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董雅华(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善用“大思政课”促进教育资源转化:意涵、问题与进路[J].思想理论教育,2022,第4期
  • 董扣艳(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元宇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前景探测、伦理风险及其规避[J].思想理论教育,2022,第4期
  • 徐蓉,周璇(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资联动: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格局[J].思想理论教育,2022,第4期
  • 肖贵清,张鉴洲(清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的理论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22,第4期
  • 颜晓峰(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的百年奋斗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J].思想理论教育,2022,第4期
  • 杨威,田祥茂(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大思政课”的形态学考察[J].思想理论教育,2022,第4期
  • 黄煌华(华南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色记忆的赓续逻辑:唤起、建构与刻写[J].思想理论教育,2022,第4期
  • 王树荫,马二杰(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伟大建党精神是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之源[J].思想理论教育,2022,第4期
  • 朱小娟(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共产党建构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J].思想理论教育,2022,第4期
  • 班建武(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基于生活逻辑的劳动教育独立性辩护——兼论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四育的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2022,第4期
  • 张驰(华东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系统思维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机理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2022,第4期
  • 刘宏达,李祥栋(华中师范大学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高校辅导员理论宣讲能力的要素结构与提升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22,第4期
  • 董祥宾(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论信念的发生基础和形成过程[J].思想理论教育,2022,第4期
  • 禹泳如(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育的依据、思路与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22,第4期
  • 刘建华(天津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智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与限度[J].思想理论教育,2022,第4期
  • 胡露露(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话语的历史脉络与时代价值[J].思想理论教育,2022,第4期
  • 向云发1,2,杜仕菊1(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丽水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善用“大思政课”的基本问题论要[J].思想理论教育,2022,第3期
  • 马成瑶(上海大学学生工作办公室).整体性治理视域下推进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22,第3期
  • 刘洪森(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和实践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22,第3期
  • 李洁(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智媒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算法逻辑[J].思想理论教育,2022,第3期
  • 毛勒堂(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作为总体性的共同富裕及其实现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22,第3期
  • 熊建生,郭榆(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设的新要求[J].思想理论教育,2022,第3期
  • 王肖,赵彦明(东华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Z世代”大学生媒介化生存的审视与应对[J].思想理论教育,2022,第3期
  • 江畅,魏敏(湖北大学哲学学院).共同富裕的哲学理据[J].思想理论教育,2022,第3期
  • 张彦,魏颖(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迈向共同富裕时代的价值观挑战[J].思想理论教育,2022,第3期
  • 田克勤,位杰(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在坚持“两个结合”中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思想理论教育,2022,第3期
  • 李晓庆1,汪力2(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工作部;上海理工大学能源动力与工程学院).提升高校科研育人质量的若干审思[J].思想理论教育,2022,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