与风传播特征分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2期
  • 何旭东1,2,郑纪伟1,2,孙冲2,3,何开跃3,王保松1,2(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平台柳树资源圃;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33个杨柳品种指纹图谱构建[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2期
  • 杜晋城,李欣欣,邓小兵,慕长龙(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9个油橄榄品种叶片功能性状特征比较[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2期
  • 邓睿1,张梅丽1,周明2,郑宝江1(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内蒙古额尔古纳自然保护区).中国茶藨子属1新记录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2期
  • 任世奇1,2,朱原立2,3,梁燕芳2,3,陈健波1,2,卢翠香1,2,伍琪1,2,韦振道1,2(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南宁桉树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七坡林场).基于PM模型的广西南宁尾巨桉中龄林蒸散特征[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2期
  • 张腾倩1,张伟溪1,丁昌俊1,张静1,胡赞民2,苏晓华1(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欧美杨PdMODD基因克隆与表达特性分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2期
  • 费宜玲,侯森林,唐松泽(野生动植物物证技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南京森林警察学院).近三年江苏省非法被猎两栖爬行动物分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2期
  • 孙海燕1,李强1,朱铭玮1,李永荣2,李淑娴1(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绿宙薄壳山核桃科技有限公司).油用牡丹‘凤丹’种子层积过程中营养物质的代谢变化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 崔阳,狄海廷,邢艳秋,常晓晴,单炜(东北林业大学森林作业与环境研究中心).基于MODIS数据的2001—2018年黑龙江省林火时空分布[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 李娜1,朱培林2,丰采1,温敏学3,方升佐1,尚旭岚1(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省益森实业有限公司).青钱柳嫁接愈合过程中砧穗生理特性及其与亲和性的关系[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 熊瑶,严妍(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基于人体热舒适度的江南历史街区空间格局研究 ——以南京高淳老街为例[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 许中秋1,隋德宗2,谢寅峰1,王俊毅1(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两个乌桕新品种苗木光合特性比较[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 季淮1,2,韩建刚1,3,4,李萍萍1,3,4,朱咏莉1,3,郭俨辉1,郝达平5,崔皓1(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淮阴工学院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江苏洪泽湖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淮安分局).洪泽湖湿地植被类型对土壤有机碳粒径分布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 崔令军,刘瑜霞,林健,石开明(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民族大学).丛枝菌根真菌对盐胁迫下桢楠光合生理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 于松平1,2,刘泽彬2,郭建斌1,王彦辉2,于澎涛2,王蕾1(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六盘山华北落叶松林分蒸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 蒋瑶1,魏海林2,高昌虎3,王大故4,冯楠可1,李睿1,刘榕榕1,吕芳德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培育与保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经济林育种与栽培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经济林培育与利用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怀化市鹤城区林业局;怀化市中方县农业局).湖南低山丘陵区薄壳山核桃的开花物候期观测及品种配置[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 田呈明,王笑连,余璐,韩珠(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林木与病原菌分子互作机制研究进展[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