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李宜强1,2,何书梅3,赵子豪4,魏朋朋3,齐桓1,2,刘哲宇1,2,赵玥3,于英5(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采油工程研究院).基于剩余油动用规律的高含水油藏水驱扩大波及体积方式实验[J].石油学报,2023,第3期
  • 闫伟1,冷光耀1,李中2,贺梦琦3,邓金根1,马泽林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储气库公司).氢能地下储存技术进展和挑战[J].石油学报,2023,第3期
  • 董雪梅1,李静2,胡婷婷1,李静3,吴晨骁2,张洁2,陈亮2(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沙湾凹陷研究中心;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准南研究中心).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二叠系风城组油气地质特征、成藏模式及上超削蚀带勘探实践[J].石油学报,2023,第3期
  • 米立军,张功成,刘志峰,陈莹,白志钊(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海洋油气勘探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近海富油凹陷湖相优质烃源岩发育机制[J].石油学报,2023,第3期
  • 李明瑞1,侯云超2,3,谢先奎1,张忠义2,3,张晓磊2,3,罗丽荣2,3,邵晓州2,3,薛楠2,3(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鄂尔多斯盆地平凉—演武地区三叠系延长组油气成藏模式及勘探前景[J].石油学报,2023,第3期
  • 邹阳1,韦盼云2,曹元婷1,王江涛1,赵辛楣1,何文军1,赵毅1,姜懿洋1,孙帅3(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重油开发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碱湖型页岩油“甜点”分类与主控因素——以准噶尔盆地风城组为例[J].石油学报,2023,第3期
  • 户昶昊,郭强,韩宏伟,张斌,王建飞,庚琪,尹宜鹏(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辽河坳陷东部凹陷桃园地区沙河街组岩性油气藏勘探突破及意义[J].石油学报,2023,第3期
  • 申威1,唐军1,信毅2,曹磊3,陈文迪4,唐保勇2,何泽1,齐戈为1(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东河采油气管理区;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油气田产能建设事业部).塔里木盆地北部潜山岩溶相带定量表征与储层评价[J].石油学报,2023,第3期
  • 郭豪1,王艳忠1,操应长1,孟涛2,王淑萍3,李宇志4,石泉清2,郭迎春2,王加明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业训练中心;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东辛采油厂).多期石油充注对中—深层碎屑岩储层压溶作用的影响——以车镇凹陷北带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砂砾岩储层为例[J].石油学报,2023,第3期
  • 王顺1,2,王敬1,2,刘慧卿1,2,姬泽敏3,胡改星4(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油气工艺研究院).表面活性剂辅助残余油剥离机制的分子模拟[J].石油学报,2023,第3期
  • 李翔1,宋伟2,徐国瑞1,李敬松1,王晓龙1(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固核结构复合凝胶GN-1的制备及调堵性能[J].石油学报,2023,第3期
  • 王瀚1,苏玉亮1,王文东1,李冠群1,张琪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的页岩纳米多孔介质流体流动模拟[J].石油学报,2023,第3期
  • 徐宝昌1,张学智1,王雅欣1,刘伟2,孟卓然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用于两相流环空压力预测的自适应物理信息神经网络模型[J].石油学报,2023,第3期
  • (《石油学报》编辑部).《石油学报》征稿简则[J].石油学报,2023,第3期
  • 胡德高1,周林2,包汉勇2,刘皓天2,刘超2,孟志勇2,赵帅2,王建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川东红星地区HY1井二叠系页岩气勘探突破及意义[J].石油学报,2023,第2期
  • 席胜利,魏嘉怡,张才利,王红伟,井向辉,杨亚娟,刘刚,李涵,张艳(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鄂尔多斯盆地海相页岩油勘探发现及意义[J].石油学报,2023,第2期
  • 冯路尧1,张建国1,2,姜在兴1,李长昇1,白云风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自然资源部页岩气资源战略评价重点实验室;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松辽盆地青山口组高精度沉积旋回格架及有机质富集响应[J].石油学报,2023,第2期
  • 曹婷婷,蒋启贵,钱门辉,刘鹏,李志明,陶国亮,黎茂稳(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页岩含油量热解分析关键技术[J].石油学报,2023,第2期
  • 张宏1,吴锴1,冯庆善2,隋永莉3,刘啸奔1,杨悦1,杨叠3,戴联双2,王东营4,王冲4(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管道输送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城市油气输送技术重点实验室;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油气管道输送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管网集团北京管道有限公司).高钢级管道环焊缝断裂韧性与裂尖拘束关系[J].石油学报,2023,第2期
  • 任佳鑫1,宋金民1,刘树根1,2,赵容容3,罗忠4,李智武1,金鑫1,马行陟4,李柯然1,叶玥豪1,丁一1,李文皓3,赵玲丽1,田立洲1(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华大学;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事业部;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四川盆地灯影组二段微生物丘滩体结构类型与沉积模式[J].石油学报,2023,第2期
  • 魏国齐,贾承造,杨威(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安岳—奉节地区上震旦统—下寒武统陆架镶边台地地质特征及其对大气田(区)形成的控制作用[J].石油学报,2023,第2期
  • 蒋华川1,2,张本健3,刘四兵2,4,王文之3,周刚3,和源3,李堃宇3,文华国1,2(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四川盆地广安—石柱古隆起的发现及油气地质意义[J].石油学报,2023,第2期
  • 孙立东,周翔,杨亮,张莹,李广伟,李国政,许金双(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松辽盆地莺山地区深层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成藏模式[J].石油学报,2023,第2期
  • 丁骞1,2,甘利灯1,魏乐乐1,张宇生3,杨昊1,姜晓宇1,王峣钧4(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电子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双孔隙结构因子及其在储层渗透性地震预测中的应用[J].石油学报,2023,第2期
  • 夏阳1,金衍1,陈康平2,韦世明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页岩油藏油气两相流动模型及其对油藏开发的启示[J].石油学报,2023,第2期
  • 刘静1,2,夏军勇3,孙秋分4,李正斌1,2,夏雷1,2,吴飞鹏1,2,蒲春生1,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非常规油气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采油工程研究院;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低频波强化泡沫微观驱油特征[J].石油学报,2023,第2期
  • 余义常1,2,郭睿2,林敏捷2,沈毅3,沈博珩2,朱光亚2,李峰峰2,王一帆1,颜元1(中国石油国际勘探开发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中东地区碳酸盐岩储层孔喉结构特征及开发对策——以伊拉克X油田M组为例[J].石油学报,2023,第2期
  • 王宏博1,2,董世民1,张洋1,王树强1,孙秀荣3(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环境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基于气液分离的泵内压力与抽油杆柱纵向振动耦合仿真[J].石油学报,2023,第2期
  • (中国科协全国学会).中国科协全国学会学术出版道德公约[J].石油学报,2023,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