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彧凤,杨勇萍(山西警察学院基础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教学实施——基于教科书的文本分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3,第5期
-
张文树(厦门城市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劳动观及其新时代价值[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3,第4期
-
贾晓娟1,武蓉霞2(山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未来时间洞察力对高校毕业生职业选择的影响研究——一个带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3,第4期
-
闫咏梅,海桃桃(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3,第4期
-
孙海东,殷辉敏(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价值考量、现实困境与创新路径——新时代高校“概论”课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3,第4期
-
刘迪翔(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人类精神文明新形态:内涵、特征与路径[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3,第4期
-
褚尔康(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此在与到场:“元宇宙”技术现象的唯物史观解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3,第4期
-
马云天(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党政办公室).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高校意识形态治理策略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3,第4期
-
高丹,董劭伟(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抗战胜利初期中共政策与新解放区农民心态转变——以《高鲁日记》为考察对象[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3,第4期
-
王延波,付晶晶(太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文艺本质论的人民性内涵[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3,第4期
-
王伟(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马克思“支配自然”的思想与生态环境问题关系之辨[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3,第4期
-
漆捷,高欣雅(太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战工作中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辩证关系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3,第4期
-
廖军,苏志宏(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起来”的变革:晋察冀边区农业劳动互助的实践[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3,第4期
-
马福运(河南师范大学).把握当代中国发展正义的价值基础——评《新发展理念的价值逻辑与实践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3,第4期
-
田野,毛延生(哈尔滨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范式新解”——来自“新教育学”的启示[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3,第4期
-
刘志新,韩小汀,白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科优势高校新文科“四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文科群双创教育的实践[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3,第3期
-
徐婧怡,邵献平(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书信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探析——机理、功能与路径[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3,第3期
-
张帆,段婕妤(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性观:理论源流、创新发展和理论逻辑[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3,第3期
-
叶锐,陈怀平,赵丹丹,董伟华(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谫论中国共产党百年思想政治工作:一种文本量化的范式[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3,第3期
-
曹谭,刘冰清(三峡大学民族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关公“义”文化价值探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3,第3期
-
周胜强(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强化高校网络思想舆论阵地作用探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3,第3期
-
张建晓(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新理解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变迁——基于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辩证演替的视角[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3,第3期
-
罗红杰(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基本遵循、深厚力量与创优路径[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3,第3期
-
王继新,常馨月(太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当代青年“躺平”现象的生成机理与引导策略[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3,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