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陈果(首都师范大学).多穆壶源流考[J].江苏陶瓷,2021,第4期
  • 顾逸萱(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现代陶艺的缘起与发展[J].江苏陶瓷,2021,第4期
  • 应倩婷(宜兴).论紫砂陶刻作品“访友图”的艺术审美和人文意境[J].江苏陶瓷,2021,第4期
  • 徐伟玲(首都师范大学).清乾隆时期多穆壶的研究[J].江苏陶瓷,2021,第4期
  • 刘弘(宜兴).壶内乾坤 观照古今 ——论紫砂壶“卣礼”的创意灵感和历史渊源[J].江苏陶瓷,2021,第4期
  • 史美萍(宜兴).论紫砂壶“云山”的绞泥设计和人文意境[J].江苏陶瓷,2021,第4期
  • 卢云(宜兴).古韵悠悠寄壶中 ——从“怀古提梁壶”看紫砂艺术的历史传承[J].江苏陶瓷,2021,第4期
  • 汪新初(景德镇).守旧如新 古韵今声 ——谈仿古陶瓷的市场前沿[J].江苏陶瓷,2021,第4期
  • 刘洋(宜兴).“必然” ——雕塑未来的发展趋势[J].江苏陶瓷,2021,第4期
  • 范国歆(宜兴).论紫砂套壶“越来越好”的和谐设计和吉祥寓意[J].江苏陶瓷,2021,第4期
  • 王朝红(宜兴).清代“申溪款”花形壶赏析[J].江苏陶瓷,2021,第4期
  • 周小东(宜兴陶瓷博物馆).“美林壶”是怎样lian成的[J].江苏陶瓷,2021,第4期
  • 梅红存(宜兴).浅谈“恒权壶”的“入古”和“创新”[J].江苏陶瓷,2021,第4期
  • 张听金(宜兴).紫砂文化的具象 ——论紫砂作品“龙头一捆竹”的创意及评析[J].江苏陶瓷,2021,第4期
  • 董震红(宜兴).浅谈紫砂“天趣壶”的造型特征以及意蕴内涵[J].江苏陶瓷,2021,第4期
  • 惠芬(宜兴).江南情趣 田园风情 ——“荷塘情趣提梁壶”创作谈[J].江苏陶瓷,2021,第4期
  • 徐顺琴(宜兴).浅谈紫砂“化蝶壶”的造型审美和文化内涵[J].江苏陶瓷,2021,第4期
  • 周丽寅(宜兴).赏析紫砂壶“汉铎”的审美意境[J].江苏陶瓷,2021,第4期
  • 顾冰瑜(宜兴).论紫砂壶“灵犀”的造型特征和文化寓意[J].江苏陶瓷,2021,第4期
  • 陆颖(江苏省陶都中等专业学校).紫砂艺术,唯美陶刻 ——以紫砂“象耳四方瓶”为例[J].江苏陶瓷,2021,第4期
  • 吴赛春(宜兴).从“称心如意壶”看紫砂艺术之中的吉祥寓意[J].江苏陶瓷,2021,第4期
  • 杨卫刚(宜兴).蛙鸣声声,紫圆祥和 ——紫砂壶作品“蛙鸣祥和”创作研究[J].江苏陶瓷,2021,第4期
  • 许海君(高级工艺美术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亚州经济协会文化艺术金融委员会研究员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河南省陶瓷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陶瓷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职业技术鉴定考评员非物质文化遗产钧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钧瓷评审委员专家组评委(首届)许昌陶瓷职业学院特聘教授。).守匠人之心 融钧瓷之魂 ——记钧瓷创新设计先行者许海君大师[J].江苏陶瓷,2021,第4期
  • 匡吴吉(宜兴).简说紫砂文房器物的审美及功用[J].江苏陶瓷,2021,第4期
  • 王继忠(宜兴).格调清丽,茶味幽香 ——浅谈紫砂壶“清雅”的文化表现形式[J].江苏陶瓷,2021,第4期
  • 邵芸(宜兴陶瓷博物馆).一心两用 ——宜兴陶瓷博物馆馆藏任淦庭陶刻作品赏析[J].江苏陶瓷,2021,第4期
  • 王红英(长兴).论紫砂壶“玄同”的艺术特征和人文气度[J].江苏陶瓷,2021,第4期
  • 邵俊(宜兴).试论紫砂壶作品“一杆进洞”的创意美感[J].江苏陶瓷,2021,第4期
  • 张梦洁(宜兴).论紫砂“掇球壶”的造型特征和艺术魅力[J].江苏陶瓷,2021,第4期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