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刘维哲,王西琴(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农户稀缺感知、超采认知对地下水灌溉用水效率的影响*——基于河北地下水超采区457个农户调研数据[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1,第5期
  • 谭攀1,2,王士超1,付同刚1,刘金铜1,2,韩立朴1,2(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河北省土壤生态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我国暗管排水技术发展历史、现状与展望[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1,第4期
  • 郑佳舜1,2,胡钧铭1,韦翔华2,韦燕燕2,苏世鸣3,李婷婷1,夏旭3,俞月凤1,张俊辉1(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广西大学农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绿肥压青对粉垄稻田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有机碳累积矿化量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1,第4期
  • 刘婧1,汤峰2,张贵军1,张蓬涛1(河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学院/河北省农田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2000—2015年滦河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驱动因子分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1,第4期
  • 郭凯1,2,刘小京1,2,封晓辉1,2,巨兆强1,2,陈环宇1,2,田宇1,2,李劲松1,2,李伟柳1,2,李静1,2(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冬季咸水结冰灌溉对河套重盐碱地改良效果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1,第4期
  • 付同刚1,蒋莞艳1,2,刘鹏3,高会1,梁红柱1,2,韩立朴1,刘金铜1(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河北省土壤生态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沃尔德防灾绿化技术有限公司).内蒙古河套灌区盐碱地治理中农户参与意识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1,第4期
  • 张冬梅,杨柯,姜春霞,张伟,黄明镜,刘化涛,闫六英,刘恩科,翟广谦,王娟玲(山西农业大学山西有机旱作农业研究院/黄土高原东部旱作节水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有机旱作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不同播期春玉米生理成熟后倒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1,第4期
  • 马亮1,李跃东1,田春晖2,张悦1,张睿1,董立强1,孙富余2(辽宁省水稻研究所;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稻蟹生态种养模式优质食味粳稻的稻米营养品质分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1,第4期
  • 谢辉1,张雯1,韩守安1,王敏1,阿力木江·奥布力2,潘明启1,艾尔买克·才卡斯木1,张平3(新疆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农业部新疆地区果树科学观测试验站;和田地区林业和草原局;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所).扁桃-冬小麦间作系统树冠截光程度对小麦产量和灌浆期光合特性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1,第4期
  • 李泰1,程广燕2,黄家章2,范协裕1,卢士军2(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苹果和柑桔损耗与浪费的综合足迹评估[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1,第4期
  • 董宏图1,解超杰2,侯佩臣1,李爱学1,王晓冬1(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高盐胁迫下小麦幼苗离子吸收动态及耐盐性筛选[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1,第4期
  • 陆洲1,徐飞飞1,2,罗明1,2,梁爽1,2,赵晨1,2,冯险峰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科禾信遥感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倒伏水稻特征分析及其多光谱遥感提取方法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1,第4期
  • 刘宝海,聂守军,高世伟,刘晴,刘宇强,常汇琳,马成,唐铭,薛英会,白瑞(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寒地粳稻杂交育种后代选择与实现[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1,第4期
  • 高惠君1,2,刘金铜1(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灌溉因素订正的北方农牧交错带界定[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1,第4期
  • 王丰1,赖彦岑1,唐宗翔1,郑敏敏1,史俊2,顾麦云3,沈健英1,曹林奎1,沙之敏1(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上海自在青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浮萍覆盖对稻田杂草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1,第4期
  • 倪世存1,2,梁红柱1,2,3,付同刚1,高会1,韩立朴1,刘金铜1(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内蒙古河套灌区粮饲兼用高粱和谷子拔节期农艺性状对土壤盐分梯度的响应[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1,第4期
  • 张翰林1,2,白娜玲1,2,郑宪清1,2,李双喜1,2,张娟琴1,2,张海韵1,2,周胜1,3,孙会峰1,3,吕卫光1,2(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上海市设施园艺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农业部上海农业环境与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上海低碳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秸秆还田与施肥方式对稻麦轮作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1,第3期
  • 卢瑜1,2,向平安1,余亮1,3(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中国有机农业的集聚与空间依赖性[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1,第3期
  • 赵会杰1,胡宛彬2(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韩国庆北国立大学).环境规制下农户感知对参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意愿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1,第3期
  • 钟颖1,沙之敏1,顾麦云2,翁丹龙2,杜继平3,曹林奎1(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上海自在青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新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基于能值分析的稻蛙生态种养模式效益评价[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1,第3期
  • 刘入华1,孙仁华2,宋成军3,刘庆生4,刘云慧1,段美春1,张旭珠1,5(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多样性与有机农业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农村部面源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河南省安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河北工程大学园林与生态工程学院).华北丘陵及平原有机及常规农田地表蜘蛛多样性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1,第3期
  • 杨滨键1,2,孙红雨3(贵州民族大学商学院;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贵州大学经济学院).低碳绩效测度与动态效应研究*——以山东省种植业为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1,第3期
  • 牛玺朝1,户少武2,杨阳1,童楷程1,景立权2,朱建国3,王余龙2,杨连新2,王云霞1(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气CO2浓度增高对不同水稻品种稻米品质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1,第3期
  • 王文静1,麻冬梅1,2,蔡进军3,黄婷1,马巧利4,赵丽娟1,张莹4(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系统恢复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宁夏优势特色作物现代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宁夏大学农学院).基于FvCB模型的盐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光合特性的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1,第3期
  • 刘亚静,张东升,李萍,宗毓铮,郝兴宇(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大气CO2浓度升高和干旱互作对谷子光合及抗旱生理特性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1,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共有9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