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张世喆,朱秀芳,刘婷婷,徐昆,郭锐(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遥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多维Copula 的中国干旱特征及危险性分析[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2期
  • 吉珍霞,侯青青,裴婷婷,陈英,谢保鹏,吴华武(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甘肃农业大学管理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黄土高原植被物候对季节性干旱的敏感性响应[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2期
  • 赵志欣,霍艾迪,张丹,易秀,陈思名,陈四宾,陈建(长安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长安大学旱区地下水文与生态效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基于遥感的宁夏地区高温热浪风险评估[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2期
  • 李桉孛,万瑜,张俊,李如琦,芒苏尔·艾热提,李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台;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1961—2019 年乌鲁木齐市暴雪环流分型及其成因分析[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2期
  • 项超生,汪勇,王君波,马庆峰,王世航(安徽理工大学空间信息与测绘工程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江淮流域地表过程与区域响应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高海拔干旱区湖泊沉积物多指标记录的环境变化研究 ——以阿克赛钦湖为例[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2期
  • 黄晶,薛东前,马蓓蓓,宋永永(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干旱绿洲农业区村庄多功能特征与类型划分研究 ——以临泽县为例[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2期
  • 黄莹,杨建玲,李欣,崔洋,马阳,张雯(中国气象局旱区特色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重点实验室/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宁夏气候中心;宁夏气象科学研究所).基于地温的宁夏初霜冻日期气候演变及环流异常成因[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2期
  • 张玉韩,周璞,赵玉(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2012—2019 年黄河流域煤炭矿区对重要生态保护空间胁迫的时空格局分析[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2期
  • 孙继明,李建刚,雷军,杨振,段祖亮(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新疆县域人力资源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2期
  • 聂艳,郭永瑞,谭盈,黄卫东,刘新华(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河流域阿克苏管理局).基于生态恢复的阿克苏河流域生态输水调度优化研究[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2期
  • 彭亮,茹辉军,陶玲,代梨梨,李谷,李荣,李晓莉,于洋(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新疆伊犁河流域开发建设管理局).伊犁河上游河谷水库浮游动物分布及水环境特征 ——以恰甫其海为例[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2期
  • 任立清(乌鲁木齐气象卫星地面站).艾比湖流域植被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2期
  • 周春山,陈楷锐,白克拉木·孜克利亚(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新疆大学新疆历史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新疆大学旅游学院).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干旱区城镇化文献计量分析[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2期
  • 孙健武,高军波,马志飞,喻超,张欣怡(信阳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信阳师范学院旅游学院;信阳师范学院河南省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软科学研究基地).不同地理环境下“空间贫困陷阱”分异机制比较 ——基于大别山与黄土高原的实证[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2期
  • 刘婷婷,朱秀芳,郭锐,徐昆,张世喆(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遥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ERA5再分析降水数据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1期
  • 秦启勇1,2,3,李雪梅1,2,3,张博1,2,3,李超1,2,3,孙天瑶1,2,3(兰州交通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甘肃省地理国情监测工程实验室;地理国情监测技术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000—2019年赛里木湖湖冰物候特征变化[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1期
  • 奥勇,蒋嶺峰,白召弟,杨潇,张乐艺(长安大学土地工程学院;陕西省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基于格网GIS的黄河流域土地生态质量综合评价[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1期
  • 陶泽涪,王世清,孙丕苓,李凯迪,田文,韩潇潇(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日照市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耕地时空分异及驱动因素[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1期
  • 杨晓霞,赵锦梅,张雪,樊宇航,张斌,王婧楠,张碧艳(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祁连山东段山地典型灌丛枯落物及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研究[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1期
  • 刘宇,管子隆,田济扬,刘荣华,关荣浩(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长安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长安大学旱区地下水文与生态效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近70a泾河流域径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研究[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1期
  • 叶珊珊,曹明明,胡胜(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省发展和改革研究中心).关中平原城市群经济联系网络结构演变及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1期
  • 李彦妮,黄昌,庞国伟(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系统与灾害研究院;旱区生态水文与灾害防治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全球降雨计划GSMaP与IMERG卫星降雨产品在陕西地区的精度评估[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1期
  • 李秀花,吴纯渊(新疆教育学院).中国西北五省区水资源利用的协调性分析[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1期
  • 张军民,荣城,马玉香(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石河子大学理学院).新疆城镇化绿色发展时空分异及驱动因子探究[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1期
  • 张新成,高楠,王琳艳(山西财经大学文化旅游学院;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我国乡村旅游公共服务多元系统协同水平时空演化及其作用机制分析[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1期
  • 汤远航,李梦琦,邓铃,王小丽(GIS应用研究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1990—2020年朋曲流域冰川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1期
  • 郭玉琳,赵勇,周雅蔓,黄秋霞,余贞谊,顾张杰(新疆阿勒泰地区气象局;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台;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气象局;江西省庐山市气象局).新疆天山山区夏季降水日变化特征及其与海拔高度关系[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1期
  • 王飞,郭树江,纪永福,张莹花,韩福贵,张裕年,张卫星,宋达成(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甘肃省荒漠化与风沙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甘肃民勤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不同演替阶段白刺灌丛沙堆土壤因子与叶功能性状关系研究[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