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东彦,杨灵芳,刁静文,郭鹏(河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学院).不同生境下氮沉降对土壤N2O通量影响的整合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冷鹏1,2,王建青1,2,谭云燕1,2,邵亚军1,2,王丽燕1,2,施秀珍1,2,张国友3(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大气CO2和O3浓度升高对水稻根际土壤胞外酶活性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田超(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山东禹城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黄河三角洲降水同位素变化特征及水汽来源[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王雅婷1,同小娟1,管崇帆2,3,史倩1,张劲松2,3,李俊4,林小乔1(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河南黄河小浪底关键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典型人工林净初级生产力与林龄的关系[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赵怡,李福明,朱景康,常晨隆,冯泳翰,梁文俊,魏曦(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隙大小对其更新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杨涛,于颖,杨曦光,杜红萱(东北林业大学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无人机高光谱联合LiDAR估测林分与单木尺度叶绿素含量[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任孟林,郭妍,陈伯轩,范佳乐,胡同欣,孙龙(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红松人工林地表可燃物火蔓延速率预测模型[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周鹏1,韩磊2,3,4,彭苓1,柳利利2,3,4,王娜娜2,3,4,马军1,马云蕾2,3,4(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中阿旱区特色资源与环境治理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宁夏旱区资源评价与环境调控重点实验室).基于神经网络优化模型的丝绵木瞬态液流模拟[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朱威霖,徐超,龙婷,吴鑫磊,陈杰,梁艳君,李景文(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基于回归保护的东北红豆杉野生种群维持的制约因素[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马扩1,2,3,郝丽娜1,2,3,童新1,2,3,段利民1,2,3,曹文梅4,康雪儿1,2,3,刘小勇5,刘廷玺1,2,3(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内蒙古自治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黄河流域内蒙段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华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乌兰察布市水文勘测局).科尔沁沙丘-草甸相间地区生态安全格局的时空演变[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刘佳妮1,2,3,翟水晶1,2,3,邱思婷3,俞新慧1,2,3,王赛3(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福建省亚热带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闽江下游水体硅的组成及营养盐化学计量比[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周雨霏1,2,3,邓佳怡1,麻秋云1,2,3,叶深4,5(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浙江省近岸水域生物资源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基于数据有限方法的日本鲭生活史参数估算和资源状态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沈蝶,代静玉,季跃飞(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不同培肥模式下腐殖酸对二氯喹啉酸光降解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庞丹波1,2,3,4,吴梦瑶2,3,5,赵娅茹2,3,4,杨娟5,董立国1,吴旭东1,陈林2,3,4,李学斌2,3,4,倪细炉2,3,4,李静尧6,梁咏亮6(宁夏农林科学院林业与草地生态研究所/宁夏防沙治沙与水土保持重点实验室;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宁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宁夏贺兰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贺兰山东坡不同海拔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张岁梦1,叶丽敏2,周肄智2,王晓霞2,许元科2,姜姜1,刘自强1(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景宁畲族自治县生态林业发展中心).南方丘陵区马尾松-麻栎群落水分利用来源及其影响因素[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熊涵1,2,刘彦伶1,2,李渝1,2,张雅蓉1,2,黄兴成1,2,杨叶华1,2,朱华清1,2,蒋太明2,3(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贵州耕地保育与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黄壤旱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土壤养分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魏佩瑶1,2,潘嵩1,2,彭德良2,3,张锋1,2,陈志杰1,2,张淑莲1,2,李英梅1,2(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陕西省植物线虫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低温胁迫对南方根结线虫存活的影响及在北方温室的应用[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王复标1,杨小龙2,康华靖3,叶子飘1(井冈山大学数理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南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南作物育种重点实验室).不同环境条件下光合作用对光响应模型的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陈阳1,荆欣1,马仁锋2,王雪琪1,李冠1(宁波大学公共管理系;宁波大学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城市绿色空间公平研究:缘起、进展与启示[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马凡强1,简尊吉1,郭泉水1,秦爱丽1,裴顺祥2,张光箭3,黄吉兰3,周李萍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华北林业实验中心;重庆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不同农林废弃物混合基质对崖柏扦插育苗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袁书禹1,2,3,谢柳娟2,3,叶思源1,2,3,周攀2,裴理鑫2,丁喜桂2,3,袁红明2,3,高宗军1(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滨海湿地生物地质重点实验室;崂山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黄渤海湿地芦苇光合特征对增温的响应[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代泽成1,2,刘月秀2,3,党宁2,王志瑞2,蔡江平2,张玉革3,宋永波1,李慧2,姜勇2(沈阳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大学环境学院).长期氮水添加对温带草原土壤化学性质和微生物学特性的短期遗留效应[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薛志婧,屈婷婷,刘春晖,刘小槺,王蕊,王宁,周正朝,董治宝(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培养条件下枯落物分解过程中微生物残体对土壤有机碳形成的贡献[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隋鹏祥,罗洋,郑洪兵,李瑞平,王浩,袁野,郑金玉,刘武仁(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东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长期耕作对农田黑土团聚体和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巴晓博1,2,隋鑫1,3,刘鸣达4,解宏图1,2,梁超1,2,鲍雪莲1,2(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辽宁省现代保护性耕作与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沈阳农业大学).东北黑土区覆盖作物-玉米间作保护性耕作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付建新(太原师范学院城镇与区域发展研究所).1980—2020年汾河流域“三生空间”土地利用功能变化及其驱动力[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赵铖钰1,张淑怡1,朱泓恺1,谷璇1,刘敏1,2(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崇明生态研究院).上海地表热环境演变趋势城乡分异及其对城市更新的响应[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陈红莲1,2,李瑞1,2,张玉珊1,2,吴清林1,2,袁江1,2,高家勇1,2(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赤水河流域不同地貌区生态系统健康对比[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解萍萍1,张博奕1,董一博1,吕鹏程1,杜明超1,张先亮1,2,3(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北省城市森林健康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林业与草原局塞罕坝森林培育国家长期科研基地).华北落叶松和白杄径向生长对干旱的生态弹性差异[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