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映川1,杨兵1,陈德鑫1,陈静1,幸赋都2(湖北大学师范学院;阿尔伯塔大学理学院).在线教学中教师非语言亲密行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6期
-
孙立会,王晓倩(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基于马扎诺教育目标新分类学的计算思维评价框架构建[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6期
-
刘丽1,马池珠2,韩晓玲1(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山东师范大学教务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智慧生成策略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6期
-
吴娟1,王智颖2,袁欢欢2(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智慧学习环境下语文生成性阅读教学对文本解读的影响[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6期
-
郑旭东,饶景阳,陈荣(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STEAM 教育的本体论承诺:理想的追问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6期
-
徐健,张文兰(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大规模在线学习是否影响小学生家长对子女信息化学习的态度? ——基于对3793 位家长的调查[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6期
-
张家军1,闫君子2(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智慧化教材的价值逻辑及其实现路径[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6期
-
徐晓青,赵蔚,刘红霞,姜强(东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自我调节学习中学习分析的应用框架和融合路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6期
-
侯春笑,田爱丽(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后疫情时代在线教育的公众关注与反思 ——基于知乎、微博平台话语的扎根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6期
-
颜荆京1,李钦芳2,梁林梅1(河南大学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基于案例的教师教育类MOOC 课程大作业设计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6期
-
徐梅丹1,顾建军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技术理解越深刻,技术态度越积极? ——基于我国835 位高中通用技术教师的实证检验[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6期
-
李素丽,徐晓东(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育数据资源服务的策略机制和实现路径研究 ——基于平台生态系统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6期
-
杨绪辉,沈书生.移动学习服务模式设计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6期
-
张进良,贺相春,赵健.交互与知识生成学习空间(学习空间V2.0)与学校教育变革——网络学习空间内涵与学校教育发展研究之四[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6期
-
(2018—2022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2021年全国高校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工作会议暨院长(系主任)联席会议通知[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6期
-
陈兴冶1,马颖莹1,杨伊2(上海市实验学校;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面向计算思维发展的深度学习模型建构 ——以可视化编程教学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5期
-
罗恒,冯秦娜,李格格,李文昊(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基础教育的研究综述(2000—2019 年)[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5期
-
李月,姜强,赵蔚(东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基于过程挖掘的在线自主学习行为模式识别及干预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5期
-
唐烨伟1,沈玉涵1,赵一婷1,庞敬文1,钟绍春2(东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智能技术赋能网络学习空间:锚点定位、模型重构与价值探求[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5期
-
杨金勇(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个课堂”县域规模化应用模式与推进机制研究 ——基于边疆民族山区的实践探索[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5期
-
张欣,陈新忠(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转向、价值样态及难点[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5期
-
李笑樱1,闫寒冰2,彭红超2(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敏捷课程开发:VUCA 时代课程开发新趋向[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5期
-
黄慕雄1,林韩辉2,罗永霞2(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基于大数据融合的多源多层教师专业发展分析模型构建 ——以广东省教师教育大数据智慧系统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5期
-
王康宁(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信息化误区的后疫情时代审视与规避[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5期
-
胡金艳,蒋纪平,陈羽洁,张义兵(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知识建构社区中观点改进的机理研究:知识进化的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5期
-
刘基1,李积伟2(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基于网络空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5期
-
李秀明,乜勇(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促进民族地区深度学习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5期
-
曹宇星,胡小勇(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互联网赋能教师教育服务供给研究:内涵、结构与机制[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