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杨龙1,2,严令斌2,3,安明态1,2,徐钦1,2,杨熳3,袁冬梅3(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大学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研究中心;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业生物工程研究院).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毛竹-桫椤群丛物种竞争共存机制[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李志丽1,王红梅1,2,3,赵亚楠1,周玉蓉1(宁夏大学林业与草业学院;宁夏草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培育实验室).荒漠草原灌丛引入过程中土壤氮矿化的季节动态及其影响因子[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孔东彦,杨灵芳,刁静文,郭鹏(河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学院).不同生境下氮沉降对土壤N2O通量影响的整合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冷鹏1,2,王建青1,2,谭云燕1,2,邵亚军1,2,王丽燕1,2,施秀珍1,2,张国友3(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大气CO2和O3浓度升高对水稻根际土壤胞外酶活性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田超(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山东禹城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黄河三角洲降水同位素变化特征及水汽来源[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林津圭1,张达娟1,2,贾滢暄1,汪艳昭1,张树林1,2,毕相东1,2(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微囊藻毒素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组织蛋白表达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邢衍阔1,康斌2,鹿志创1,高祥刚1,王震1,田甲申1(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大连市濒危海洋哺乳动物保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气候变化条件下太平洋丽龟的适宜生境及其变化[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戴佳佳1,2,宋金明1,3,4,2,李学刚1,3,4,2,马骏1,2,袁华茂1,3,4,2,段丽琴1,3,4,2,温丽联1,3,曲宝晓1,3,4,2,邢建伟1,3,4,2,王启栋1,3,4,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水环境中磺胺类药物代谢产物的行为特征与生态毒理[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董鑫1,2,3,刘骁4,何宝杰1,2,3(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低碳与韧性城市研究中心;重庆大学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溧阳智慧城市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屋顶绿化低碳景观潜力探究[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谢潇1,2,3,伍庭晨4,2,曹蓓蕾2,李京忠5,2,薛冰1,2,3(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辽宁省环境计算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潍坊现代农业与生态环境研究院;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许昌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虚拟生态技术:概念、体系与应用展望[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马建国,李玉满,王树林,朱怀德,姚梦凡,王晓波(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草地微生物中心草种创新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典型黄帚橐吾型退化草地形成过程中土壤和植被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沈蝶,代静玉,季跃飞(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不同培肥模式下腐殖酸对二氯喹啉酸光降解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庞丹波1,2,3,4,吴梦瑶2,3,5,赵娅茹2,3,4,杨娟5,董立国1,吴旭东1,陈林2,3,4,李学斌2,3,4,倪细炉2,3,4,李静尧6,梁咏亮6(宁夏农林科学院林业与草地生态研究所/宁夏防沙治沙与水土保持重点实验室;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宁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宁夏贺兰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贺兰山东坡不同海拔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薛志婧,屈婷婷,刘春晖,刘小槺,王蕊,王宁,周正朝,董治宝(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培养条件下枯落物分解过程中微生物残体对土壤有机碳形成的贡献[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隋鹏祥,罗洋,郑洪兵,李瑞平,王浩,袁野,郑金玉,刘武仁(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东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长期耕作对农田黑土团聚体和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付建新(太原师范学院城镇与区域发展研究所).1980—2020年汾河流域“三生空间”土地利用功能变化及其驱动力[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陈红莲1,2,李瑞1,2,张玉珊1,2,吴清林1,2,袁江1,2,高家勇1,2(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赤水河流域不同地貌区生态系统健康对比[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梁晓烽1,2,王虹2,李玉中3,杨睿2,张冬冬2,周晚来2,戚智勇1,2,林伟2,3(成都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中国农业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环境稳定同位素实验室).沼液与园林废弃物共堆肥下的氮素转化及其微生物作用机制[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刘雨婷1,2,侯满福1,2,贺露炎1,2,唐伟1,2,赵俊3(广西师范大学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漓江流域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广西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师宗县林业和草原局).滇东菌子山喀斯特森林群落乔木优势树种生态位和种间联结[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卢子欣,杨漫,李彬,胡俊杰,于海彬(华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喜马拉雅山脉种子植物海拔梯度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周文武,舒清态,王书伟,杨正道,罗绍龙,胥丽,肖劲楠(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基于多源遥感数据协同的滇西北森林郁闭度估测[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熊涵1,2,刘彦伶1,2,李渝1,2,张雅蓉1,2,黄兴成1,2,杨叶华1,2,朱华清1,2,蒋太明2,3(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贵州耕地保育与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黄壤旱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土壤养分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马凡强1,简尊吉1,郭泉水1,秦爱丽1,裴顺祥2,张光箭3,黄吉兰3,周李萍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华北林业实验中心;重庆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不同农林废弃物混合基质对崖柏扦插育苗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袁书禹1,2,3,谢柳娟2,3,叶思源1,2,3,周攀2,裴理鑫2,丁喜桂2,3,袁红明2,3,高宗军1(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滨海湿地生物地质重点实验室;崂山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黄渤海湿地芦苇光合特征对增温的响应[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代泽成1,2,刘月秀2,3,党宁2,王志瑞2,蔡江平2,张玉革3,宋永波1,李慧2,姜勇2(沈阳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大学环境学院).长期氮水添加对温带草原土壤化学性质和微生物学特性的短期遗留效应[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巴晓博1,2,隋鑫1,3,刘鸣达4,解宏图1,2,梁超1,2,鲍雪莲1,2(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辽宁省现代保护性耕作与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沈阳农业大学).东北黑土区覆盖作物-玉米间作保护性耕作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朱振闯1,孙仕军1,朱淼淼2,李咚祎1,王哲1,谌入瑄1,陈伟3(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辽宁江河水利水电新技术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辽宁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地下水埋深对东北平原地下水补给及大豆生长动态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贾肖肖1,肖辉杰1,辛智鸣2,范光鹏3,李俊然4,杨玉丽1,汪立韬1(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香港大学地理系).农田防护林不同树种三维模型构建与风场模拟[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赵铖钰1,张淑怡1,朱泓恺1,谷璇1,刘敏1,2(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崇明生态研究院).上海地表热环境演变趋势城乡分异及其对城市更新的响应[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7期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