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白芳芳1,2,齐学斌1,3,乔冬梅1,韩洋1,2,赵宇龙1,2,陆红飞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河南新乡农业水土环境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黄河流域九省区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和障碍因子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3期
  • 胡洋1,丛孟菲1,陈末2,侯天钰1,愚广灵1,买迪努尔·阿不来孜1,朱新萍1,3,贾宏涛1,3(新疆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新疆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新疆土壤与植物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氮添加对巴音布鲁克高寒湿地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3期
  • 王丹妮1,2,郭青云1,王志浩1,林慧龙1(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农业农村部草牧业创新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河西学院).生态系统水供给服务空间流动研究进展[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3期
  • 张月鲜1,2,红梅1,2,温馨1,2,裴志福1,2,赵卉鑫1,2,陈晨1,2,温晓亮3(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土壤质量与养分资源重点实验室;五原县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不同有机物料对苏打碱化土有机碳库和化学性质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3期
  • 魏亚娟1,汪季1,2,党晓宏1,2,韩彦隆1,高岩1,段晓婷1,金山3(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内蒙古杭锦荒漠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中盐内蒙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盐碱分公司资源保护站).干旱荒漠区人工梭梭林土壤碳氮磷密度与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3期
  • 赵琳1,2,刘桂珍3,钱笑杰2,3,郭豪1,方熊3,王飞2,李清华2,易志刚1,3(福建农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炭基肥添加对蜜柚果园酸性土壤pH和交换性能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3期
  • 胡静1,覃光华1,王瑞滢1,王帅人1,肖鸿2(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不同坡度及植被覆盖度下的坡面流特性数值模拟[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3期
  • 王淑春1,2,程然然3,杜盛2,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景德镇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丘陵区2种典型林分降雨分配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3期
  • 霍启煜,马丽娟,徐悦轩,闵伟,侯振安(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秸秆还田方式及施氮量对滴灌棉田土壤有机碳氮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3期
  • 邵雅静1,2,杨悦1,2,员学锋1,2(长安大学土地工程学院;陕西省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黄河流域城镇化与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互动关系[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3期
  • 杨亚楠,刘均阳,王佩佩,杨晓晶,周正朝(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黄土高原典型植被群落对土壤表面电化学性质的影响及其空间差异[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3期
  • 赵杭1,周旋2,王艺哲1,张含丰1,颜波静1,许缘1,曾雯1,张玉平1(湖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芦荻生物质炭基肥研制及其对水稻土氮损失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3期
  • 史中奇1,王猛2,谭军3,丁胜利1,贾冰冰1,刁风伟1,罗俊清1,侯亚州1,王立新1,郭伟1(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蒙古高原生态学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草原生态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环境污染控制与废物资源化重点实验室;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乌拉特分中心;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乌拉特分中心九排干沟排水所).植被缓冲带对乌梁素海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的削减效果[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3期
  • 何苗苗,刘芝芹,王克勤,雷祖团(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滇池流域不同植被覆盖土壤的入渗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3期
  • 梁潇瑜,信忠保,王志杰(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土石山区坡面土壤水分动态及其对微地形的响应[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3期
  • 雷琪1,蒋洪丽1,吴淑芳1,2,冯浩1,2,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地区有机质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3期
  • 纪文宁1,2,程宏波1,2,李亚伟2,3,兰雪梅2,3,钱玉平2,3,柴守玺2,3,常磊2,3(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覆盖方式对旱地马铃薯阶段耗水量特征和产量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3期
  • 乐易迅1,胡敏杰2,肖琳1,赖兴凯3,王硕3,丁思龙3,李婷婷3(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泉州湾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发展中心).河口湿地红树林植被恢复对土壤养分动态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3期
  • 资如毅1,赵龙山1,2,钱晓鹤1,陈娟1(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大学土壤侵蚀与生态修复研究中心).喀斯特高原山地土壤抗冲性与土壤物理性质的关系[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3期
  • 邓越1,2,唐代生1,李裕元2,3,4,孟岑2,3,4,刘欢瑶5,李希2,3,4,李情1,2,吴金水2,3,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沙农业环境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大学;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亚热带典型农林混合流域河岸带景观格局对河流磷输出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3期
  • 郭路航1,王贺鹏1,李妍2,许傲2,李文超1,孙志梅1,马文奇1(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河北太行山山前平原葡萄园土壤硝态氮累积特征及影响因素[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3期
  • 宋珂辰1,王星1,许冬梅1,2,李永康1,撒春宁1,马霜1(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短期氮添加对荒漠草原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3期
  • 邱悦1,杨晓燕2,李天胜1,李文瑞玉1,王唯举1,王海江1(石河子大学农学院绿洲生态农业兵团重点实验室;太尔(广东)有限公司).减氮配施缓释氮肥对棉田土壤酶活性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3期
  • 王凯利1,2,王志慧2,肖培青2,王铁生1(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重点实验室).气候与下垫面变化对黄土高原蒸散发变化的影响评估[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3期
  • 李强1,何国兴1,刘志刚1,关文昊1,乔欢欢1,张德罡1,韩天虎2,孙斌2,潘冬荣2,柳小妮1(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草业工程实验室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东祁连山高寒草甸土壤“固-液-气”三相组成对海拔和坡向的响应[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3期
  • 李玥瑶1,吴梦洋1,操信春1,汤树海2(河海大学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涟水县水利科学研究站).稻田水资源利用效用的灌排模式响应[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3期
  • 施政乐1,张建军1,2,3,4,申明爽1,刘畅1,胡亚伟1,徐勤涛1(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山西;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林业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林业大学)).晋西黄土区切沟对其上方集水区内土壤水分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3期
  • 邹瑞晗1,2,吕德生1,2,王振华1,2,朱艳1,2,宗睿1,2(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现代节水灌溉兵团重点实验室).非灌溉季节施加生物炭对滴灌棉田土壤结构及水热特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3期
  • 许小明1,田起隆2,孙景梅3,王浩嘉1,王妙倩1,易海杰2,何亮1,张晓萍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旱区生态水文与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子午岭地区植被演替的土壤碳汇效应[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3期
  • 白茹茹1,张加琼1,2,邓鑫欣1,李志凤3,南琼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风蚀对砂质壤土迎风坡水蚀特征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0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