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美娇1,2,何凡能2,赵彩杉2,3,杨帆4(山西财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暨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全球历史LUCC数据集新疆地区耕地数据可靠性评估[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6期
-
高鹏1,高品1,孙蔚旻2,孔天乐1,2,黄端仪2,刘华清2,孙晓旭2(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蜈蚣草根际及内生微生物群落对砷污染胁迫的响应机制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6期
-
朱锦福1,黄瑞灵1,2,董志强1,毛晓宁1,周华坤3(青海师范大学;开封市祥符区农业农村局;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寒区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青海湖高寒湿地土壤细菌群落对氮添加的响应[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6期
-
夏恩龙1,农珺清1,魏松坡1,2,刘希珍1,刘广路1,2(国际竹藤中心/竹藤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福建永安竹林生态定位观测研究站).毛竹向阔叶林扩展过程中土壤养分变化特征[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6期
-
朱立安,张会化,程炯,李婷,林梓,李俊杰(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华南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农业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珠江三角洲林业用地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格局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6期
-
舒洋1,2,陈魁1,李航3,魏江生3,赵鹏武1,2,周梅1,2(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内蒙古赛罕乌拉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高纬度冻土区林火干扰对土壤碳释放影响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6期
-
查木哈1,乌云嘎2,吴琴3,马成功4,白国栋5,邰峰5,张楠5(赤峰学院;阿拉善左旗草原工作站;赤峰市防汛抗旱调度中心;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旺业甸实验林场;赤峰市森林草原保护发展中心).啮齿动物对旺业甸森林不同林木种子扩散格局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6期
-
王茜1,2,王金龙1,2,唐小斌1,2,梁恒1,2,李圭白1,2(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某市水源水及净水厂中药品和个人护理品(PPCPs)的分布、含量和去除规律[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6期
-
刘韬,和兰娣,赵海鹰,张文丽,曹雪梅(昆明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区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一般化路径探讨[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5期
-
杨冲1,2,王春燕3,王文颖1,毛旭峰2,周华坤4,陈哲1,索南吉1,靳磊1,马华清1(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青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旱区恢复生态学省级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青藏高原黄河源区高寒草地土壤营养特征变化及质量评价[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5期
-
朱奕豪1,李青梅2,刘晓丽3,李娜2,宋凤玲4,陈为峰1(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山东省土地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中心;泰安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中心).不同土地整治类型新增耕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5期
-
陈金凤1,2,余世钦1,2,符加方3,徐国良1,2,于波4,赖晓群1,胡思源1,张开渠1,刘家华1(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广东省农村水环境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雄市自然资源局;广东省环境地质勘查院).华南红层地貌区不同利用方式土壤质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以南雄盆地为例[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5期
-
段文军,李达,李冲(南宁师范大学).5种不同林龄尾巨桉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5期
-
张恒宇1,2,孙树臣1,吴元芝2,3,安娟1,宋红丽1(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临沂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山东省水土保持与环境保育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黄土高原不同植被密度条件下土壤水、碳、氮分布特征[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5期
-
张涵1,唐常源1,2,3,4,禤映雪2,3,4,江涛1,黄品怡1,杨秋1,曹英杰2,3,4(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山大学/广东省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珠江口红树林土壤甲烷和二氧化碳通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5期
-
李成伟1,2,刘章勇1,2,龚松玲1,2,杨伟1,2,李绍秋1,2,朱波1,2(长江大学农学院主要粮食作物产业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长江大学/湿地生态与农业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稻作模式改变对稻田CH4和N2O排放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5期
-
施建飞1,2,靳正忠2,周智彬2,王鑫1,2(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国家荒漠-绿洲生态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额尔齐斯河流域典型尾矿库区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5期
-
刘香华1,2,3,王秀明1,2,3,刘谞承1,2,3,张音波1,2,3,刘飘1,2,3(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广东省重点智库);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模拟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基于外溢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广东省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5期
-
王占永1,陈昕1,胡喜生1,何红弟2,蔡铭3,彭仲仁4(福建农林大学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中山大学智能工程学院广东省智能交通系统重点实验室;佛罗里达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适应性规划与设计国际研究中心).植物屏障影响路边大气颗粒物分布机理及研究方法的进展[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5期
-
颜明娟1,陈贤玉2,曹榕彬3,林诚1,吴一群1,黄丁一1,吴海玲1,陈子聪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福鼎市茶产业发展中心;宁德市土壤肥料技术站).福建典型白茶产区茶园土壤锰锌形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5期
-
符裕红1,张代杰2,项蛟1,周焱1,黄宗胜3,喻理飞4(贵州师范学院生物科学学院;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水利局;贵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喀斯特不同地下生境剖面植物根系拓扑结构特征[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5期
-
陈丽娟1,2,周文君1,3,2,易艳芸1,2,宋清海1,3,张一平1,3,梁乃申4,鲁志云1,5,温韩东1,5,MOHD Zeeshan1,沙丽清1,3,2,6(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热带森林生态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核心植物园植物生态中心;中国科学院哀牢山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站;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公共技术中心).云南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CH4通量特征[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5期
-
李春环1,2,3,4,王攀4,余海龙4,李冰5,黄菊莹1,2,3(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宁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宁夏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宁夏大学农学院).西北荒漠煤矿区降水降尘中盐基离子沉降特征及其效应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5期
-
钱学诗1,李勇2,钱壮壮1,葛晓敏3,唐罗忠1(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青田县林业局;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自然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国家环境保护生物安全重点实验室).北亚热带东部次生阔叶林降水过程中的镉、铅、砷含量变化[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5期
-
谢晨敏1,2,隆楚月1,2,黎大宁1,朱春友3,彭先芝3,孙毓鑫1,罗孝俊3,张黎1,麦碧娴3(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南海永兴岛和东岛土壤中微塑料和卤代阻燃剂的分布特征[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5期
-
冯乙晴1,2,郝立凯1,3,2,郭圆1,徐绯4,徐恒4(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第四纪科学与全球变化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四川大学).酸性矿山废水微生物组时空演变特征及微生物-矿物互作机制[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5期
-
宋雪1,2,刘明辉2,王辉2,李瑜3,昝启杰1,4(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深圳中绿环境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深圳小洲生态环境有限公司).乡土灾变藤本刺果藤的防控技术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