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马雪晴1,和骅芸1,赵金媛1,方彤1,张建珍1,潘学标1,2,潘志华1,2,王靖1,2,胡琦1,2(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气象局-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实验室).1961—2020年中国小麦生长季干湿时空变化分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3,第4期
  • 郇辉辉1,储昭霞2,3,王兴明1,2,4,范廷玉1,董众兵1,甄泉1,张佳妹5,代碧波4(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安徽省高潜水位矿区水土资源综合利用与生态保护工程实验室;安徽师范大学皖江流域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金属矿山安全与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资源与环境生物技术安徽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淮南师范学院生物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蚯蚓粘液-秸秆炭共同作用对生活污泥堆肥中重金属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3,第4期
  • 卢瑜1,2,向平安2(湖南女子学院商学院;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中国有机农业发展的多元组态路径* ——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3,第4期
  • 李颖1,2,陈怀亮1,3,梁辰4,苏伟5,贺添6(中国气象局·河南省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哈尔滨市气象局;郑州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郑州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基于NPP VIIRS数据和SEBS模型的河南省冬小麦蒸散量估算与时空特征[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3,第4期
  • 崔文秀1,2,宰小玉3,赵美丞1,郑春燕1,宋春旭3,4,朱峰1(河北省土壤生态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植物-土壤相互作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河北曲周农业绿色发展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驯化对谷子-根际微生物互作机制影响的进展与展望[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3,第4期
  • 王亚南1,乔月静1,范雅琦1,霍瑞轩1,郭来春2,杨珍平1(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燕麦与不同作物间作对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及作物产量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3,第4期
  • Christine Mushimiyimana1,2,刘林林1,2,杨永辉1,2,李会龙1,2,王林娜2,盛祝平3,Auguste Cesar Itangishaka1,2(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河北省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德州农工大学埃尔帕索研究中心).白洋淀流域蒸散发增加的驱动因素[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3,第4期
  • 曹凑贵,陈松文(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耕作生态研究室).《中国稻虾绿色高质量发展研究》简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3,第4期
  • 刘小京1,2,郭凯1,2,封晓辉1,孙宏勇1,2(中国科学院盐碱地资源高效利用工程实验室/河北省土壤生态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农业高效利用盐碱地资源探讨[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3,第3期
  • 董心亮,王金涛,田柳,娄泊远,张雪佳,刘彤,刘小京,孙宏勇(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河北省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盐渍化土壤团聚体和微生物与有机质关系研究进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3,第3期
  • 王敬宽,高枫舒,张楷悦,李帅,柳新伟(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禾本科绿肥还田对盐碱地棉田土壤碳氮及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3,第3期
  • 陈佩1,2,王金涛1,董心亮1,田柳1,2,张雪佳1,2,刘小京1,2,孙宏勇1,2(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黄腐酸对咸水灌溉下番茄产量和品质的调控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3,第3期
  • 鲁晓宇,郭家鑫,陶一凡,叶扬,桂诚浩,郭慧娟,闵伟(石河子大学农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系).不同盐碱胁迫对棉花营养元素吸收转运以及代谢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3,第3期
  • 陶荣荣1,陆钰1,于琪1,马泉1,丁永刚1,钱进2,丁锦峰1,李春燕1,朱新开1,郭文善1,朱敏1(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扬州大学小麦研究中心;江苏金色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盐逆境对不同耐盐性小麦花后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3,第3期
  • 孙宏勇1,2,张雪佳1,2,田柳1,2,娄泊远1,2,刘彤1,2,王金涛1,董心亮1,郭凯1,刘小京1,2(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河北省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咸水灌溉影响耕地质量和作物生产的研究进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3,第3期
  • 李可心1,王光美2,张晓冬3,张海波2,石一鸣2,季增诚4,周志勇1(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黄三角农高区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毛叶苕子对滨海盐碱地土壤活性有机碳和后茬玉米产量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3,第3期
  • 苗月1,2,杨帆1,王志春1,邵玺文2,耿艳秋2(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酸性物质对苏打盐碱土改良的研究进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3,第3期
  • 刘建新,刘瑞瑞,刘秀丽,贾海燕,卜婷,李娜(甘肃省陇东生物资源保护利用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陇东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外源硫化氢调控盐碱胁迫下裸燕麦叶片糖和酚酸代谢反应[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3,第3期
  • 杨莉琳,唐书达,朱向梅,侯建伟(铜仁学院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生物炭与土壤调理剂对滨海荒芜重盐碱地先锋作物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3,第3期
  • 张雪佳1,2,王金涛1,董心亮1,田柳1,2,娄泊远1,2,刘小京1,2,孙宏勇1,2(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地下微咸水埋深对土壤水盐分布与冬小麦耗水特性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3,第3期
  • 李永涛1,王振猛1,魏海霞1,周健1,王莉莉1,张军2,吕兴军3,杨庆山1,王元波3(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黄河三角洲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滨州学院/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中心).滨海滩涂不同覆盖度下盐地碱蓬生长特征及土壤呼吸速率变化[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3,第3期
  • 宋佳珅1,张宏媛1,常芳弟1,于茹1,张霞1,王伟妮2,苏伟2,李玉义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鄂尔多斯市农牧业生态与资源保护中心).亚表层培肥结合地膜覆盖对河套灌区盐碱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3,第3期
  • 雒舒琪,胡晓萌,孙媛,闫彩,张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耦合PLUS-InVEST模型的多情景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碳储量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3,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