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孟斌1,2,秦昆3,4,刘瑜5,6,7(北京联合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城市科学系;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高等学校遥感科学与技术系列教材编审委员会;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理论与方法工作委员会).“社会感知与地理大数据挖掘”专刊导言[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3,第4期
  • 衡雪彪1,许捍卫1,唐璐1,汤恒1,许怡蕾2(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基于改进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土地覆盖分类方法研究[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3,第3期
  • 封雅静1,2,翟亮1,2,桑会勇1,2,成思远1,2,3(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测绘科学与地球空间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基于精细单元碳收支核算及变化分类方法[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3,第3期
  • 徐繁树1,王保云2,3,韩俊1(云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数学学院;云南省高校复杂系统建模及应用重点实验室).一种沟谷型潜在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方法: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卷积神经网络[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3,第3期
  • 张珂健1,2,3,4,黄诚1,2,3,4,张晓祥1,2,3,4,王加虎1,4,陈跃红1,2,3,4,杨涛1,4(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河海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河海大学地理空间智能与流域科学研究中心;河海大学洪涝灾害风险预警与防控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利用改进的SCS水文预警模型提升山洪灾害风险应急制图的时效性——以长江经济带为例[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3,第3期
  • 张慧馨1,张丽君1,秦耀辰1,2,王静帆1,段杰冉1,田梦男1(河南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暨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基于POI大数据的开封市城市功能扩张与演替特征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3,第3期
  • 吴子豪1,2,刘耀林3,冯向阳1,陈奕云3,闫庆武1(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矿区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研究中心;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基于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的土壤镉污染局部影响因子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3,第3期
  • 高建文1,管海燕1,彭代锋1,许正森1,康健1,季雅婷1,翟若雪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基于局部-全局语义特征增强的遥感影像变化检测网络模型[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3,第3期
  • 俞钦平,吴振华,王亚蓓(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一种耦合进化算法与FLUS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模型[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3,第3期
  • 秦肖伟1,2,程博1,2,杨志平3,李林3,董文2,张新2,杨树文1,4,5,靳宗义6,薛庆1(兰州交通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重庆市农业信息中心;地理国情监测技术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地理国情监测工程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基于时序遥感影像的西南山区地块尺度作物类型识别[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3,第3期
  • 于方圆1,2,3,曹家玮1,2,3,李发源1,2,3,李思进1,2,3(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顾及对象特征的地面式光伏电站提取及减碳效益评估[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3,第3期
  • 巫磊,吴文挺(福州大学卫星空间信息技术综合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空间数据挖掘与信息共享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数字中国研究院(福建)).GEE平台下结合滤波算法和植被物候特征的互花米草遥感提取最优时间窗口确定[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3,第3期
  • 高顺祥1,陈珍1,张志健1,陈越1,肖中圣1,邓进1,2,许奇1,3(北京交通大学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应用技术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北京城建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综合交通研究中心).骑行替代步行后公共交通可达性改善效果评估方法[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3,第3期
  • 李智杰1,乔治杰1,李昌华1,高元2,薛靖裕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基于多域POI定位与双缓解风向引导的潜在城市通风廊道筛选模型[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3,第3期
  • 黄帅元,董有福,李海鹏(南京工业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黄土高原区SRTM1 DEM高程误差校正模型构建及对比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3,第3期
  • 高鹏飞,曹雪峰,李科,游雄(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空间信息学院).融合多元稀疏特征与阶层深度特征的遥感影像目标检测[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3,第3期
  • 夏俊楠1,魏伟1,2,尹力1,洪梦谣1,薄立明2(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武汉大学中国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院).基于四叉树算法的“三区空间”形态效率评价方法[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3,第3期
  •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编辑部).《地球信息科学学报》征稿简则[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3,第3期
  • 刘乐,盛科荣,王传阳(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科技型初创企业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创业生态系统视角[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3,第2期
  • 刘洋1,康健1,管海燕1,汪汉云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工程学院).基于双注意力残差网络的高分遥感影像道路提取模型[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3,第2期
  • 贝祎轩1,陈传法1,王鑫1,孙延宁2,何青鑫1,李坤禹1(山东科技大学测绘与空间信息学院;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机载LiDAR点云密度和插值方法对DEM及地表粗糙度精度影响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3,第2期
  • 周温存1,2,刘正佳2,3,王坤4,邹时林1,钟会民2,3,陈芳鑫2(东华理工大学测绘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科技政策研究室).北方农牧交错区干旱特征变化及其对植被总初级生产力的影响[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3,第2期
  • 谢谦1,陆明1,谢春山2(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寒地城乡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基于LBS和深度学习的旅游景区客流量的高时频预测[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3,第2期
  • 黄昕1,2,毛政元1,2(福州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福建);福州大学空间数据挖掘与信息共享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时空多图卷积网络的网约车乘客需求预测[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3,第2期
  • 焦怀瑾1,2,陈崇成1,2,黄洪宇1,2(福州大学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福州大学空间数据挖掘与信息共享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结合ICESat-2和GEDI的中国东南丘陵地区ASTERGDEM高程精度评价与修正[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3,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