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亚斌1,2,3,王芃2,王舒2,石川2,朱海丽2,3,李国荣2,3,胡夏嵩2,3(岩土钻掘与防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青海大学地质工程系;青藏高原北缘新生代资源环境重点实验室).灌木柠条锦鸡儿根-黄土状盐渍土界面相互作用力学特性[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4期
-
李秋艳1,方海燕2,3,李国强4(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杭州市水文水资源监测总站).寿昌江河流泥沙来源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4期
-
张志高1,张凯昭2,蔡茂堂3,尹纪媛1,刘晴1,刘慧颖1(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1960-2019年河南省降水结构时空变化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4期
-
杨苗苗1,杨勤科1,张科利2,王春梅1,庞国伟1,李玉茹1,3(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自然资源部第一地理信息制图院).全球土壤可蚀性因子砾石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4期
-
李孟蔚1,栾青1,张宁2,常清3,樊子菡4,杨倩1,赵永强1,米晓楠1(山西省气候中心;山西省气象信息中心;山西省气象服务中心;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工程总站).2000-2019年吕梁市植被NDVI时空动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4期
-
皮贵宁,贺中华,张浪,杨铭珂,游漫(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区域植被对不同时间尺度气象干旱的响应 ——以贵州省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4期
-
余双武1,2,郭乾坤1,陈雨萱2,杜鹏飞1,秦伟1(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方风沙区放牧和封育对水土保持植被效益的影响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4期
-
杜朝正1,2,杨勤科1,张加琼3,马波3,王春梅1,4,庞国伟1,4(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菏泽学院城市建设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旱区生态水文与灾害防治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基于CSLE和抽样调查的泰国土壤水蚀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4期
-
李欢1,2,魏雅丽1,闫帮国2,孙毅2,和润莲2,李义林2,方海东2(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干热河谷土壤酶活性和车轴草生长对氮磷添加的响应[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4期
-
杨晓高1,郝虎2,赵传燕1,臧飞1,安金玲2,张茂军2,张恒平2(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黑河上游天涝池流域生长季降雨和气温对河川径流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4期
-
范天程,贾云飞,李云飞,赵建林(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基于遥感影像与逻辑回归模型的延河流域沟壑分布概率预测[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4期
-
张茹1,张志全2,3,罗凯3(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黄河水利委员会上游水文水资源局).近年黄河下游输沙功能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4期
-
杨莉婷1,刘俊娥1,王占礼2,3,齐小倩1,程西科1(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多糖(Jag C162)对黄土坡面径流过程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4期
-
曹灿1,2,孙瑞2,3,吴志祥2,3,李茜1(宁夏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海南儋州热带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基于SWAT模型的南渡江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径流响应[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4期
-
张斌1,李璐2,夏秋月1,李嘉成1,董捷1(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工商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地理学院).基于土地利用的武汉城市圈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4期
-
陈晓杰1,张长城2,张金亭1,王静1(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省地质局武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基于CASA模型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演变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以湖北省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3期
-
刘少坤1,王嘉佳1,林树高1,陆汝成1,2,何彩莲3,包博建1,王鹏程1(南宁师范大学自然资源与测绘学院;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部湾经济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及障碍诊断[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3期
-
刘根林1,闫冰2,赵东升3,陆晴1,4(东华理工大学测绘工程学院;东华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中心;江西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2003-2018年瑞兴于地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3期
-
陈相标,丁文荣(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滇中高原湖泊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3期
-
张华玉1,2,秦年秀1,2,汪军能1,2,李敏3,杨爱霞4,卢芹芹1,2(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南宁师范大学自然资源与测绘学院;北部湾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广西海岸带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因子[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3期
-
关瑜1,陈影1,叶静2,刘静2,门明新1(河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学院;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耕地质量多维评价与利用分区 ——以黄骅市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3期
-
夏梓泰,程伟威,李永梅,赵吉霞,范茂攀(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轮作休耕模式对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含量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3期
-
时亚坤1,曾奕2,3,郭金金4,方怒放2,4(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设计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新一轮退耕还林草工程对粮食生产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3期
-
潘雅文1,2,马文龙1,潘庆宾3,韩剑桥2,4,张胜男5(河南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流域侵蚀输沙空间尺度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3期
-
黄广杰1,段青松2,李建兴3,熊寿德1,刘武江1,保锐琴1,张立芸4(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云南农业大学水利学院;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三江并流区水库消落带5种草本根系形态及抗拉特性[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3期
-
苗旭1,李九一2,宋小燕1,程度良1,柳玉梅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苏州科技大学地理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2000-2020年鄂尔多斯市植被NDVI变化格局及归因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3期
-
李京芳1,彭涛1,2,3,董晓华1,2,3,李峥嵘1,王高旭4,常文娟1,2,3,林青霞1,2,3,王继保1(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水资源安全保障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Copula函数的汉江流域水文干旱风险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3期
-
王祯,吴金华,白帅,史飞航,韩株桃(长安大学土地工程学院).延安市坡耕地资源时空变化及其土壤侵蚀效应[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3期
-
李鲁冰,林文鹏,任晨阳,徐丹(上海师范大学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两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的比较研究 ——以环杭州湾地区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