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李国健1,2,3,叶茂友2,3,4,5,梁嘉林1,任杰2,3,4,陈楠纬2,3,4,张斯玮1,李寿朋1,孙水裕1,2,3,4,任随周4,周乐瑶4,郑芷然4(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广东省矿产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广东省固体废弃物资源化与重金属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氧化-解胶联合法分离含铬铝型材污泥中的铬铝金属[J].环境工程学报,2019,第8期
  • 石岩1,邹吕熙1,单威1,郑凯凯1,王燕1,李激1,2,3(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江苏省厌氧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高校水处理技术与材料协同创新中心).生物絮凝-AAAO中试系统污染物去除特性及反硝化除磷菌的培养[J].环境工程学报,2019,第8期
  • 李肇东1,李孟1,唐建伟1,2(武汉理工大学市政工程系;中国人民解放军95338部队).光电耦合技术处理3,4-二甲基苯胺废水的协同效应[J].环境工程学报,2019,第8期
  • 石宝友(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饮用水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环境工程学报》青年学术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大学).水污染解决途径:从源头上削减化学品输入[J].环境工程学报,2019,第8期
  • 李益华,沈飞,李泽安,刘兴利(西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环境保护工程学院).MFC-电催化膜反应器中PPy-PVDF/碳纤维膜的污水处理性能[J].环境工程学报,2019,第8期
  • (《环境工程学报》编辑部).本期推荐[J].环境工程学报,2019,第8期
  • 宋波1,张云霞1,田美玲1,杨子杰1,王佛鹏1,陈同斌1,2(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应用籽粒苋修复镉污染农田土壤的潜力[J].环境工程学报,2019,第7期
  • 蒋村1,孟宪荣2,施维林1,许伟2,张建荣2(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氯苯污染土壤低温原位热脱附修复[J].环境工程学报,2019,第7期
  • 余雪花1,陈垚1,2,任萍萍1,郑爽1,程启洪1(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重庆交通大学环境水利工程重庆市工程实验室).生物滞留系统植物筛选与综合评价[J].环境工程学报,2019,第7期
  • 蒋志云1,韦佳敏1,缪新年1,潘家成1,刘文如1,2,3,沈耀良1,2,3(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水处理技术与材料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ABR-MBR工艺反硝化除磷微生物群落特征分析[J].环境工程学报,2019,第7期
  • 刘钊,党岩,田皓中,孙德智(北京林业大学水体污染源控制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污染水体源控制与生态修复技术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外加电势强化厌氧氨氧化工艺处理垃圾焚烧渗沥液短程硝化出水[J].环境工程学报,2019,第7期
  • 夏新星1,2,马腾1,2,王志强2,谢先军2,苏春利2,王斌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载铁活性炭烧结滤芯的制备及其除砷性能[J].环境工程学报,2019,第7期
  • 刘颖帅1,2,3,葛蕴珊1,2,谭建伟1,2(北京理工大学国家汽车性能与排放测试实验室;北京电动车辆协同创新中心;潍坊科技学院).基于国Ⅵ标准的重型柴油车气态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J].环境工程学报,2019,第7期
  • 王敏,赵兴青,汤鼎,王晖,张文艺(常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混合菌株诱导碳酸钙沉淀修复Cd污染水[J].环境工程学报,2019,第7期
  • 赵济金1,2,戚菁2,吉庆华3,兰华春3,刘会娟3,曲久辉2(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水质与水生态研究中心).铁锰改性铜绿微囊藻对锑的吸附性能[J].环境工程学报,2019,第7期
  • 汪家权1,周小霞1,许子牧1,胡淑恒1,俞志远1,蔡秋晨1,程诚2,沈洁2,兰彦2(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等离子体活化水灭活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J].环境工程学报,2019,第7期
  • 刘东京1,张禛2,吴江2(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电力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氯化铜改性石墨相氮化碳吸附剂的脱汞性能[J].环境工程学报,2019,第7期
  • 宋文哲1,2,张昱1,2,杨敏1,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聚丙烯酰胺作为唯一碳源的好氧和厌氧生物降解[J].环境工程学报,2019,第7期
  • 刘晓静1,2,刘晓晓1,2,汪佳慧1,2,王雪娇1,2,季民1,2,3,栗勇田1,2,3(秦皇岛天大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秦皇岛河道水质净化实验室).氧化深塘和潜流湿地组合技术在农村河道水质净化应用[J].环境工程学报,2019,第7期
  • 万琼1,雷茹1,张波2(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生态耦合系统对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的深度净化[J].环境工程学报,2019,第7期
  • 周书葵,李智东,刘迎九,方丰荣,张建,田林玉,马煜琦(南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纳米零价铁对铀尾矿库土壤中铀形态分布及固定效果的影响[J].环境工程学报,2019,第7期
  • 张玲玲1,2,杨永强1,张权1,2,孙晓文1,2,吴世军1,陈繁荣1(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矿物物理与材料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组合型人工湿地对二级好氧单元出水的深度处理[J].环境工程学报,2019,第7期
  • 周定灿,王安,周康根,彭长宏(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溴与铜协同还原法脱除污酸中的砷[J].环境工程学报,2019,第7期
  • 王培京1,2,胡明2,孙德智1(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再生水补给河道中内分泌干扰物壬基酚变化特征分析[J].环境工程学报,2019,第7期
  • 官建敏,李徐,汪远,胡将军(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失活商业SCR催化剂在线维护技术[J].环境工程学报,2019,第7期
  • 王小龙,匡少平(青岛科技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孤岛落地油泥制备改性沥青及其性能[J].环境工程学报,2019,第7期
  • 王晓洁1,张鹏帅1,石昕玉2,赵由才3,郑育毅1,刘常青2(福建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温度及时间对污泥和餐厨垃圾保存特性的影响[J].环境工程学报,2019,第7期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