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霜,何晋,李思思,吴佳伦,夏波(四川省成都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十三五”期间成都市大气降水离子组分特征及其来源解析[J].四川环境,2022,第4期
-
谢卫平(江苏核电有限公司).核电站便携式辐射仪表维修管理浅析[J].四川环境,2022,第4期
-
史利涛(漯河市生态环境局临颍分局).基于数据挖掘的城市人居环境河流水质变化监测模型设计[J].四川环境,2022,第4期
-
苏永慧(临沂市生态环境局沂水县分局).磁性纳米催化剂活化过硫酸盐降解四环素的研究[J].四川环境,2022,第4期
-
孙伟中,吴耀,李莉,陈启兵,左伟(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第一研究所;四川省核设施退役与放射性废物治理工程实验室).HFETR周围环境γ剂量率变化趋势分析[J].四川环境,2022,第4期
-
孙功明,黄汉成,徐志良,毕明亮,李冠超(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辐射环境监测中心;广东省环境地质勘查院;广东核力工程勘察院).低本底α/β测量仪测定水中锶-90质量控制实践与分析[J].四川环境,2022,第4期
-
(《四川环境》杂志社).声明[J].四川环境,2022,第4期
-
石家骏1,陈东杰2,郭燕茹1(青岛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青岛农业大学研究生处).乡村振兴战略下山东省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研究[J].四川环境,2022,第3期
-
黄毅1,常志坤2,张晓瑞1,杨佳帅1(河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沧州市气象局).近5年河北省南部地区AQI变化及其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分析[J].四川环境,2022,第3期
-
崔小爱,李乐,吴一亚(江苏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公司).基于入海河流陆源污染削减的入海排污口设置研究[J].四川环境,2022,第3期
-
曹杨1,2,3,赵晓莉1,成翔1(四川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重点开放实验室).基于卫星观测的四川省臭氧分布特征分析[J].四川环境,2022,第3期
-
杨红1,谢海燕1,鲍昱璇1,张凯欢1,李新琪2(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监测总站).阿克苏市春季PM10和PM2.5输送路径及潜在源分析[J].四川环境,2022,第3期
-
杨喻茗(长安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突发性水污染事件责任构成与举证研究[J].四川环境,2022,第3期
-
赵婧滢1,2,林来昌1,2,真翎1,2,谢蓉蓉1,3,2,李家兵1,3,2(福建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数字福建环境监测物联网实验室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污染控制与资源循环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建师范大学)).基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背景下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体系构建[J].四川环境,2022,第3期
-
殷燕1,刘玉飞1,徐军2,王洁屏2,徐意3,戴娟1(浙江鼎清环境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杭州市生态环境局临安分局;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临安区水系夏季浮游植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价[J].四川环境,2022,第3期
-
谭捷1,杜涛1,闫海全1,何仁江2(四川省泸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西南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泸州市臭氧污染特征分析[J].四川环境,2022,第3期
-
韩余,周国兵,陈道劲,江文华,闵凡花(重庆市气象台).重庆地区大气污染分布特征及气象因子相关分析[J].四川环境,2022,第3期
-
朱荣霞1,2,3,刘树信1,谭周亮2,3,罗俊丞1,2,3,陈扬武2,3(绵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环境与应用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四川省环境微生物重点实验室).污水处理系统中比耗氧速率的测定及其应用[J].四川环境,2022,第3期
-
王博为,苑跃,王晨丞,杨杰(四川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基于卫星遥感和气象监测的大渡河源水源涵养红线区生态环境与功能评价[J].四川环境,2022,第3期
-
莫家乐(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经验与建议[J].四川环境,2022,第3期
-
汪萱1,林秀锋2,王亚军2,王惠1,马江1,杨亚红2(兰州兴蓉环境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超声波处理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及其关联度分析[J].四川环境,2022,第3期
-
张计荣,王稹,张崇文,吴波,张昭辰,邱继林(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核空气净化系统碘吸附器性能的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四川环境,2022,第3期
-
孙圣权,章航洲,张劲松,李振臣,马贞钦(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四川省退役治理工程实验室).基于柔性组合工艺的放射性废液处理技术研究与设计[J].四川环境,2022,第3期
-
邢海玲(河海大学法学院).我国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路径 ——以“五小叶槭案”为例[J].四川环境,2022,第3期
-
王军1,范围2,王远铭3(遵义市水资源服务中心;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都江堰渠首工程改造对岷江中下游径流过程的影响分析[J].四川环境,2022,第3期
-
钟婷(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新时期高度城市化地区生态空间赋能模式研究 ——以成都环城生态区及周边为例[J].四川环境,2022,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