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乔冰洁1,杨勤科1,2,王春梅1,3,庞国伟1,2,黎恩丹1(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旱区生态水文与灾害防治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梯田对侵蚀地形指标的影响 ——以黄土丘陵第2副区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4期
-
澹腾辉,焦雄,平原,李雨晨,郭忠录(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基于土壤侵蚀时空演变的县域生态承载力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4期
-
许馗1,2,李谭宝2,3,李占斌1,2,于坤霞1,2,李鹏1,2,姜英2,3,李才文2,3,杨志4(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旱区生态水文与灾害防治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院;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土保持监测总站).宁夏风蚀气候侵蚀力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4期
-
卫宇曦1,刘小鹏1,2,冯康利1,崔云霞1,蒋春梅1(宁夏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宁夏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心).宁南脱贫地区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及其影响因素[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4期
-
冯娟龙1,吴川东2,于洋1,3,刘鹄2,王百群4,韦宝婧5,赵炯昌1(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北京;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临泽内陆河流域研究站;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极端降雨对晋西黄土区农地流域泥沙连通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4期
-
王远宁,吴灏,王盼盼,彭卓越(扬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1960-2017年江淮地区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4期
-
贺祥1,2,林佳卉1,张新宇1(贵州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贵州省大数据统计分析重点实验室).喀斯特山区城乡人类活动强度及其效应时空演变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4期
-
李天毅1,2,于坤霞1,2,李占斌1,2,李鹏1,2,贾路1,2,杨志3,张国军3,魏小燕3(西安理工大学省部共建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理工大学旱区生态水文与灾害防治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土保持监测总站).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泥沙集中度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4期
-
唐志雄1,周自翔1,白继洲2,付媛1(西安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泾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关系的尺度异质性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4期
-
刘卫林,李香,吴滨,曹辛格,黄一鹏,刘丽娜(南昌工程学院江西省水文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修河中上游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马悦1,何洪鸣1,2,赵宏飞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基于GIS和RUSLE的甘南州土壤侵蚀时空演变[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徐磊1,2,胡浩1,尹士3,杨静园4,马立军1(河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学院;河北农业大学乡土文化与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河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省耕地功能供需转型时空演变及利用分区[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孙金欣,韩美,孔祥伦,魏帆,王佳炜(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黄河下游自然保护地时空分布特征与高质量发展建议 ——以山东省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李康玮,曾贤刚(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煤炭资源型城市煤炭开发与生态系统服务协调发展演变及驱动机制 ——以淮南市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刘金凤1,吴文恒1,2,万赟1,史海金1(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近20年黄河流域城乡耦合协调的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逯金鑫1,2,高飞1,周荣磊2,刘洋洋2,温仲明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不同植被类型下草本群落与土壤因子的关系[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颜雅琼1,岳元2,唐舟1,唐雪娇1,沈伟1,王文清1,孟韩春1,姚海涛1(宿迁市气象局;吉林省气象台).气候变化背景下淮河流域干旱演变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呼海涛1,畅易飞2,王凯博3(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2000-2020年陕西省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多尺度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靖娟利1,2,邓棋方1,和彩霞1,王永锋1,2,马炳鑫1(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空间信息与测绘重点实验室).1999-2019年西南喀斯特地区NDVI时空变化及其气候驱动[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付建新(太原师范学院城镇与区域发展研究所).山西黄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NDVI时空变化及其对气温、降水的响应[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徐莹1,2,邓磊1,2(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贵南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祁连山不同混交度青海云杉林细根形态特征及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陈秋帆1,卢琦2,王妍1,3(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云南省山地农村生态环境演变与污染治理重点实验室).基于熵权法TOPSIS模型综合评价石漠化区4种苔藓植物的生态修复效益[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李尚飞1,戈文艳1,2,王飞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1982-2019年中国北方干旱事件特征及其对植被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潘杉1,贺中华1,2,3,陈莉会1,王茂强1(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师范大学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省山地资源与环境遥感应用重点实验室).基于不同时间尺度的贵州省近50年气象干旱时空演化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朱俊俊1,2,高周冰1,2,王君櫹1,2,廖凯华3,吕立刚1,2(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自然资源部海岸带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都市圈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及权衡协同关系[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张加琼1,2,尚月婷1,白茹茹1,殷敏峰1,党真2,3,杨明义1,2,肖海4,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稀土元素示踪法在土壤侵蚀与泥沙来源研究中的应用[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张忠扬1,吕明侠1,王一博1,2,马章怀1,高泽永2(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WaTEM/SEDEM模型的洮河源区土壤侵蚀产沙模拟及其空间驱动力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田培1,王哲1,喻海军2,平耀东1,许盈1(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鄂西北山丘区水土流失时空格局及影响因子定量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陈泽勋,吴英杰,王文君,李玮,赵水霞,刘铁军(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不同放牧条件下坡面初始产流时间和径流流速变化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王鹭1,高建恩1,2,3,龙韶博1,王照润1,康有财2,高哲4,郭子豪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延河流域典型治理阶段的土壤保持功能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