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马亚丽,牛最荣,张芮,郑志琴,孙栋元(甘肃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洮河流域径流输沙演变与降雨及降雨侵蚀力的关系[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4期
  • 张水琳1,马丽娜1,王妍1,2,李成荣1,刀明宽1,刘云根1(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西南林业大学石漠化研究院).断陷盆地不同石漠化生态修复类型下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及酶活性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4期
  • 艾建卫1,高照良1,2,娄永才1,孙贯芳1,李永红1,2,周富宇1,张洵1,王菊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含沙量对高陡边坡径流水动力学特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4期
  • 盖浩琪,石培君,李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黄土区长武塬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水平衡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4期
  • 冯娟龙1,吴川东2,于洋1,3,刘鹄2,王百群4,韦宝婧5,赵炯昌1(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北京;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临泽内陆河流域研究站;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极端降雨对晋西黄土区农地流域泥沙连通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4期
  • 王远宁,吴灏,王盼盼,彭卓越(扬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1960-2017年江淮地区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4期
  • 张晓钰1,2,辛怡1,翟钰钰3,吕世轩4,刘强5,6,张永强3,宋进喜7,8,程磊9,10,张国涛3,李子君1,朱纹君1,张军龙1(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土木工程学系北京;英国布里斯托BS81TR;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教育部水沙科学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陕西省黄河研究院;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海绵城市建设水系统科学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沂河流域暴雨径流变化特征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4期
  • 李天毅1,2,于坤霞1,2,李占斌1,2,李鹏1,2,贾路1,2,杨志3,张国军3,魏小燕3(西安理工大学省部共建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理工大学旱区生态水文与灾害防治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土保持监测总站).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泥沙集中度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4期
  • 唐志雄1,周自翔1,白继洲2,付媛1(西安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泾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关系的尺度异质性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4期
  • 陈泽勋,吴英杰,王文君,李玮,赵水霞,刘铁军(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不同放牧条件下坡面初始产流时间和径流流速变化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刘金凤1,吴文恒1,2,万赟1,史海金1(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近20年黄河流域城乡耦合协调的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付建新(太原师范学院城镇与区域发展研究所).山西黄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NDVI时空变化及其对气温、降水的响应[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刘卫林,李香,吴滨,曹辛格,黄一鹏,刘丽娜(南昌工程学院江西省水文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修河中上游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王鹭1,高建恩1,2,3,龙韶博1,王照润1,康有财2,高哲4,郭子豪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延河流域典型治理阶段的土壤保持功能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呼海涛1,畅易飞2,王凯博3(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2000-2020年陕西省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多尺度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颜雅琼1,岳元2,唐舟1,唐雪娇1,沈伟1,王文清1,孟韩春1,姚海涛1(宿迁市气象局;吉林省气象台).气候变化背景下淮河流域干旱演变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陈秋帆1,卢琦2,王妍1,3(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云南省山地农村生态环境演变与污染治理重点实验室).基于熵权法TOPSIS模型综合评价石漠化区4种苔藓植物的生态修复效益[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靖娟利1,2,邓棋方1,和彩霞1,王永锋1,2,马炳鑫1(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空间信息与测绘重点实验室).1999-2019年西南喀斯特地区NDVI时空变化及其气候驱动[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朱俊俊1,2,高周冰1,2,王君櫹1,2,廖凯华3,吕立刚1,2(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自然资源部海岸带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都市圈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及权衡协同关系[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李康玮,曾贤刚(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煤炭资源型城市煤炭开发与生态系统服务协调发展演变及驱动机制 ——以淮南市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李尚飞1,戈文艳1,2,王飞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1982-2019年中国北方干旱事件特征及其对植被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潘杉1,贺中华1,2,3,陈莉会1,王茂强1(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师范大学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省山地资源与环境遥感应用重点实验室).基于不同时间尺度的贵州省近50年气象干旱时空演化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孙金欣,韩美,孔祥伦,魏帆,王佳炜(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黄河下游自然保护地时空分布特征与高质量发展建议 ——以山东省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马悦1,何洪鸣1,2,赵宏飞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基于GIS和RUSLE的甘南州土壤侵蚀时空演变[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田培1,王哲1,喻海军2,平耀东1,许盈1(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鄂西北山丘区水土流失时空格局及影响因子定量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张忠扬1,吕明侠1,王一博1,2,马章怀1,高泽永2(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WaTEM/SEDEM模型的洮河源区土壤侵蚀产沙模拟及其空间驱动力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严伟卿1,2,3,刘冀1,2,3,赵心睿1,2,3,杨少康1,2,3,舒章康4,5,董晓华1,2,3,刘艳丽4,5(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水资源安全保障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水利部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Budyko假设的金溪流域径流变化归因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黄对1,彭安帮1,刘九夫1,2,张建云1,王文种2,王文3(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淮河中上游植被变化及其对气象因素的多时空尺度响应[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王佳珍1,2,张秋芬2,彭华3,吕锡芝2(郑州大学;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河南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青神县河湖服务中心).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次降雨对土壤含水量深层变化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 申小娟1,2,杜盛2,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甘肃省5种典型人工林健康状况[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1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