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宝慧,刘倡,王琪皓,陈圆谜(之江实验室智能教育研究中心).OBE理念下的机器人产业人才需求调研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4期
-
朱露1,唐浩兴2,胡德鑫1,顾佩华3,4,5(天津大学教育学院;重庆邮电大学先进制造工程学院;天津大学机械学院;天津大学新工科教育中心;加拿大工程院).工科本科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评价模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4期
-
徐佳虹(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利益何以共识:产教融合的底层逻辑探究——基于中山市Z职校与L企业的个案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4期
-
王义遒.可否在理工科之间单独设置技术科学门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4期
-
刘金库1,2,葛云晓3,黄婕1,张浩然4(华东理工大学教务处;华东理工大学工程创新实践中心;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华东理工大学教务处实践教学管理办公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数字赋能工程能力培养新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3期
-
韩笑1,胡奕璇2,王超1(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面向人工智能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3期
-
尹金荣1,吴维东2,3,任聪静4,邬小撑5(浙江大学公共体育与艺术部;浙江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科创中心宁波研究院化工分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困境、对策及展望——基于浙江大学20年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3期
-
徐嬴颖,施晓秋(温州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传统专业课程新工科改造的路径、方法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3期
-
柯勤飞1,房永征2,翟育明2(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协同”产教融合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3期
-
王兴宇(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数字化转型对教育空间的塑造逻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3期
-
吕建强1,许艳丽2(曲阜师范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研究院;天津大学教育学院).从泰勒制到温特制:生产系统演进与职业教育应对[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3期
-
王鹏(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元宇宙赋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3期
-
郝莉1,康国政2,何诣寒1,郝佳佳1(西南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西南交通大学).新时代工程教育改革:挑战与模式设计[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3期
-
罗远新1,王树新2,3,李正良4,宋朝省1(重庆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中国工程院;重庆大学;重庆大学本科生院).创新引领,特色发展——重庆大学新工科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3期
-
崔溦1,刘东海1,韩庆华2(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水利水电工程系;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新工科背景下专业改造升级路径的探索与实践——以天津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3期
-
王迪,王秀秀(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工程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工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3期
-
李红明1,沈薇2,宋学臣1,邵建华1(江苏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专业课程中非技术能力培养路径研究与实践——以“高层建筑结构”课程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3期
-
沙鑫美(三江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分类定标:应用型本科教育持续发展的必要导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3期
-
刘殷竹1,张晨2,高学平1(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水利水电工程系).理实融合导向的水利工程专业新工科实验教学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3期
-
杨文斌1,张春梅2,潘晓梦3(广东工业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广东工业大学法学院;广东工业大学教务处).面向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需求的协同育人机制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3期
-
邓小华,付传(广西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现代产业学院运行的知识逻辑及治理路径——知识基础理论视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3期
-
程欣,潘海生(天津大学教育学院).高职院校专业群何以生成:治理结构的实践考察与理论重构——基于法兰西组织社会学的个案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3期
-
徐小容1,胡佳思2(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教育学部;西南大学教育学部).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实施的行动者逻辑与增效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3期
-
谢笑珍(华南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MIT何以实现“初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3期
-
咸佩心1,陈洪捷2(深圳技术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德国技术高等教育与工业技术文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3期
-
许心蕊(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工程技术专业与工程专业的比较分析——以美国12所大学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3期
-
涂善东1,2,周玲3(中国工程院;华东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工程教育学系).创新创业任务导向的“工程导论”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3期
-
郭建亮,吴增文,钟秋波(宁波工程学院机器人学院).六关节机器人项目化教学及其知识体系重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3期
-
刘怀兰1,岑亮1,刘准1,唐以志2(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基于岗位大数据分析的中高本专业一体化设计——以智能制造专业群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