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郝园园1,韩力争2,茆素琼3(南京财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2,第3期
  • 邬志辉1,饶从满2,吕立杰3,秦春生1,唐丽芳3(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比较教育研究所;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博士生UGS协同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2,第3期
  • 燕艳(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英国博士学位多样化:形成、发展及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2,第3期
  • 华祖林1,赵倩2,俞晨3,储晨雪4(河海大学研究生院常务;河海大学研究生院导师与授权点办公室;河海大学研究生院教育管理办公室;河海大学研究生基地管理办公室).以水为脉络 服务新时代治水需求的『W-A-T-E-R』研究生培养路径探索与实践 ——以河海大学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2,第3期
  • 施春宏(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发展与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2,第3期
  • 涂宗财1,肖子良2,王辉3,沙小梅4(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南昌大学食品学院;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以培养创新能力为导向的理工科研究生“1+6”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2,第3期
  • 秦铁辉(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创新型人才的培育与成长[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2,第3期
  • 陈伟武(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平台).论学术自觉与学问之路[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2,第3期
  • 陈建兵(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从科学思维规律的角度谈研究生的科学思维训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2,第3期
  • 本刊.三部委发布《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2,第3期
  • 本刊.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2,第3期
  • 王战军,常琅1,2,张泽慧1(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时代背景、逻辑意蕴和路径选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2,第2期
  • 别敦荣(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特点、要求和战略重点[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2,第2期
  • 杨添安,刘涛铭,邓剑伟,刘平青(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管工结合”背景下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经管类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2,第2期
  • 张炜1,汪劲松2(西北工业大学党委;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教育规模预测与中美比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2,第2期
  • 郝汉1,赵彬2,朱志勇1(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管理学院;汕头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夹缝之舞”与“背水之战”:硕士研究生就业过程的个案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2,第2期
  • 姚志友1,2,3,仇苗苗3,刘晓光3,董维春4,2,3(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工作部;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农业博士专业学位设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2,第2期
  • 陈进前1,岳昌君2(国开新城(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在职硕士研究生获得教育个人收益的路径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2,第2期
  • 王小栋,覃云云,尤铮(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英国博士生教育改革行动逻辑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2,第2期
  • 蔡基刚(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复旦大学).国际SCI期刊论文写作:基于体裁分析的显性教学和脚手架模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2,第2期
  • 张海波(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南京大学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心).应急管理实践教学的初步探索——以南京大学应急管理学科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2,第2期
  • 马风才(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案例教学的三重境界[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2,第2期
  • 徐元勇1,姜小东2,蔡宜璇1,陈伊笛1(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党委).增设音乐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完善音乐人才培养学位体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2,第2期
  • 黄欢.第五届研究生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成功举办[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2,第2期
  • 杨春梅,章娴(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研究生翻转课堂有效教学评价框架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2,第1期
  • 刘坤1,2,李龙2(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处;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重构与推进:新文科背景下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变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