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富丽1,申丹1,钟儒清1,张顺芬1,李滔2,孙曙东2,陈亮1,张宏福1(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友联禾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体外法优化玉米—杂粕型饲粮的非淀粉多糖酶谱及其对育肥猪肠道微生物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6期
-
张冯禧1,2,肖琦2,朱家平1,2,尹力鸿1,2,赵霞玲1,2,严明帅1,徐晋花1,温立斌2,牛家强1,何孔旺2(西藏农牧学院动物科学学院/西藏高原动物疫病研究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兽用生物制品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非洲猪瘟病毒P30蛋白单克隆抗体制备、鉴定及阻断ELISA方法的建立[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6期
-
郝玉彬1,2,李海笑1,2,张赛1,刘宁1,2,刘英姿3,曹志艳1,2,董金皋1,2(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华北作物改良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北省植物生理与分子病理学重点实验室;河北省承德市园林管理中心).玉米大斑病菌小柱孢酮脱水酶StSCD家族鉴定及其功能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6期
-
万连杰,何满,李俊杰,田洋,张绩,郑永强,吕强,谢让金,马岩岩,邓烈,易时来(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国家柑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椪柑生长、品质及土壤特性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5期
-
张晨曦1,田明慧1,杨硕1,杜嘉琪1,何堂庆1,仇云鹏2,张学林1(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作物生长发育调控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酸性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多样性对玉米产量及其磷钾吸收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5期
-
关若冰1,2,李海超1,2,苗雪霞2(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昆虫发育与进化生物学重点实验室).RNA生物农药的商业化现状及存在问题[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5期
-
申哲,张认连,龙怀玉,徐爱国(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宁夏南部土壤质地空间分布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5期
-
陈杨,徐孟泽,王玉红,白由路,卢艳丽,王磊(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有效积温与不同供氮水平夏玉米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定量化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5期
-
王璐伟1,沈志军2,李贺欢1,潘磊1,牛良1,崔国朝1,曾文芳1,王志强1,鲁振华1(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国家桃葡萄改良中心/农业农村部果树育种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基于SSR荧光标记的79份桃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5期
-
颜统晶,张德权,李欣,刘欢,方菲,刘珊珊,王素,侯成立(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收贮运管控重点实验室).超快速冷却对冷鲜羊肉风味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5期
-
周隽,林清,邵宝全,任端阳,李加琪,张哲,张豪(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猪群体一步法基因组选择应用效果评估[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5期
-
魏天1,王成宇1,王凤杰2,李忠鹏1,张芳毓1,张守峰2,扈荣良2,吕礼良1,王永志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长春兽医研究所).非洲猪瘟病毒p30蛋白单克隆抗体制备及线性抗原表位定位[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5期
-
郭淑青1,宋慧2,柴少华1,郭岩1,石兴1,杜丽红2,邢璐2,解慧芳2,张扬2,李龙2,冯佰利1,刘金荣2,杨璞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安阳市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谷子生育期及穗相关性状的QTL定位[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5期
-
马雪萌,余成敏,赛小玲,刘贞,桑海洋,崔百明(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PSORA:一种基于高通量测序的T-DNA插入位点分析方法[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5期
-
原程1,张玉先1,王孟雪1,黄炳林1,辛明强2,尹小刚3,胡国华1,张明聪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农村部农作制度重点实验室).中耕时间和深度对大豆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5期
-
周桂盈,杨晓敏,滕子文,孙丽娟,郑长英(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医学学院山东省病虫害防控重点实验室).螺虫乙酯抑制西花蓟马卵孵化的蛋白质组学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5期
-
沈志军1,田雨2,3,蔡志翔1,徐子媛1,严娟1,孙朦1,马瑞娟1,俞明亮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江苏省园艺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南京六合中等专业学校;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基于国家果树种质南京桃资源圃的桃褐腐病抗性评价[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5期
-
李丽莹,何颖婷,钟玉宜,周小枫,张豪,袁晓龙,李加琪,陈赞谋(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广东省农业动物基因组学与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CTNNB1对猪卵巢颗粒细胞的调控[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5期
-
史晓龙1,郭佩1,任婧瑶1,张鹤1,董奇琦1,赵新华1,周宇飞1,张正2,万书波2,于海秋1(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基于花生//高粱间作模式的花生盐胁迫耐受性效应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5期
-
高仁才,陈松鹤,马宏亮,莫飘,柳伟伟,肖云,张雪,樊高琼(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农村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秋闲期秸秆覆盖与减氮优化根系分布提高冬小麦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4期
-
汤明尧1,2,沈重阳2,陈署晃3,唐光木3,李青军3,闫翠侠1,耿庆龙3,傅国海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壤肥料工作站;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新疆小麦、玉米的产量和氮磷钾肥利用效率[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4期
-
白非1,白桂萍2,王春云1,李真1,龚德平3,黄威4,程雨贵5,汪波1,王晶1,徐正华1,蒯婕1,周广生1(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襄阳市农业科学院;荆州市农业科学院;黄冈市农业科学院;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翻耕深度对遮阴油菜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4期
-
胡亚丽,聂靖芝,吴霞,潘姣,曹珊,岳娇,罗登杰,王财金,李增强,张辉,吴启境,陈鹏(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高校植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水杨酸引发对红麻幼苗耐盐性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4期
-
景建元,袁亮,张水勤,李燕婷,赵秉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腐殖酸-尿素复合物配施尿素在不同施肥土壤上的NH3挥发特征[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4期
-
蓝群,谢颖瑜,曹嘉程,薛丽娥,陈德军,饶勇勇,林瑞意,方绍明,肖天放(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咖啡酸苯乙酯通过AMPK/FOXO3a信号通路缓解猪精液常温保存氧化应激的作用机制[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4期
-
王雪杨1,蒋君瑶1,杨璐1,邵东延1,吴聪明1,沈建忠1,沈应博1,2,汪洋1(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黏菌素促进mcr-1阳性IncI2质粒在大肠杆菌间的接合转移[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4期
-
冀晓昊,刘凤之,王宝亮,刘培培,王海波(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园艺作物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辽宁省落叶果树矿质营养与肥料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葡萄醇酰基转移酶编码基因遗传变异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4期
-
段雅如1,高美玲1,2,郭宇1,梁晓雪1,刘秀杰3,徐洪国1,刘继秀3,高越3,栾非时4(齐齐哈尔大学生命科学与农林学院;黑龙江省抗性基因工程与寒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齐齐哈尔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西瓜果形基因图位克隆及分子标记开发[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4期
-
钟佳霖,许觜妍,张怡云,李婕,刘晓雨,李恋卿,潘根兴(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原料、炭化温度和生物质炭组分对小白菜生长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