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包蓉,刘璐颖,谢荣幸(西南林业大学设计学院).大理市诺邓传统古村落景观及演进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4期
  • 赵晓芳1,2,黄明斌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黄土高原王东沟小流域土壤表层氮的空间分布[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4期
  • 周丹1,罗静2,郑玲1,杨春华1,郭广1(青海省气象服务中心;青海省工程咨询中心).基于格点数据的华北地区气象干旱特征及成因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4期
  • 朱继前,韩美,徐泽华,张雪,田立鑫(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人地协调与绿色发展"山东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淮河流域不同量级降雨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4期
  • 刘愿1,陈云明1,2,梁思琦1,陈晨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北黄土丘陵区刺槐人工林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4期
  • 余冬梅1,2,祁兆鑫1,3,刘亚斌1,3,杨幼清1,3,李淑霞1,3,胡夏嵩1,2,4,付江涛1,2,3(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盐湖资源综合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青海省盐湖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青海大学).青海柴达木盆地盐湖区5种盐生植物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影响因素及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4期
  • 邹欣怡1,赵伟2,蒲海霞2,周佳松3(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四川省土地统征事务中心).重庆市南岸区城市边界扩张及生态环境效应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4期
  • 罗君1,2,孙振亓1,3,4,张学斌2(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基于Ripley′s K函数的绿洲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4期
  • 李肖1,陈晨1,林杰1,朱茜1,董波1,丁鸣鸣2(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水务局).侵蚀强度对淮北土石山区土壤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4期
  • 刘迪1,2,陈海1,2,张敏1,2,商舒涵1,2,梁小英1,2(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生态脆弱区景观生态风险时空分异及其地形梯度分析 ——以陕西省米脂县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4期
  • 杜波波,阿拉腾图娅,包刚(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002-2016年锡林郭勒草原干旱时空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4期
  • 宇涛1,2,李占斌1,2,3,陈怡婷1,2,袁水龙1,2,王伟1,2(西安理工大学旱区生态水文与灾害防治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黄土丘陵第三副区典型淤地坝系结构特征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4期
  • 仝昊天,韩燕来,李培培,梁小东,陈龙(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几种保水材料对砂质潮土水分参数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4期
  • 李学峰,宋娅丽,王克勤,张雨鉴,杨小倩(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水土保持学院).等高反坡阶对滇中云南松林下碳储量及增量分配格局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4期
  • 李海燕1,2,蔡银莺3(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深圳市房地产评估和发展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农田保护补偿政策异质效应提升的障碍因素诊断 ——以苏州市、成都市两个创新实践地区为实证[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4期
  • 陈伟,崔亚茹,孙从建,杨洋(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低氮胁迫下不同苦荞品种开花前土壤养分含量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4期
  • 曹程鹏1,张飞2,段建明2(绥化学院农业与水利工程学院;东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黑土区坡耕地壤中流水平迁移动力学模型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4期
  • 程功1,2,刘廷玺1,3,王冠丽1,3,段利民1,3,马立群1(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试验室).科尔沁沙丘-草甸梯级生态系统CO2,CH4和N2O通量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4期
  • 张阿龙,高瑞忠,刘廷玺,秦子元(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近50年半干旱典型草原区域不同时间尺度上的降水、径流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4期
  • 付玉娟1,祝陈梦媛1,张旭东1,寇尔丹2,刘环玉1(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沈阳浑河管理中心).农田下垫面处理对降雨入渗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4期
  • 胡凯1,2,陈晓清1(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利用瞬态剖面法测定宽级配砾石土水力参数试验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4期
  • 李静芝1,2,闫雪3,4,李景保5(长沙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洞庭湖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长江中游荆南三口河网地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4期
  • 吴宇鑫1,赵牡丹1,高志远1,刘婷2(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武警工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中国3类典型区SRTMGL1和SRTMV4精度对比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4期
  • 李刚,王亚萍,李超,刘文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塬区高底墒条件下养分差别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4期
  • 颜明1,贺莉1,王彦君2,刘慰1,王随继1,裴亮1,郑明国1,孙莉英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1950-2015年黄河下游河道排洪输沙时空演变[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4期
  • 刘启兴1,2,董国涛2,景海涛1,周俊利1,2,党素珍2,贾培培1,2(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流失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2000-2016年黄河源区植被NDVI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3期
  • 高建岗1,黄锐1,2(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苏地仁合土地房地产评估咨询有限公司).基于耕地质量指数和空间自相关的苏南地区耕地保护分区[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3期
  • 郑群威1,苏维词1,2,杨振华2,龙海飞3,周奉1,刘振振1(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贵州省水文水资源局).乌江流域水环境质量评价及污染源解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2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