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刘伟1,罗玲1,钟奇1,江国良1,潘宏兵2,杜邦2,李贵利2(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生草和地布覆盖对攀枝花地区芒果园土壤性质及果实品质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第2期
  • 周思婕,张敏,王平(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植物质膜H~+-ATP酶对环境胁迫因子的响应研究进展[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第2期
  • 胡斌1,张瀚曰1,2,潘宏兵3,包维楷1(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间种绿肥及其还田对攀枝花地区芒果园土壤养分和芒果产量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第2期
  • 陈曦1,王改玲1,刘焕焕1,殷海善2,樊文华1(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生草覆盖对枣园土壤水稳性团聚体中两种有机碳组成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第2期
  • 胡慧1,2,包维楷1,张强3,李芳兰1(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大熊猫国家公园阿坝管理分局).土壤石砾含量变化对根系及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进展[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第2期
  • 李霞1,2,朱万泽1,舒树淼1,2,盛哲良1,2,王文武1,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大渡河中游干暖河谷植被种间关系与稳定性[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第2期
  • 刘方炎1,2,高成杰1,2,李昆1,2,张春华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云南元谋荒漠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西南干热河谷植物群落稳定性及其评价方法[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第2期
  • 欧朝蓉1,袁加远2,雷晨雨3,孙永玉2(西南林业大学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云南元谋干热河谷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元谋干热河谷生态交错带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异特征[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第2期
  • 高爽1,2,宋海凤3(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杨柳科植物对干旱胁迫的性别响应差异[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第2期
  • 秦倩倩1,刘艳红2(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生态系统过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重度火烧干扰下的森林土壤功能[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第2期
  • 陈轶群1,柯梦1,彭钟通1,于耀泓1,莫其锋1,2,3(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鹅凰嶂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小良热带海岸带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热带乡土植物大青叶片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及氮磷含量对氮磷添加的响应[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第2期
  • 刘俊杰1,吕倩1,沈逸1,刘江丽1,侯侨1,陈雨芩1,范川1,2,3,李贤伟1,2,3(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长江上游森林资源保育与生态安全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四川农业大学);长江上游林业生态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目标树初期经营对杉木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第2期
  • 李瑶1,冯昶瑞2,周膂卓2,张田田2,张佳宁2,李素清1(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阳泉矿区煤矸石山复垦地不同植被根际土壤酶活性季节变化[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第2期
  • 张瀚曰1,2,胡斌1,包维楷1,李贵利3,潘宏兵3,杜邦3(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攀枝花地区芒果园土壤碳氮磷分布现状及变化趋势[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第2期
  • 辜夕容1,王昕彤1,李春明1,李杰1,崔瑶1,胡佳1,梁华敏2(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忠县白石镇农业服务中心).重庆缙云山3种典型森林群落春季空气微生物特征[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第2期
  • 乔自鹏,张君毅,王明元,刘建福,王奇志(华侨大学化工学院).一株胜红蓟内生真菌Letendraea sp.WZ07的鉴定、培养条件与抗氧化活性[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第2期
  • 蒋心茹1,2,3,刘杨1,2,3,谢炎东4,姬高升1,2,3,许力山1,3,宦臣臣1,3,张忠武5,刘明刚5,闫志英1,3(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环境与应用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大学;四川能投水务投资有限公司).回流液对剩余污泥厌氧消化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第2期
  • 孙传伯1,李姚碧琪1,2,马洋山1,赵群1(皖西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安徽中医药大学).基于ITS序列分析霍山石斛及其近缘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第2期
  • 刘银1,2,何露露1,2,强薇1,2,杨兵1,庞学勇1(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经营模式对大渡河干暖河谷黄果柑坡地果园土壤养分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第2期
  • 刘银1,2,何露露1,2,强薇1,2,杨兵1,庞学勇1(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经营模式对大渡河干暖河谷黄果柑坡地果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第2期
  • 龚成宇,石淼,龚荣高(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间种不同绿肥对大渡河干暖河谷黄果柑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第2期
  • 黄龙1,2,胡慧1,2,包维楷1,李芳兰1,胡斌1(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干旱背景下土壤酶活性对石砾含量变化的响应[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第2期
  • 许智萍1,2,袁建民1,2,杨晓琼1,2,雷虓1,2,何璐1,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云南元谋干热河谷植物园).云南干热河谷野生余甘子土壤肥力评价[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第2期
  • 韦丹丹1,2,包维楷1(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生态恢复与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岷江干旱河谷西康扁桃地上生物量估测模型[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第2期
  • 孙永玉1,李昆1,雷晨雨1,2,田瑞杰1,2,张春华1,冯德枫1,刘方炎1,唐国勇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云南元谋干热河谷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干热河谷小桐子不同种源的光合生理及生长性状[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第2期
  • 蒋城1,王芳2,樊小莉1,王涛1,3(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种子创新研究院).小麦垂直农场研究进展与展望[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第2期
  • 杨晓琼,范源洪,何璐,袁建民,孔维喜,许智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云南元谋干热河谷植物园;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研究院).云南热区香茅草总黄酮及矿质元素含量[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第2期
  • 袁建民1,2,杨晓琼1,2,许智萍1,2,孔维喜1,2,宋子波3,赵琼玲1,2,瞿文林1,2,雷虓1,2,何璐1,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云南元谋干热河谷植物园;云南猫哆哩集团).元谋干热河谷甜角和酸角氨基酸组成及矿质元素含量[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第2期
  • 孙树臣1,邵明安2,3,4(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毛乌素沙地人工长柄扁桃灌丛生态系统CO2通量特征[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