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墨操1,2,林明贵3,刘志坤1,池利生1(福建清洁核能系统燃料和材料联合创新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福建省辐射环境监督站).PAA对核电厂中腐蚀产物氧化铁分散的影响[J].核科学与工程,2022,第2期
-
黎鹏飞,王志明,慕仝,绳结竑,易建军,严华刚(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基于台风-浪时间历程荷载的风机-吸力筒导管架基础耦合分析研究[J].核科学与工程,2022,第2期
-
蒙舒祺,胡友森,李昌莹,胡艺嵩,阮天鸣(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压水堆燃料表面污垢密度计算模型及验证[J].核科学与工程,2022,第2期
-
张源,崔泽朋,孙武,赵兵(中核控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核电厂安全级数字化仪控系统通信隔离设计[J].核科学与工程,2022,第2期
-
李清1,何宁2,梁辉宏3(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技术研究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中国散裂中子源靶站冷却水净化系统设计[J].核科学与工程,2022,第2期
-
徐宇,盛朝阳,王庆,凌礼恭(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某核电厂管道振动验收准则的计算和超标处理[J].核科学与工程,2022,第2期
-
陈旭,尹锐佳(中广核工程公司).三代核电机组一回路钝化加氢工艺问题研究及改进应用[J].核科学与工程,2022,第2期
-
胡钟,李宇琛,张映玲,薛卫(华龙国际核电技术有限公司).核电厂安全壳中预应力的数值模拟[J].核科学与工程,2022,第2期
-
胡凌生,朱荣亚,王天月,胡龙翔(华龙国际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先进轻水堆安全系统简化方案研究[J].核科学与工程,2022,第2期
-
陈子佳1,2,陆道纲1,2,赵海琦1,2,梁江涛1,2,张钰浩1,2(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非能动核能安全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蒸汽发生器主给水管道不同位置断裂后设备冷却水系统泵厂房漫流特性分析[J].核科学与工程,2022,第2期
-
胡文盛(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设备管理处).凝结水主调阀振荡分析及设计优化[J].核科学与工程,2022,第2期
-
吴广君,王超,李龙,梅亮,杨自军(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安全注入系统与安全壳喷淋系统早期互为备用事故策略研究[J].核科学与工程,2022,第2期
-
杜宇1,方俊1,司天琪1,毛欢2(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华龙一号”征兆导向法事故处理导则定值设置研究[J].核科学与工程,2022,第2期
-
李翔宇,王典乐,郭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钠冷快堆绕丝组件入口堵流事故数值模拟[J].核科学与工程,2022,第2期
-
马兹容(华龙国际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堆工所).压水堆多堆联合堆芯装载设计技术应用研究[J].核科学与工程,2022,第2期
-
刘立欣,刘展,王喆(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民用小堆SGTR防满溢设计改进[J].核科学与工程,2022,第2期
-
王艺霖,范雯雯,孙煜伟,高瑞发(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压水堆核电厂氚排放量的系统设计分析[J].核科学与工程,2022,第2期
-
陈美兰,陈鹏(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基于ASTEC程序的严重事故产氢关键参数影响研究[J].核科学与工程,2022,第2期
-
王冲1,徐帅1,陈树明1,余华金1,孟雷2,艾长军2(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原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某圆柱型感应电磁泵设计与验证[J].核科学与工程,2022,第2期
-
李咏蔚,元一单,杨小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安全壳内氢气燃烧特性数值研究[J].核科学与工程,2022,第1期
-
齐宇博,张伟,于江,南金秋,赵剑刚(中广核研研究院有限公司).压水堆燃料棒芯块事故后传热的简化分析[J].核科学与工程,2022,第1期
-
邓蛟龙1,邓坚2,李仲春2,柴翔1(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基于三维核热耦合方法的吸气式核反应堆瞬态特性研究[J].核科学与工程,2022,第1期
-
廖飞页,陈文虎,郭超,贺东钰,陈鹏(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基于ASTEC程序的乏燃料水池严重事故研究[J].核科学与工程,2022,第1期
-
米宇豪1,以恒冠2,廖运璇1,王文海1,汪萍1(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后处理设施气载流出物中129I的监测和监管[J].核科学与工程,2022,第1期
-
杜强1,文青龙1,2,王皓3,阮神辉1(重庆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核能工程系;重庆大学低品位能源利用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cosSyst程序对DOEL-2核电厂SGTR事故的分析能力研究[J].核科学与工程,2022,第1期
-
王玥,马正茂,苏成,赵乐挺(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核电厂应急柴油发电机电子调速器性能仿真验证[J].核科学与工程,2022,第1期
-
邢继,高力,霍小东,吴宇翔,董业旻,罗一博(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核能利用浅析[J].核科学与工程,2022,第1期
-
张阳1,2,俞楼涵榕1,余大利1,郁杰1(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基于蒙特卡罗和CFD耦合模拟的空间锂冷核反应堆设计分析[J].核科学与工程,2022,第1期
-
贺金鹏,顾卫国,刘海洋,王德忠(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低雷诺数下气溶胶粒子在裂缝中的损失研究[J].核科学与工程,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