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厉月桥,何平,周新华,喻龙华,刘儒(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基质配比、缓释肥用量和容器规格对多穗柯容器育苗的影响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6期
-
董晓芸1,柯凯恩1,胡自航1,郑景明1,蒋丽伟2,张家琦2(森林资源生态系统过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调查规划设计院).施用不同污泥堆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6期
-
程福山1,刘志宇1,吴蒙嘉1,周末1,关乃千1,王玉文1,姜润华1,夏富才1,娄明华2(北华大学;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云冷杉天然次生林种子雨时空分布特征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6期
-
王明华,邓婷婷,方塞银,李晓崧,赖菲,李明(西南林业大学).木材模拟声发射源的产生与特性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6期
-
薛蓓蓓,田国双(东北林业大学).纳入机会成本的人工林固碳成本核算模型及其影响因素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6期
-
黄真池,廖春晓,赖少娟,林文双,袁长春(岭南师范学院).尾叶桉不同类型愈伤组织APX类基因转录水平及酶活性的差异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6期
-
李萍,张源,周亚,吴义强,吕建雄,左迎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硅酸盐改性对杉木表面水性漆膜附着力的影响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6期
-
郭光智,李晓燕,姜丽,段爱国,张建国(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广西大青山杉木人工林断面积生长的长期密度与立地效应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6期
-
陈光伟1,陈相宇1,曲发义1,花军1,朱良宽1,王丙军2(东北林业大学;金隅天坛(唐山)木业有限公司).连续压机入口段液压比例控制系统的设计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6期
-
郭继宁,孙丽萍,曹军,朱良宽(东北林业大学).优化自抗扰控制在刨花板施胶流量跟踪中的应用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6期
-
李佳明,郑金萍,郭忠玲,范春楠,王圣钧(北华大学).次生落叶阔叶林林隙的紫椴造林试验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6期
-
马忠涛,张秋良,杨琳(内蒙古农业大学).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土壤CO2、CH4的昼夜变化特征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6期
-
徐娜1,宋福强2,范晓旭2,隋心2,常伟2(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分公司;黑龙江大学).盐胁迫对菌根化沙枣幼苗生长性状的影响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6期
-
邱平平1,郭仕瑜1,张学锋1,王清文2,刘天1(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聚酰胺-6微纤维及硼酸锌增强壳层结构共挤出木塑复合材料的性能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6期
-
郭强1,官凤英1,刘蔚漪2,辉朝茂2,邹学明3(国际竹藤中心;西南林业大学;沧源县林业和草原局).巨龙竹林分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特征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6期
-
赵林峰,高建亮(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杉木无性系生长性状的变异及相关性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6期
-
张冬妍,张瑞,韩睿,曹军(东北林业大学).改进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和霍夫变换在榛子仁缺陷检测中的应用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6期
-
魏志刚1,王瑞琪2,刘莹莹2,夏德安2,杨传平2,李若林3,商永亮4,舒华铎5(国家林业与草原局盐碱地研究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丽林实验林场;带岭林业实验局;双丰林业局).小兴安岭不同区域天然次生林下红松种源试验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6期
-
李晓崧,邓婷婷,王明华,李明(西南林业大学).应用小波谱白化法对木材表面声发射源直线定位算法的改进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6期
-
庞丽,吴霞,邹琼丽,李家鑫(安顺学院).喀斯特地区常见蕨类植物中氮磷元素分布及其与土壤供给的关系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6期
-
王鑫1,郭月峰1,姚云峰1,徐雅洁1,刘晓宇1,祁伟2(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环境因子变化对砒砂岩区平茬沙棘细根现存量的影响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6期
-
张毅,顾凤岐(东北林业大学).残差自回归模型在人工林红松树高生长规律预测中的应用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6期
-
李璐,赵晓晴,刘宗烨,王晨阳,盛春光(东北林业大学).应用因子分析法对林业企业的绩效评价[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5期
-
刘振成,张硕,代艾林,韩梅,杨利民,张永刚(吉林农业大学).土壤因子对朝鲜淫羊藿有效成分的影响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5期
-
韩明钊,赵雨森,翟国庆,李永江,王恩姮(东北林业大学).有机物料添加对黑土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影响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5期
-
赵楚,张岳,辛建攀,田如男(南京林业大学).水分胁迫对棱角山矾生长和生理的影响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5期
-
李存庆,董灵波,刘兆刚(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抚育采伐强度对天然落叶松林林分结构和蓄积的影响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5期
-
李锐锋1,杨建英1,张艳1,李秋梅1,毕洋涛1,刘洋2,赵泽镐1,毕彪1(北京林业大学;岭南师范学院).大清河流域河岸带类型划分与植被特征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5期
-
姜钰,姜佳玮(东北林业大学).林业技术进步对林业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空间效应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