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何腾飞1,李慧1,汪宝卿2,史嵩1,刘虎1,周纪磊1,刘学串1,慈文亮1(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蔬菜钵苗大垄双行膜上种植复式移栽机设计与试验[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2期
  • 张婷婷1,2,范子晗1,2,常乐乐1,2,李哲1,2,卢明3,张岁岐1,2(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市农业科技推广总站).西北地区小麦生产环境风险时空特征[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2期
  • 陆燕花1,闫丽娟2,李广1,马维伟1,梁赟亮1(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模型的北方农牧交错带定西市生态安全评价[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2期
  • 于贝贝1,2,何莉莉2,3,刘玉学2,3,秦晶晶2,王坤4,5,于丹丹6,刘淑英1,杨生茂2,3(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浙江省生物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中美国际学院;澳门城市大学商学院;辽宁景华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生物炭与木醋液对中度盐土N2O和NH3排放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2期
  • 王春娟1,刘全明1,2,尹承深1,王福强1(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黄河流域内蒙段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治理自治区协同创新中心).基于集合卡尔曼滤波同化方法和HYDRUS-1D模型的土壤水分模拟[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2期
  • 刘强,高雪慧,王钧(甘肃农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不同降水年型下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对旱地春小麦产量的响应模拟[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2期
  • 古丽尼沙·沙依木1,张志东1,2,杨波3,章世奎4,朱静1,2,易鸳鸯1,唐琦勇1,楚敏1,孙建1,顾美英1,2(新疆农业科学院微生物应用研究所新疆特殊环境微生物实验室;新疆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新疆农业科学院轮台国家果树资源圃;农业农村部盐碱土改良与利用(干旱半干旱区盐碱地)重点实验室).干旱区不同品种苹果树叶片内生真菌群落组成和功能特征[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2期
  • 许允硕,高昱,陈双,李武波,李亚君,石岩(青岛农业大学旱作技术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复合保水剂对盐碱地冬小麦旗叶光合、衰老及产量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2期
  • 陈刚1,程相涵1,寇太记1,夏东方1,云望舒1,宋振伟2(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夜间增温与铜污染对麦田土壤无机氮库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2期
  • 姚宇恒,南丽丽,梁鹏飞,李景峰,马彪,夏静,张泽龙(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不同种植年限红豆草根系生长及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分布特征[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2期
  • 王锋1,张锋伟1,张陆海2,戴飞1,宋学锋1,杨小平1,张方圆1(甘肃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甘肃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半夏块茎离散元参数标定与试验验证[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2期
  • 刘素1,冯海萍2,程彦弟1,陈倬1,康建宏1,吴宏亮1(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农林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娃娃菜不同轮作模式下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特征[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2期
  • 刘冬冬1,刘贞姬1,谢炎1,Seyed Farshid Chini2,杨昊1,雷辰宇1(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德黑兰大学工程学院机械工程系).基于网式过滤器滤网过滤两种模型的流场模拟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2期
  • 潘念,苏旺,周云,王舰(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青海大学青藏高原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海大学西北马铃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青海省马铃薯育种重点实验室).土壤水分胁迫对马铃薯块茎淀粉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及酶活性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2期
  • 白俊瑞1,李路2,张皓月1,吕志远1,孙芳强3,4,王晓娟3,4,周莉娜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山东省第五地质矿产勘察院;中国地质调查局干旱半干旱区地下水与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改性生物炭对汞污染土壤黄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2期
  • 杨柳青,计怀峰,林辰壹,李文静,梁健(新疆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实葶葱与小飞蓬秸秆混合腐解对两种伴生植物生长的协同与拮抗作用[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2期
  • 杨涛,李昊宸,赵康,王红刚,程璐瑶,高文伟(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棉花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基于根系特征分析海岛棉幼苗耐碱性[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2期
  • 赵海成1,2,李红宇1,2,曹爽3,李孝凯3,聂强3,林晓影4,范名宇1,高正武1,郑桂萍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黑龙江省现代农业栽培技术与作物种质改良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东北平原农业绿色低碳重点实验室;北大荒农垦集团建三江分公司农业发展部;黑龙江省八五四农场科技科).寒地水稻叠盘暗室育苗的秧苗素质及产量效应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2期
  • 单皓1,罗海婧2,张松1,张久刚1,张虎1,崔爱民1,薛超1,张永清2(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不同抗旱性小豆根系对干旱-复水的生理生态响应[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1期
  • 许小虎1,车宗贤1,2,赵旭1,崔恒1,2,张久东1,2(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农业部甘肃耕地保育与农业环境科学观测试验站).长期施用绿肥对小麦玉米间作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1期
  • 陈静航1,叶蕊蕊1,孙建喜1,罗利华1,李灿1,吴勇2,胡田田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节水农业处).滴灌施肥周期和毛管布设方式对苹果树细根直径时空分布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1期
  • 滕元旭1,2,骆霞1,2,张雪蒙1,2,崔辉梅1,2(石河子大学农学院;特色果蔬栽培生理与种质资源利用兵团重点实验室).外源CO对盐胁迫下加工番茄幼苗光合荧光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1期
  • 齐月,赵鸿,雷俊,王丽娟,芦亚玲,赵福年,杨阳,陈斐(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马铃薯产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1期
  • 胡喜巧1,2,陈红芝3,邬佩宏1,路瑶瑶1,周保英1,杨文平1,孟丽1(河南科技学院生命科技学院;现代生物育种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新乡工程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系).氮磷钾配施对红花产量及其有效成分在器官中分配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1期
  • 张英英1,2,3,魏玉杰1,2,3,吴之涛1,2,3,杨宪忠1,2,3(甘肃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院;甘肃省特种药源植物种质创新与安全利用重点实验室;武威市祁连山区道地中药材生态栽培技术创新中心).不同种植年限对特殊药材土壤化学性质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1期
  • 王旺田1,李斌2,赵俊鹏3,王宝强1,张芮4(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庄浪县自然资源局;甘肃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低温胁迫下外源SA对酿酒葡萄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及内源SA含量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1期
  • 吴浩1,2,张燕2,贾志锋2,何克燕2,王佳豪2,魏小星2(青海省科技发展服务中心;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省青藏高原优良牧草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青海东部农区引进燕麦品种各器官C、N、P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变化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1期
  • 张泽宇,曹红霞,何子建,裴书瑶,李曼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AHP-EWM-TOPSIS的温室辣椒最佳调亏灌溉方案优化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1期
  • 徐晓丹,冷淼,张明媛,柯希望,殷丽华,左豫虎(黑龙江省作物-有害生物互作生物学及生态防控重点实验室,国家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基于转录组的小豆SSR分子标记开发及其应用[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