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红雨1,刘友存2,3,孟丽红4,焦克勤5,朱明勇2,3,陈燕奎2,3,张鹏飞2,3(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嘉应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嘉应学院广东省山区特色农业资源保护与精准利用重点实验室;赣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熵权法在水资源与水环境评价中的研究进展[J].冰川冻土,2022,第1期
-
李纯1,姜彤1,王艳君1,缪丽娟1,李溯源2,陈梓延1,吕嫣冉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基于CMIP6模式的黄河上游地区未来气温模拟预估[J].冰川冻土,2022,第1期
-
孟雅丽,段克勤,尚溦,李双双,邢莉,石培宏(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基于CMIP6模式数据的1961—2100年青藏高原地表气温时空变化分析[J].冰川冻土,2022,第1期
-
薛健1,2,李宗省1,冯起1,缪驰远3,邓晓红4,狄振华3,叶爱中3,龚伟3,张百娟1,2,桂娟1,2,高文德1,5(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高寒山区同位素生态水文与环境保护观测研究站/甘肃省祁连山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县域经济发展研究院;兰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1980—2017年祁连山水源涵养量时空变化特征[J].冰川冻土,2022,第1期
-
刘文惠1,谢昌卫2,刘海瑞3,庞强强2,王武2,刘广岳2,杨雨昆1,王铭1,张琪1(青海大学地质工程系;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藏北高原冰冻圈特殊环境与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Stefan方程在土壤冻融过程模拟中的应用[J].冰川冻土,2022,第1期
-
李艳1,2,金会军1,3,温智1,赵子龙4,金晓颖3(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多年冻土区地质环境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土木工程学院与寒区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多年冻土区斜坡稳定性研究综述[J].冰川冻土,2022,第1期
-
彭丽云1,2,华小宁1,2,刘德欣3,齐吉琳1,2(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北京建筑大学大型多功能振动台阵实验室;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秸秆加筋粉土的冻胀特性研究[J].冰川冻土,2022,第1期
-
陈龙飞1,2,张万昌1,高会然1,2(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三江源地区1980—2019年积雪时空动态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冰川冻土,2022,第1期
-
达伟1,王书峰2,沈永平3,陈安安4,毛炜峄5,张伟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水文勘测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水文勘测局;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可可托海积雪站;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1957—2019年昆仑山北麓车尔臣河流域水文情势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冰川冻土,2022,第1期
-
罗京,牛富俊,林战举,刘明浩,尹国安,高泽永(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热融滑塌发育特征及规律[J].冰川冻土,2022,第1期
-
杜苗苗1,张芬1,勾晓华1,刘兰娅1,夏敬清1,吴秀平2(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祁连山中东部青海云杉径向生长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差异[J].冰川冻土,2022,第1期
-
刘金平1,2,任艳群1,张万昌2,陶辉3,易路4(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西湖大学工学院浙江省海岸带环境与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雅鲁藏布江流域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研究[J].冰川冻土,2022,第1期
-
孙兴亮1,2,3,4,郝晓华2,王建2,赵宏宇5,纪文政2(兰州交通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地理国情监测技术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地理国情监测工程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光谱-环境随机森林回归模型的MODIS积雪面积比例反演研究[J].冰川冻土,2022,第1期
-
高黎明1,2,张乐乐1,2,沈永平3,张耀南3,张伟3(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青海省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ERA-Interim和CMFD气象驱动数据在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的适用性评价[J].冰川冻土,2022,第1期
-
洪嘉琳1,2,焦凤琪1,应咏翰1,李金奇1,王义超1,邵也1,范晓鹏2,3,4(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吉林大学极地研究中心;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循环载荷对压实雪冰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J].冰川冻土,2022,第1期
-
赵晔蕾1,2,许诗枫1,2,许嘉慧1,2,黄艳1,2,彭小宝1,2,王淑杰3,刘红星4,余柏蒗1,2,吴健平1,2(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地理系;美国阿拉巴马大学地理系).南极Getz F冰架表面冰流速及结构特征时空变化分析[J].冰川冻土,2022,第1期
-
王飞1,2,李国玉2,3,马巍2(江苏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大兴安岭冻土工程与环境观测研究站).多年冻土区输油管道-管周冻土热力相互作用研究进展[J].冰川冻土,2022,第1期
-
骆建伟,柯长青,喻薛凝(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2000—2020年兴都库什东部冰川区物质平衡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冰川冻土,2022,第1期
-
柴乐1,2,张威3,刘亮3,马瑞丰3,唐倩玉3,李亚鹏3,乔静茹3(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青藏高原东南部他念他翁山全新世早中期冰进事件研究[J].冰川冻土,2022,第1期
-
杜冉1,彭小清1,金浩东1,魏庆1,孙文1,贾诗超1,范成彦1,王昆1,魏思浩1,赵耀华1,Oliver W.FRAUENFELD2(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Department of GeographyTexas A&M UniversityCollege StationTX 77843-3147).祁连山俄博岭地区热融洼地与冻胀草丘活动层融化深度差异性对比研究[J].冰川冻土,2022,第1期
-
周华云1,2,刘广岳1,2,杨斌3,邹德富1,赵林2,4,杜二计1,2,谭昌海3,陈文3,杨朝磊3,文浪3,旺扎多吉3,张浔浔3,肖瑶1,胡国杰1,李智斌4,谢昌卫1,汪凌霄4,刘世博1,2(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藏北高原冰冻圈特殊环境与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应用地质研究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长江上游沱沱河源区多年冻土发育特征[J].冰川冻土,2022,第1期
-
张怡,段克勤,石培宏(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1979—2100年青藏高原夏季大气0 ℃层高度变化分析[J].冰川冻土,2022,第1期
-
李宗杰1,段然1,柯浩成1,刘晓颖1,谢庚淼1,高文德1,2,宋玲玲3,张百娟2,桂娟2,薛健2,南富森2,梁鹏飞2,李玉辰2(兰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甘肃省祁连山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基于水化学特征的长江源区生态水文学研究进展[J].冰川冻土,2022,第1期
-
周雪飞1,徐嘉2,张绪冰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基于Sentinel-1卫星数据的北极西北航道通航适宜性分析[J].冰川冻土,2022,第1期
-
张将令1,李小二2,陈新明3,焦华喆3,李振华3(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焦作煤业集团;煤炭安全生产与清洁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截齿滚动掘进冻土过程的影响因素数值模拟研究[J].冰川冻土,2022,第1期
-
肖浩汉1,王建州2,王博2(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冻结技术在水土重金属污染净化与修复中的应用及进展[J].冰川冻土,2022,第1期
-
解邦龙1,2,张吾渝1,2,3,孙翔龙1,2,刘乐青1,2,刘成奎3,4(青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青海省建筑节能材料与工程安全重点实验室;青海省高原绿色建筑与生态社区重点实验室;青海省建筑建材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不同温控曲线对石灰改良黄土强度影响研究[J].冰川冻土,2022,第1期
-
李智斌1,赵林1,2,刘广岳2,3,邹德富3,汪凌霄1,杨斌4,杜二计2,3,胡国杰3,周华云2,3,王翀1,幸赞品2,3,赵建婷1,殷秀峰3,迟鸿飞5,谭昌海4,陈文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冻结季沱沱河源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土壤水分含量分析[J].冰川冻土,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