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金山,武帅楷(长治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太行山生态与环境研究所).太行山南段油松林火烧迹地优势草本生态位及种间关系[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许凤,程鹏,郭宗伟,许阳蕾(生物质化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材料学院).低共熔溶剂木质素的分离及结构性质研究进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杨天宇1,孙爽1,夏广达1,袁弟亮1,宋秀明1,刘玉2(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杉木模板的Zn2+掺杂TiO2 的光催化性能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于辉1,2,宋清海1,张一平1,Gnanamoorthy Palingamoorthy1,张晶1,2,Sadia Bibi1(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热带森林生态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辐射长期变化特征[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王雪1,宋爽1,李美育1,薄文浩1,李颖岳1,庞晓明1,曹明2(北京林业大学林木分子设计育种高精尖创新中心;河北省沧县国家枣树良种基地).枣果胶甲酯酶基因家族鉴定及基于RNA-Seq 表达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韩长志1,2,祝友朋1,3(西南林业大学生物多样性保护学院;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西南林业大学研究生院).植物病原丝状真菌RGS 的研究进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曾伟生,孙乡楠,王六如,王威,蒲莹(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调查规划设计院).东北林区10 种主要森林类型的蓄积量、生物量和碳储量模型研建[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肖玲,姜群鸥,王美林,律可心(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京津冀地区生态基础设施−生境质量−产业发展耦合协调性分析与预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张景朋,蒋明亮,马星霞,张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制剂的木材防腐性能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邵明,李雄,刘志成,张云路,成超男(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基于LUCC 的承德市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变分析与优化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王君杰,姜立春(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利用分位数组合预测兴安落叶松枝下高[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赵娜,李少宁,徐晓天,王伟娜,鲁绍伟(北京市林业果树科学研究院).北京地区典型绿化树种水分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高明磊,满秀玲,段北星(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林下植被和凋落物对我国寒温带天然林土壤CO2 通量的短期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王恒星1,张建军1,2,孙若修1,张佳楠1(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晋西黄土区不同植被格局坡面产流产沙特征[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许欣,卢惠君,王玉成,王智博,及晓宇(东北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刚毛柽柳SAIR6 长链非编码RNA 耐盐功能初探[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郭婷,黄赛,吴茹茜,安新民(北京林业大学林木分子设计育种高精尖创新中心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栾树查尔酮合酶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亓玉婷1,崔婧沄1,2,张丹丹1,郝培尧1,3,董丽1,3(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瓦赫宁根大学与研究中心森林与自然保护学专业;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北京市花岗岩与白云岩山体植物群落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刘盛1,2,张友祥1,李想2,田佳歆2,王婉茹2(潍坊科技学院新时代乡村振兴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院;北华大学林学院).管道模型和树木年轮水分输导模式的理论及在落叶松生产力估测中的应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王玉娇,彭尧,曹金珍(木质材料科学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褐腐初期南方松木材微观形貌与化学成分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王明霞1,王雅钧1,汪凤琴1,高博1,单延龙1,尹赛男1,季鑫1,舒立福2(北华大学森林草原防灭火科技创新中心北华大学林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基于模拟点烧不同加热时间和腐殖质粒径对森林地下火垂直燃烧的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汤琳1,关惠元2(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家居与工业设计学院).基于参数化的榫卯尺寸智能确定方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秦倩倩1,王海燕1,郑永林1,雷相东2(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温带云冷杉混交林凋落物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唐玮璐1,2,金崑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自然保护地研究所).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海南长臂猿夜宿生境选择初步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王瑞琦,仇渊勋,李雄(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以生境保护优先的北京市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郊野公园选址方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贾炜玮,罗天泽,李凤日(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抚育间伐效应的红松人工林枝条密度模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敖家坤,牛健植,谢宝元,骆紫藤,蔺星娜,杨澜(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土壤大孔隙结构对饱和导水率的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