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贺盼1,孔东升1,2,3,王立1,冯宜明2(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河西学院;甘肃省黑果枸杞工程研究中心河西学院).黑果枸杞优树选择初步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第2期
  • 梅闯1,闫鹏1,冯贝贝1,马凯1,韩立群1,张振军2,王继勋1,艾沙江·买买提1(新疆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农业部新疆地区果树科学观测试验站;阿克苏地区林科所).种植年限对新疆盐碱土苹果园土壤质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第2期
  • 刘爽1,王艳宇1,杨焕民2,王鹏1,殷奎德1,张兴梅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玉-鹅种养模式下土壤养分及土壤细菌群落功能多样性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第2期
  • 魏廷邦1,2,3,魏玉杰1,2,3,魏域斌1,2,3,苏毓杰1,2,3,常瑛1,2,3,邴晶4,陈志国1,2,陈芳1,2,3,龚永福1,2,3,毋玲玲1,2,3,张兆萍1,2,3,臧广鹏1,2,3,张英英1,2,3(甘肃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院;甘肃省特种药源植物种质创新与安全利用重点实验室;武威市祁连山区道地中药材生态栽培技术创新中心;武威市疾病控制中心).水氮耦合对蒙古黄芪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第2期
  • 王亚林1,鞠学良2,李萌3,胡紫寒1,赵永宏1(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国家电网陕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三峡大学生物与制药学院).考虑断面形变的贴片式滴灌带局部水头损失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第2期
  • 李波1,刘畅1,李红2,杨曌2(齐齐哈尔大学生命科学与农林学院抗性基因工程与寒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分院).60Co-γ辐射苜蓿种子的变异植株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及其诱变效应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第2期
  • 李兴强1,孙兆军1,2,3,焦炳忠1,朱文婷1,何俊2,3,韩磊2,3(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宁夏大学环境工程研究院;教育部中阿旱区特色资源与环境治理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微孔渗灌环形布设对灵武长枣土壤水分分布及产量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第2期
  • 杨建平1,吕钊彦2,张龙龙1,卢伟鹏1,刁明1,李卫华1,姜东3(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滴灌行位效应对不同小麦品种籽粒品质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第2期
  • 段磊1,2,吕佳佳1,2,孙亚乔1,2(长安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长安大学旱区地下水文与生态效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黄土包气带中氨氮吸附/解吸机理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第2期
  • 夏皖豫1,陈彦云1,2,柴忠良3,李梦露1,陶星安1(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宁夏西吉县马铃薯产业服务中心).宁南山区膜下滴灌对马铃薯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及产量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第1期
  • 罗双龙1,马忠明1,2,薛亮2,连彩云2,唐文雪2,王智琦2,杜少平3(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有机肥与氮肥配施对膜下滴灌西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第1期
  • 石超1,邢毅1,冯军1,周泉1,王龙昌1,武海燕2,冉泰霖2,向信华2(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南方山地农业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云阳县农业委员会).减氮增密对西南丘陵区旱地直播油菜根系发育及水分利用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第1期
  • 戴第伟,韩巍,依艳丽(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辽西干旱半干旱区免耕行间深松培土对土壤水分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第1期
  • 王鹏1,王铁兵1,王瑞2,闫蕊2,史珍1,常巧玲1,王芳1(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酒泉市种子管理站).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对干旱胁迫下玉米幼苗生理特性及抗氧化酶基因表达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第1期
  • 王月萍1,郭丽琢2,1,高玉红2,1,李江龙1,3,刘宏胜4,夏张祥1(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海油富岛(上海)化学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甘肃省会宁县农牧局).可降解地膜覆盖和有机无机氮肥配施对胡麻干物质和产量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第1期
  • 王娟1,2,谭伟军1,2,陈自雄1,2,徐祺昕1,2,何万春1,黄凯1,孟红梅1,2,马海涛1,2,陈小丽1,3,张思邈4,马宁1(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定西百泉马铃薯有限公司;定西市安定区园艺工作站;甘肃省定西市水文水资源检测站).立旋深松耕作对西北半干旱区土壤水分、肥力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第1期
  • 杨华1,2,丁文魁2,王鹤龄1,蒋菊芳2(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武威市气象局).河西走廊地区气候变化对灌溉春小麦生长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第1期
  • 吕艳东1,徐令旗1,姜红芳1,兰宇辰1,安懿亮1,崔致远1,张佳柠1,赵海红2,李红宇1,钱永德1,郭晓红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黑龙江省教育厅寒地作物种质改良与栽培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氮肥运筹对苏打盐碱地水稻养分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第1期
  • 卓玛草1,李广1,马维伟1,王钧2,刘强2(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甘肃农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近45年来甘肃省雨养农业区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第1期
  • 孙柏林1,马骊1,曾秀存2,牛早霞1,王万鹏1,呼芳娣1,路晓明1,祁伟亮1,武军艳1,刘丽君1,李学才1,孙万仓1,缪纯庆3,王学芳4,李孝泽5,方彦1(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甘肃省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河西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张掖市农业科学院;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低温胁迫下白菜型冬油菜脂肪酸组分及FAD3的差异表达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第1期
  • 侯泽豪1,卢奕霏1,孙坤坤1,王书平1,张迎新1,刘志雄2,方正武1(长江大学农学院/主要粮食作物产业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甜荞资源萌发期耐旱性鉴定体系建立与种质筛选[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第1期
  • 王静1,陈兵2,王吉亮2,卢勇涛2,王敏2,宋勇2,3,韩焕勇2,王方永2(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建筑工程分院;新疆农垦科学院;石河子大学农学院).不同机械化秸秆还田方式对棉花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第1期
  • 吴昊1,2,3,王理德1,4,3,宋达成1,4,3,郭春秀1,3,王芳琳1,3,何芳兰1,4,3,赵赫然1,4,3(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甘肃临泽荒漠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甘肃省荒漠化与风沙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甘肃省河西走廊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民勤退耕区不同年限退耕地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第1期
  • 丁宏伟1,2,王振华1,2,李文昊1,2,张金珠1,2,温越1,2,贾浩1,2,邹杰1(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现代节水灌溉兵团重点实验室).极端干旱区降解膜对棉田耗水、籽棉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第1期
  • 贾浩1,2,王振华1,2,张金珠1,李文昊1,谷贞达1(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现代节水灌溉兵团重点实验室).不同残膜量对土壤水分运移的影响及模拟[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第1期
  • 连彩云1,马忠明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水肥用量对制种玉米水肥利用及种子活力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第1期
  • 马亮,郭丹丹,雷庆元,刘锋(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地膜覆盖对南疆滴灌枣园土壤温度和腾发特性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