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如霞1,王陆1,彭玏2(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优学社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大数据的知识发现:促进课堂深度学习的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22,第5期
-
张志华,王丽,季凯(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大数据赋能新时代教育评价转型:技术逻辑、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J].电化教育研究,2022,第5期
-
袁建林1,刘红云2(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合作问题解决能力测量:真实性与过程性评价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22,第5期
-
邢西深,管佳(中央电化教育馆).新时代的智慧教学:课堂实践、问题审思与发展对策[J].电化教育研究,2022,第5期
-
牟智佳1,高雨婷1,武法提2(江南大学“互联网+教育”研究基地;数字学习与教育公共服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基于证据的教师增值评价:走向智能时代的教学效能评测[J].电化教育研究,2022,第5期
-
王涵1,黄涛1,田俊2,杨华利1,韩鹏东3(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潍坊市教育信息化研究院).基于学习分析的小学生自主学习脚手架模型及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22,第5期
-
魏非1,章玉霞2,宫玲玲1(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能力提升工程“整校推进模式”的关键成功因素及运作机理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探索[J].电化教育研究,2022,第5期
-
周晔,杜晗觅(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同步课堂下乡村教师角色危机、应然与重塑[J].电化教育研究,2022,第5期
-
徐亚倩,陈丽,郑勤华,高欣峰(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互联网推动教育理论与学术创新的主要方向 ——“互联网+教育”创新发展的理论与政策研究(五)[J].电化教育研究,2022,第5期
-
刘玉萍,徐学福(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服务大规模个性化教学的制度建构逻辑[J].电化教育研究,2022,第5期
-
郭玉娟,陈丽,郑勤华(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推动“互联网+教育”发展的制度创新方向 ——“互联网+教育”创新发展的理论与政策研究(六)[J].电化教育研究,2022,第5期
-
王永明(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延展认知视域下教学认知边界的探讨与重建[J].电化教育研究,2022,第5期
-
汪玉峰(天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线课程讨论环节“低参与率”现象的积极理解与应对 ——基于对话教学理论的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22,第5期
-
胡天慧1,刘三女牙1,粟柱1,周子荷1,余建伟2,柴唤友3(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学习者同步和异步交互模式的比较与整合研究 ——基于社会网络和多层网络分析的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22,第5期
-
杨现民,袁萌,李康康(江苏师范大学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网络学习资源进化预警模型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22,第5期
-
魏小东,张凯(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第二语言教育游戏设计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22,第5期
-
董晓晓,周东岱,黄雪娇,顾恒年,李振(东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导向下教育领域知识图谱模式构建方法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22,第5期
-
《电化教育研究》编辑部(《电化教育研究》编辑部).关于规范《电化教育研究》通讯作者署名的说明[J].电化教育研究,2022,第5期
-
杨鸿武,张笛,郭威彤(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STEM 背景下人工智能素养框架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22,第4期
-
张春华1,胡婷玉2,杨会彦3(北京开放大学首都终身教育研究基地;希沃教育研究院;石家庄市第二十五中学).教师基于信息技术开展精准教学的过程及影响因素[J].电化教育研究,2022,第4期
-
白雪梅,顾小清,尹欢欢,武美玖,胡碧皓(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数据驱动精准教学:实践路径、感知理解与现实困境[J].电化教育研究,2022,第4期
-
杨刚1,张银荣1,徐佳艳1,曾群芳1,陈赛2(温州大学教育学院;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教育集团惠民路分校).图形化编程环境下建模方式对学生计算思维与编程行为的影响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22,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