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敏1,许秋月1,夏允1,杨柳明1,2,范跃新1,2,杨玉盛1,2(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植物磷获取机制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J].植物生态学报,2023,第3期
-
杜英东,袁相洋,冯兆忠(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中国气象局生态系统碳源汇重点开放实验室).不同形态氮对杨树光合特性及生长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23,第3期
-
贺洁1,何亮1,吕渡2,程卓3,薛帆1,刘宝元1,3,张晓萍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2001–2020年黄土高原光合植被时空变化及其驱动机制[J].植物生态学报,2023,第3期
-
师生波1,2,周党卫1,李天才1,德科加3,杲秀珍1,马家麟1,孙涛2,王方琳2(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高原生物适应与进化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甘肃省荒漠化与风沙灾害重点实验室;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青藏高原高山嵩草光合功能对模拟夜间低温的响应[J].植物生态学报,2023,第3期
-
刘建新,刘瑞瑞,刘秀丽,贾海燕,卜婷,李娜(甘肃省陇东生物资源保护利用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陇东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外源硫化氢对盐碱胁迫下裸燕麦光合碳代谢的调控[J].植物生态学报,2023,第3期
-
祝维,周欧,孙一鸣,古丽米热·依力哈木,王亚飞,杨红青,贾黎明,席本野(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混交林内毛白杨和刺槐根系吸水的动态生态位划分[J].植物生态学报,2023,第3期
-
白雪,李玉靖,景秀清,赵晓东,畅莎莎,荆韬羽,刘晋汝,赵鹏宇(太原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谷子及其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对铬胁迫的响应机制[J].植物生态学报,2023,第3期
-
赵小宁1,田晓楠1,李新2,李广德3,郭有正1,贾黎明1,段劼1,席本野1(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干旱半干旱地区森林培育和生态系统研究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北京时域通科技有限公司;国家开放大学农林医药教学部).Granier原始公式计算树干液流速率的适用性分析——以毛白杨为例[J].植物生态学报,2023,第3期
-
李雪1,2,3,董杰2,韩广轩1,4,张奇奇1,谢宝华1,4,李培广1,4,赵明亮1,4,陈克龙3,宋维民1,4(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黄河三角洲典型滨海盐沼湿地土壤CO2和CH4排放对水盐变化的响应[J].植物生态学报,2023,第3期
-
任培鑫1,李鹏1,彭长辉1,2,周晓路1,杨铭霞1(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Department of Biology Sciences,Institute of Environment Sciences,University of Quebec at Montreal).洞庭湖流域植被光合物候的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植物生态学报,2023,第3期
-
张金燕,寸竹,双升普,洪杰,孟珍贵,陈军文(云南农业大学西南中药材种质创新与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药用植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阴生植物三七稳态和动态光合特性对氮水平的响应[J].植物生态学报,2023,第3期
-
Schmiedgen Andrea,Komainda Martin,Kayser Manfred,Tonn Bettina,Isselstein Johannes.林牧系统的树木中豆科植物的比例减少并不影响其内部的氮吸收效率[J].植物生态学报,2023,第3期
-
Yan Zhengbing,Tian Di,Huang Hanyue,Sun Yuanfeng,Hou Xinghui,Han Wenxuan,Guo Yalong,Fang Jingyun.种植密度和氮添加对拟南芥生物量产量和叶片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23,第3期
-
Zhang Jinfeng,Ge Jingru,Yan Xingfu,Dayananda Buddhi,Luo Yonghong,Li Junqing.不同生境内啮齿动物对辽东栎幼苗的频率依赖性捕食及其对幼苗生长与存活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23,第3期
