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丁华,廖文强,段丰浩,杨望暾(长安大学).陕西省丹霞地貌景观特征、空间分布与形成机理初探[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4期
  • 仇会民1,万瑜2,张仕明1,肖莲媛3,周雪英1,温春1,蒋聚金4(新疆巴州气象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台;新疆若羌县气象局;新疆库尔勒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新疆巴州北部冬半年降水相态气象因子特征和判识指标分析[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4期
  • 闫新杰1,2,孙慧1,2,辛龙1,2(新疆创新管理研究中心;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资源型企业的空间分布与区位选择[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4期
  • 白洋1,2,谭李娜1,2,陈春燕3,李卓远4(新疆历史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新疆大学旅游学院;新疆理工学院;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城际列车对新疆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驱动机制[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4期
  • 罗嘉艳1,张靖1,徐梦冉1,莫宇1,同丽嘎2(大连民族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大连民族大学建筑学院).浑善达克沙地植被变化定量归因及多情景预测[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4期
  • 党张利1,2,穆建华1,2,闫军1,曹宁1,2,常倬林1,2(中国气象局旱区特色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重点实验室;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六盘山区两类雾物理结构的初步观测研究[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4期
  • 杨玉欢1,贺建雄1,2,张新红3,芮旸1(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西安西大城乡规划与环境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兰州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中国农文旅耦合协调发展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肌理[J].干旱区地理,2023,第3期
  • 程静1,王鹏2,陈红翔1,韩永贵1(宁夏师范学院政治与历史学院;宁夏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渭河流域生境质量时空演变及其地形梯度效应与影响因素[J].干旱区地理,2023,第3期
  • 周凡1,周冬梅2,金银丽2,马静2,杨静2,朱小燕2,张军2,3,4(甘肃农业大学管理学院;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甘肃省节水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疏勒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空间匹配特征[J].干旱区地理,2023,第3期
  • 张宁1,汪子晨1,杨肖1,陈彤2,邢飞1(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新疆农业科学院).新疆水资源与农业种植系统耦合协调及时空差异研究 ——以粮食和棉花种植系统为例[J].干旱区地理,2023,第3期
  • 宁雷1,连华1,牛月2,盛双庆1,高泽宇1(兰州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镇发展的收缩状态识别、分类及因素探讨 ——以黄河流域甘肃段为例[J].干旱区地理,2023,第3期
  • 孙南沙1,陈琼1,2,刘峰贵1,2,周强1,2,郭媛媛1(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2000—2020 年河湟谷地农业干旱研究[J].干旱区地理,2023,第3期
  • 田小波1,2,胡静1,2,贾垚焱3,朱磊4(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山西财经大学文化旅游学院;安庆师范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高质量发展阶段旅游业发展水平空间分异成因探测 ——基于因素分解的黄河流域实证[J].干旱区地理,2023,第3期
  • 任涛涛,李双双,段克勤,何锦屏(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黄土高原热浪型和缺水型骤旱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干旱区地理,2023,第3期
  • 郝韵1,2,吴淼1,2,王语懿3,段光正3(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环境保护合作中心)).乌兹别克斯坦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合作建议[J].干旱区地理,2023,第3期
  • 吴盈盈1,2,王振亭1(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河套平原土壤风蚀风险评估[J].干旱区地理,2023,第3期
  • 李娜1,武永利1,赵桂香1,钱锦霞1,李芬2,赵海英1,韩普1(山西省气象台;山西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近60 a 山西省极端气温事件的年际变化及其对区域增暖的响应[J].干旱区地理,2023,第3期
  • 肖东升1,2,王宁1,2,刘志成1,2(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测绘学院;西南石油大学测绘遥感地理信息防灾应急研究中心).干旱地区“代表性人口格网数据集”精度研究 ——以甘宁青地区为例[J].干旱区地理,2023,第3期
  • 李鑫玉,王静璞,王周龙(鲁东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研究进展[J].干旱区地理,2023,第3期
  • 许昕彤,朱丽,吕潇雨,郭浩(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MSWEP 降水产品在黄河流域气象干旱监测中的适用性评价[J].干旱区地理,2023,第3期
  • 李嘉会,吴金华,王祯,白雨霞(长安大学土地工程学院).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村居民点发展类型识别 ——以吴起县为例[J].干旱区地理,2023,第3期
  • 姜磊鹏1,2,3,丁建丽1,2,3,包青岭1,2,3,葛翔宇1,2,3,刘景明1,2,3,王瑾杰1,2,3(新疆大学地理与遥感科学学院;新疆大学绿洲生态重点实验室;新疆智慧城市与环境建模自治区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低空遥感结合卫星影像的河道流量反演[J].干旱区地理,2023,第3期
  • 马丽娜1,张飞云1,翟玉鑫1,滕伦1,康建国2(新疆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1980—2020 年新疆土地利用变化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分析[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2期
  • 吴茜,陈强强(甘肃农业大学财经学院).甘肃省行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及脱钩努力研究[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2期
  • 余焕,雷敏,马金晶,李睿(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基于绿色GDP 和生态效率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2期
  • 窦睿音1,张文洁1,2,陈晨1(西安外国语大学人文地理研究所;康奈尔大学建筑艺术规划学院).陕西省“三生”空间格局演变与驱动机制研究[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2期
  • 任浩科1,魏伟1,2,汪克会3(郑州大学管理学院;郑州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宁夏大学文化旅游学院).新冠疫情影响下宁夏旅游流网络结构演化研究[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2期
  • 高彦哲,阿拉腾图娅,昙娜,敖日格乐(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000—2020 年蒙古高原湖泊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