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石华1,武法提2(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数字学习与教育公共服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场景化分析:一种数据驱动下的学习行为解释性框架[J].电化教育研究,2023,第5期
-
张立国1,梁凯华1,刘晓琳1,周釜宇1,康晓宇2(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中央电化教育馆).共生视角下的“名师课堂”:本质、现实困境与破解路径[J].电化教育研究,2023,第5期
-
吴南中1,李少兰2,陈明建3(西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人工智能支持的教师循证教育:理论架构与行动网络[J].电化教育研究,2023,第5期
-
尹睿,何淑茵(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循证教学评价视角下混合学习投入评价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23,第5期
-
汪维富1,闫寒冰2,毛美娟3(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电子商务学院).数据故事化:教育数据要素价值转化的新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23,第5期
-
郑旭东,张金胜(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智能环境下角色扮演的游戏化教学何以有效? ——基于认知具身观点的理论透视[J].电化教育研究,2023,第5期
-
张思,李红慧,惠柠,郭桐羽,李秀晗,刘清堂(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多模态视域下的群体感知:内涵、功能与实现路径[J].电化教育研究,2023,第5期
-
吴娟1,陈蕊2,吴磊2,陈鹏鹤1(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混合场景下阅读投入的多模态表征与预警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23,第5期
-
李海峰,王炜(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网络陪伴式学习 ——一种泛在学习场域下的群体自律协同学习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23,第5期
-
朱彩兰,陈彤,李艺,沈书生(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关联思维的内涵与形成路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23,第5期
-
穆肃1,谭梓淇2,骆珏秀2,宁秀文2,胡小勇2(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面向精准教研的立体知识图谱构建方法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23,第5期
-
傅骞1,宋义深1,郑娅峰2(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技中心).面向信息科技教育的物联网平台研究 ——MixIO 物联网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电化教育研究,2023,第5期
-
肖婉1,卢锋1,季一木2(南京邮电大学教育技术系;南京邮电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系).什么样的在线课程受学习者欢迎? ——基于15 门在线课程评论的文本挖掘与组态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23,第5期
-
赵蔚,程诺,徐晓青,姜强(东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学习分析仪表盘真的促进自我调节学习了吗? ——基于24 项实验与准实验的元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23,第5期
-
吴永和,郭胜男,许秋璇,郑浩,颜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信息技术学系).面向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技术规范研究:学理阐析与探研进路 ——面向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技术规范研究(一)[J].电化教育研究,2023,第5期
-
赵丽,李苏琦,王淑文(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脑机接口技术支持学习情感识别的应用框架及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23,第5期
-
张彭云(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文化赋能 数字丝路[J].电化教育研究,2023,第5期
-
《电化教育研究》 编辑部(《电化教育研究》编辑部).关于规范《电化教育研究》通讯作者署名的说明[J].电化教育研究,2023,第5期
-
程莉莉(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特征、基本原理和政策要素[J].电化教育研究,2023,第4期
-
赵磊磊1,江玉凤1,赵可云2(江南大学教育学院;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教育元宇宙的冷思考:技术伦理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23,第4期
-
郭日发,刘英群,韩锡斌(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政策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基于95 份政策文本的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23,第4期
-
林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数据领导力:内涵特质、结构模型与实践路径[J].电化教育研究,2023,第4期
-
申灵灵1,卢锋2,张金帅1,刘思江1(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从化身到具身:元宇宙教育应用的价值效能与风险考量[J].电化教育研究,2023,第4期
-
薛晓琪,赵晓伟,沈书生,曹梅(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线学习中的数字韧性:关键维度、现状描摹与提升策略 ——基于江苏省初中生调研数据的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23,第4期
-
王树涛,鲍俊威(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人工智能教育社会实验:诠释与建构[J].电化教育研究,2023,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