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焕刚1,张程2,聂常虹1,3(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我国扶贫政策演进历程与农村社会的多维度变迁:分析与启示[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第7期
  • 杨艳萍,李东巧,谢华玲,迟培娟,陈方,丁陈君(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现代农业科技情报团队;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生物科技情报团队).趋势观察:国际现代农业与工业生物技术领域发展态势与热点[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第7期
  • 金京波,王台,程佑发,王雷,张景昱,景海春,种康(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我国牧草育种现状与展望[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第6期
  • 潘庆民1,2,孙佳美1,2,杨元合1,刘伟1,2,李昂1,彭云峰1,薛建国1,夏昊3,黄建辉1(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草牧业工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我国草原恢复与保护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第6期
  • 高树琴1,段瑞2,王竑晟2,李昂3,石岳3,景海春1,方精云1(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草牧业工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方农牧交错带在保障国家大粮食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第6期
  • 王天威1,钟瑾1,2(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创制现代草产品加工科技体系保障大粮食安全[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第6期
  • 李斌(中国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百年复兴与科学家精神的形成[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第6期
  • 夏炎1,姜青言2,3,4,杨翠红2,3,4,汪寿阳2,3,4(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一带一路”倡议助推沿线国家和地区绿色发展[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第6期
  • 魏凤1,2,3,张红松4,陈代谢4,邓阿妹1,2,3,孙玉琦1,2,3(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系;湖北省科技大数据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加快标准化战略布局[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第6期
  • 贺志雄1,2,周传社1,2,王敏1,杨果3,钟荣珍4,焦金真1,汤少勋1,谭支良1,2(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现代农业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省草地畜牧重点实验室).草食畜牧业乳肉功能性产品发展的战略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第6期
  • 侯瑞星1,欧阳竹1,刘振1,来剑斌1,孙志刚1,李永华1,李宏伟2,李振声2,李静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研究所).环渤海“滨海草带”建设与生态草牧业发展路径[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第6期
  • 陈云霁,李威(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关于科研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的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第6期
  • 张志山1,2,赵洋1,2,张亚峰1,2,杨昊天1,2,虎瑞1,2,霍建强1,2,3,李新荣1,2(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北方沙区水量平衡自动模拟监测系统(沙坡头蒸渗仪群)[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第6期
  • 施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从基础研究走向实际应用的探索与思考 ——以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为例[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第6期
  • 本刊特约评论员.加快发展草牧业,迈进农业新时代[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第6期
  • 徐萍,王玥,许丽,李祯祺,苏燕,施慧琳,杨若南,李伟(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生命科学信息中心人口健康战略情报研究团队).趋势观察:全球人口健康领域热点趋势[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第6期
  • 文彦杰,景海春(Elsevier旗下的Scopus数据库及其科研信息与管理团队).数据资讯:全球草牧业研究概况[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第6期
  • 张新民(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从新冠病毒疫苗研发看我国战略科技力量建设[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第6期
  • 杨波1,2,刘烨瑶1,2,廖佳伟1,2(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北京海洋声学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载人潜水器—面向深海科考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国之重器”[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第5期
  • 樊春良(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演进:世界与中国[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第5期
  • 蔡兆男1,成里京1,2,李婷婷1,2,3,郑循华1,2,王林1,2,韩圣慧1,2,王凯1,2,屈侠1,2,江飞4,张永雨5,朱建华6,龙上敏7,孙扬1,贾炳浩1,袁文平8,张天一1,张晴1,谢瑾博1,朱家文1,刘志强1,吴琳1,杨东旭1,魏科1,吴林1,2,张稳1,刘毅1,2,曹军骥1,2(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河海大学海洋学院;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碳中和目标下的若干地球系统科学和技术问题分析[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第5期
  • 白光祖1,曹晓阳2(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工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院).关于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化布局的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第5期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0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