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陈聿奇1,2,崔玉洁1,2,黄浩昇2,张必昊1,2,成再强1,2,纪道斌1,2,龙良红1,2,唐静2(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分层异重流背景下降雨对三峡水库香溪河水华消退的影响[J].湖泊科学,2023,第2期
  • 戴雪1,2,杨桂山3,4,5,万荣荣3,4,5,李彦彦6(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苏省第二师范学院城市与资源环境学院).后三峡工程时代的鄱阳湖湿地植被生产力演变[J].湖泊科学,2023,第2期
  • 王耀1,茅昌平1,贾志敏1,王帅2,饶文波1(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黄河生态环境科学研究所).三峡库区沉积物还原性无机硫形态的分布特征、控制因素及对内源磷释放的影响[J].湖泊科学,2023,第2期
  • 毛禹,夏军强,周美蓉,邓珊珊(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三峡水库蓄水后上荆江不同河床组成江心洲的演变过程及其机制[J].湖泊科学,2023,第2期
  • 李哲1,2,杨柳1,2,吴兴华3,陈永柏3,鲁伦慧1,2,王殿常3(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三峡水库CO2、CH4通量监测分析研究[J].湖泊科学,2023,第2期
  • 张俊1,冯宝飞1,牛文静1,王乐1,2,徐雨妮1,田逸飞1,严方家1(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误差分布估计的三峡水库入库洪水概率预报方法[J].湖泊科学,2023,第2期
  • 杨忠勇1,2,张亚超1,汤正阳3,4,纪道斌1,2,崔玉洁1,李昌文1,吴家阳5(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三峡大学三峡水库生态系统湖北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智慧长江与水电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水-气界面热交换过程及水体稳定性[J].湖泊科学,2023,第2期
  • 廖远珊1,2,3,肖启涛3,刘臻婧4,5,胡正华5,张弥5,肖薇5,段洪涛1,2(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西北大学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湖南省气候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大气环境中心).藻型湖区氧化亚氮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湖泊科学,2023,第2期
  • 娄保锋1,欧阳雪姣1,杨霞2(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监测与科研中心;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三峡水库出水断面磷通量及形态研究(1998-2019年)[J].湖泊科学,2023,第2期
  • 艾泽1,2,3,常蕊1,2,肖潺2,陈鲜艳1,2,张强2,李威2,李帅1,龚文婷1(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国家气候中心;湖北省气象服务中心).模拟分析揭示三峡水库成库以来的气候效应:局地和近地层,而不是区域[J].湖泊科学,2023,第2期
  • 沈铁元1,向怡衡1,廖移山1,祁海霞1,王俊超1,余德康2,3(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暴雨监测预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武汉四像科技有限公司).逐时降雨概率密度的适用函数与理论密度函数[J].湖泊科学,2023,第2期
  • 许全喜1,刘德富2,夏军强3,毕永红4,李哲5(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湖北工业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研究院).编者按[J].湖泊科学,2023,第2期
  • 袁俊1,2,3,曹志刚3,马金戈3,沈明3,齐天赐3,段洪涛1,2(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西北大学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1980s以来巢湖藻华物候时空变化遥感分析[J].湖泊科学,2023,第1期
  • 李晓东1,2,潘成梅1,2,安瑞志1,2,巴桑1,2(西藏大学地球第三极碳中和研究中心;西藏大学理学院青藏高原湿地与流域生态系统实验室).西藏拉萨河中下游不同水文期浮游植物优势种生态位及种间联结性[J].湖泊科学,2023,第1期
  • 刘伟1,2,褚一凡1,2,谭启洋1,2,陈金梅1,2,杨玲丽1,2,周巧红1,吴振斌1,贺锋1(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鄱阳湖西侧周边农村水塘夏季表层沉积物氮、磷、有机质分布特征及评价[J].湖泊科学,2023,第1期
  • 熊丽黎1,2,3,4,刘建新2,3,李宽意1,闵翔3,5,吴召仕1,郭玉银3,5,王仕刚3,5,邓燕青2,3,欧阳千林3,5(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西省水文监测中心;江西省鄱阳湖水文生态监测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鄱阳湖水文水资源监测中心).近60年鄱阳湖东部湖湾水文连通变化及其对湿地植物与候鸟的影响[J].湖泊科学,2023,第1期
  • 李雨晨1,2,3,秦宇1,杨柳2,3,李哲2,3,鲁伦慧2,3(重庆交通大学水利水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长江上游大中型水库碳排放量估算与分析:以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为基础[J].湖泊科学,2023,第1期
  • 殷永胜1,王欣1,2,刘时银3,郭小宇1,张勇1,冉伟杰1,王琼1(湖南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空间信息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云南大学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1990-2020年中国冰湖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J].湖泊科学,2023,第1期
  • 张鹂1,2,夏永秋2,刘雪梅1,颜晓元2,胡琳3(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江苏常熟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上饶市婺源生态环境局).自然水体中悬浮物对反硝化影响的研究进展[J].湖泊科学,2023,第1期
  • 陶玲,彭亮,代梨梨,杨镇,陈思媛,可毅,李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稻虾轮作模式面源污染排放特征及其能值评估[J].湖泊科学,2023,第1期
  • 李一凡1,2,谷孝鸿1,曾庆飞1,贾冰婵1,訾鑫源1,2,陈辉辉1,毛志刚1,葛优1,2(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1990-2021年东太湖网围养殖规模变化下的水质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J].湖泊科学,2023,第1期
  • 谢平1,2,陈隽1,刘佳睿1(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东湖湖泊生态系统试验站;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高原湖泊生态与治理研究院).非经典生物操纵驱动从水华向非水华的稳态转化 ——来自武汉东湖的全湖验证实验[J].湖泊科学,2023,第1期
  • 杨海乐,张辉,杜浩(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eDNA监测方法标准化框架及未来图景[J].湖泊科学,2023,第1期
  • 曹思佳1,李云良2,3,李宁宁4,陈静3,5,宋炎炎2,赵贵章1,李志萍1(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省地质局工程地质大队;江西省水文监测中心).鄱阳湖典型洪泛区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J].湖泊科学,2023,第1期
  • 郝好鑫1,2,杨霞3,杨梦斐1,王俊洲1,潘婷婷1,李志军1(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长江水利委员会湖库水源地面源污染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对水温及鱼类适宜产卵时间的影响[J].湖泊科学,2023,第1期
  • 梁利权1,2,郭春霞2,陈小华2,李金文2,陈诚2,杨林沛2,沈根祥1,2(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新型污染物环境健康影响评价重点实验室).水产养殖清塘过程污染排放特征及对周边水体影响:以太湖下游典型鱼类集约化养殖区为例[J].湖泊科学,2023,第1期
  • 陈小林1,2,陈光杰1,刘园园1,李蕊1(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云南省高原地理过程与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玉溪师范学院地理与国土工程学院).云南45个湖泊硅藻-总磷转换函数及其定量重建评价[J].湖泊科学,2023,第1期
  • 王丹丹1,黄跃飞1,2,3,4,杨海娇1,3,4(青海大学水利电力学院;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黄河上游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实验室;青海大学水利部江河源区水生态治理与保护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东北部湖泊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季节性差异及驱动机制[J].湖泊科学,2023,第1期
  • 何娟1,郑珊1,吴保生2(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三门峡水库冲淤重心变化及其对潼关高程的影响[J].湖泊科学,2023,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