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晓永1,2,3,4,5,张思蕊1,6,冉晨1,6,吴路华7,杜朝超1,代磊1,杨兴艺1,李姿霖1,4,薛盈盈1,4,龙明康1,6,李明会1,4,杨姝1,4,罗青1,4,张小芸1,4,沈晓倩1,4,陈飞1,李琴1,邓元红1,胡泽银1,李朝君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第四纪与全球变化卓越研究中心;铜仁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我国西南喀斯特生态修复的十大问题与对策[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第12期
-
陈明星,陈良侃,先乐,程嘉梵,梁龙武,马菁(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城市化地区实体与流空间演变及高质量发展路径分析[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第12期
-
董金玮,崔屹峰,邸媛媛,高璇,陈曦,杨林生,蔡玉梅,宁佳,刘纪远(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中心).大数据时代耕地红线管控监测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第12期
-
叶思菁,宋长青,程昌秀,高培超,沈石,穆望舒(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中国耕地资源利用的“五化”态势与治理对策[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第12期
-
杨林生1,2,郭亚南1,2,朱会义1,2,谢高地1,2,廖晓勇1,葛全胜1,2(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进展与走向[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第12期
-
夏军1,2,林忠辉2,占车生2,高文娟3,李云良4,姚静4,曾思栋5,黄仁勇6,王洪铸3(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长江科学院).长江流域水生态调度与长江模拟器研发[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第12期
-
张奇1,薛晨阳2,夏军3(河海大学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武汉大学水资源工程与调度全国重点实验室).鄱阳湖极端干旱的影响、成因与对策[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第12期
-
谢宝华1,韩广轩2(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海岸带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入侵植物互花米草防治:理念、技术与实践[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第12期
-
赵新全1,2,徐世晓1,赵亮1,张同作1,胡林勇1,李奇1,郭同庆1(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三江源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创新及实践[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第12期
-
张文忠1,余建辉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地理图景设计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第12期
-
朱会义,杨林生,戚伟,许尔琪,陈介威,葛全胜(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美丽中国“35目标”和“50愿景”情景模拟[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第12期
-
石垚1,2,李会泉1,2,3,陈少华4,陈伟强4,熊彩虹5,李松庚1,3,汪印4,钱鹏1,李双德1,华超1,2,陆平1,2,刘宇鹏4,张晨牧1,2,褚建文1,2,卢新4(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绿色过程与工程重点实验室;战略金属资源绿色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城市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工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污染物转化重点实验室;广东东实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城市多源固废协同利用与区域绿色循环发展研究 ——以东莞海心沙国家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基地为例[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第12期
-
杨君兴,王晓爱,潘晓赋,张源伟,伍和启,吴安丽(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美丽高原湖泊湿地“花—鱼—螺蚌—鸟”生态修复新路径及其应用[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第12期
-
李学友,于秋鹏,胡哲畅,蒋学龙(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中国亚洲象生态廊道建设构想及相关保护建议[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第12期
-
牛振川,王鹏,吴书刚,周卫健(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加速器质谱中心).大气14CO2观测:碳排放评估的新方法[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第12期
-
廖晓勇,侯艺璇,李尤,王天翼(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我国大型复杂污染场地治理修复的挑战与对策[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第12期
-
刘飞,刘焕章(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长江上游赤水河示范区水生态修复的成效与挑战[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第12期
-
陈宏阳,余建辉,张文忠(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重污染产业空间集聚及其环境效应:特征与启示[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第12期
-
葛全胜(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科技助力‘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专刊序言[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第12期
-
石雷,刘政安,王利军,舒庆艳,孙美玉,段伟,李慧(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国家植物园;植物多样性与特色经济作物全国重点实验室).发展特色资源植物助力美丽中国建设[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第12期
-
郑永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中国跨越“中等技术陷阱”的策略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第11期
-
潘炫明1,2,刘艾雯1(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中山大学).风险投资如何助力中国科技创新[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第11期
-
陈璐1,黄平2(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改进中国科研制度和研发体系的“双轨制”构想[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第11期
-
袁冉东(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如何改进中国纯基础研究系统[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第1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