-
Yang Lianyan,Yu Rui,Wu Jin,Zhang Yongjiang,Kosugi Yoshiko,Restrepo-Coupe Natalia,Huete Afredo,Zhang Jie,Liu Yuhai,Zhang Xiang,Liu Wenjie,Zhao Junfu,Zeng Jiye,Song Qinghai,Chen Yajun,Song Liang,Tan Zhenghong.中南半岛热带森林光合碳同化的季节动态[J].植物生态学报,2023,第3期
-
Zheng Pei,Zhao Ruonan,Jiang Liangchao,Yang Guojiao,Wang Yinliu,Wang Ruzhen,Han Xingguo,Ning Qiushi.氮添加抑制温带草甸草原凋落物的长期分解[J].植物生态学报,2023,第3期
-
Mori Taiki,Wang Senhao,Wang Cong,Chen Ji,Peng Cheng,Zheng Mianhai,Huang Juan,Wang Faming,Liu Zhanfeng,Mo Jiangming,Zhang Wei.长期磷添加对热带森林土壤磷酸单酯酶与磷酸二酯酶活性比值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23,第3期
-
Wang Shu,Zhou Daowei.苘麻形态特征结构对出苗时间的响应动态[J].植物生态学报,2023,第3期
-
Li Yonggang,Zhou Xiaobing,Lu Yongxing,Zhang Yuanming.中亚温带沙漠苔藓C、N、P、K化学计量特征与土壤养分和环境的关系[J].植物生态学报,2023,第3期
-
Christina Mathias,Gire Celine,Bakker Mark R,Leckie Alan,Xue Jianming,Clinton Peter W,Negrin-Perez Zaira,Sierra Jose Ramon Arevalo,Domec Jean Christophe,Gonzalez Maya.普通金雀花种群在高温下的本土和入侵幼苗抗旱性[J].植物生态学报,2023,第3期
-
Fang Qiang,Guo Shiyun,Zhang Tao,Tang Xiaoxin.亚高山草甸植物种间花粉传播网络相对于植物-传粉者互作网络年际间更为稳定[J].植物生态学报,2023,第3期
-
Wang Zixuan,Sun Zhihu,Cui Jinyao.落叶松不同径级树干液流密度对太阳辐射量的时滞效应[J].植物生态学报,2023,第3期
-
Suzuki Kohei,Tungalag Radnaakhand,Narantsetseg Amartuvshin,Tsendeekhuu Tsagaanbandi,Shinoda Masato,Yamanaka Norikazu,Kamijo Takashi.蒙古牧场植物群落的组成、分布和环境驱动因素[J].植物生态学报,2023,第3期
-
Hou Ge,Shi Peili,Zhou Tiancai,Sun Jian,Zong Ning,Song Minghua,Zhang Xianzhou.优势种对藏北草原群落稳定性具有主导作用[J].植物生态学报,2023,第3期
-
Ma Yinmei,Cha Yongpeng,Tong Zhaoli,Zhang Jie,Li Qingjun.白心球花报春的传粉者组合与自交综合征随海拔梯度的非线性变化[J].植物生态学报,2023,第3期
-
Zwiener Victor Pereira,Alves Valeria Andressa.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内的群落预测——堆叠物种分布模型与森林清查数据对比[J].植物生态学报,2023,第3期
-
李耀琪1,2,王志恒1(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大学生态研究中心,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交利物浦大学理学院).植物功能生物地理学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植物生态学报,2023,第2期
-
席念勋1,2,张原野3,周淑荣1(海南大学林学院;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群落生态学中的植物-土壤反馈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2023,第2期
-
汪晶晶1,王嘉浩2,黄致云1,Vanessa Chiamaka OKECHUKW1,胡蝶2,祁珊珊2,戴志聪1,3,杜道林1(江苏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江苏大学农业工程学院现代农业装备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水处理技术与材料协同创新中心,苏州科技学院).不同氮水平下内生固氮菌对入侵植物南美蟛蜞菊生长策略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23,第2期
-
王文伟,韩伟鹏,刘文文(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滨海湿地入侵植物互花米草叶片功能性状对潮位的短期响应[J].植物生态学报,2023,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