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霍华珍1,蔡爱华1,郭春雨2,谢运昌1,李典鹏1(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植物功能物质与资源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壮族自治区茶叶科学研究所).不同品种毛茶水浸出物成分及抗氧化、降血糖活性研究[J].广西植物,2023,第6期
-
李丽1,2,雷艳1,2,汪洋1,马雪1,陆苑3,刘春花3,王永林1,3(贵州医科大学民族药与中药开发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省部共建药用植物功效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医科大学贵州省药物制剂重点实验室;贵州医科大学药学院).杏叶防风的化学成分及抗炎活性研究[J].广西植物,2023,第6期
-
吴其妹1,李影1,李志荣2,刘明容1,马继敏2,余念念2,陈荣祥2,3,周亚平1(遵义医科大学药学院;遵义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遵义市理化分析测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于HPLC-ECD研究牡荆叶抗氧化的谱-效关系[J].广西植物,2023,第6期
-
郑芳,黄智聪,陈利君,王蒙,严岳鸿,陈建兵(深圳市兰科植物保护研究中心兰科植物保护与利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基于MaxEnt模型预测中国兰属植物的分布格局及主导气候因子[J].广西植物,2023,第6期
-
马文杰1,2,苏志维2,马仲辉1(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甘蔗生物重点实验室/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西大学中草药资源与中药农业研究所;广西中医药大学海洋药物研究院).全缘叶紫珠化学成分研究[J].广西植物,2023,第6期
-
夏科1,赵志国1,吴巧芬1,李秀娟1,郑文俊2,仇硕1,2(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植物功能物质与资源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土壤因子与华重楼生物量和药效成分含量相关性分析[J].广西植物,2023,第6期
-
方玲1,林玉虎1,何云晓1,2,陈浩1,徐元洪1,孙旭东1,2,陈娟1,2(绵阳师范学院城乡建设与规划学院;川西北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四川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锰胁迫和性别竞争交互处理下沙棘雌雄幼苗生理响应特征[J].广西植物,2023,第6期
-
刘亚男1,文雅丽2,陈霞蔚1,林家逊1,许有瑞1(桂林医学院药学院;桂林医学院科学实验中心).苦橙不同部位挥发油成分及抗氧化与抗菌活性分析[J].广西植物,2023,第6期
-
任文静1,2,马艳1,蔡梅超1,王凤山3,李莉4,刘玉红1,2,4(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澳门科技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糖药物质量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国家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大学药学院;泗水泗河源文化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北豆根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J].广西植物,2023,第6期
-
苏桂军1,李霞1,陈芋西1,詹洁1,2,3,王爱勤1,2,3,何龙飞1,2,3,肖冬1,2,3(广西大学农学院/植物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西农业环境与农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重点实验室).花生铝响应类受体蛋白激酶AhPRK4的原核表达分析[J].广西植物,2023,第6期
-
魏春梅,孟丹晨,李凡,向南星,杨建园,黄美娟,黄海泉(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南风景园林工程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功能性花卉资源及产业化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园艺花卉研发中心).滇水金凤花距发育相关基因ABP的克隆及表达分析[J].广西植物,2023,第6期
-
黄雪奎1,2,覃营1,谢高1,3,刘演1(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广西植物名录补遗Ⅵ——兰科4新记录属和13新记录种[J].广西植物,2023,第6期
-
温放,符龙飞,辛子兵,熊驰,韦毅刚(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苦苣苔专业委员会;广西植物研究所国家苦苣苔科种质资源库;中国苦苣苔科植物保育中心;广西喀斯特植物保育与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桂林植物园).中国苦苣苔科植物濒危现状与多样性保护[J].广西植物,2023,第5期
-
蒋娅1,毛艳娇1,2,郑洁1,2,车俭1,2,张潮1,2,金毅1,2(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南喀斯特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贵州师范大学).亚热带八个阔叶林内不同分布型植物的性状和生态习性差异[J].广西植物,2023,第5期
-
孙浩然1,2,凌少军1,2,任明迅1,2(热带特色林木花卉遗传与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大学海口;海南大学环南海陆域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圆唇苣苔属(Gyrocheilos)花柱侧偏弯折现象及其传粉适应机制[J].广西植物,2023,第5期
-
朱永泰,陈惠玲,徐聪,秦文华,张扬,何力扬,朱高峰(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北干旱荒漠绿洲区葡萄园水热通量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J].广西植物,2023,第5期
-
宋述灵1,2,易伶俐3,张李龙3,陈琳3,余泽平3,宋庆妮1,2,栾丰刚1,方熊4,刘骏1(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竹子种质资源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森林木质藤本数量过度增长的机制与生态效应[J].广西植物,2023,第5期
-
黄红1,温放2,3,李美君1,张金权1,周雨露1,李佺渊1,白新祥1(贵州大学林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喀斯特植物保育与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苦苣苔委员会国家苦苣苔科种质资源库GXIB中国苦苣苔保护中心(GCCC)).石山苣苔属的潜在适生区特征及其环境驱动变量[J].广西植物,2023,第5期
-
牟芝熠1,2,段春燕3,黎彦余4,张德楠5,孙英杰5,滕秋梅5,陈运霜1,2,曹杨1,2,王紫卉6,徐广平5,2(广西漓江流域景观资源保育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大学;山西中信绿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黄冕林场;广西喀斯特植物保育与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炭施用对桂北桉树人工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广西植物,2023,第5期
-
蓝春宝1,徐森2,程建新1,陈双林2,应益山1,郭子武2,汪忠华1,杨丽婷2,胡瑞财1(浙江省龙游县林业技术推广站;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苦竹-杉木混交林界面区克隆分株秆形和地上生物量分配的适应策略[J].广西植物,2023,第5期
-
李晨笛1,梁宜文2,杨小波1,李东海1(海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吊罗山分局).吊罗山热带天然林物种多样性的海拔分布格局[J].广西植物,2023,第5期
-
高丹1,2,向小果2,张强3,张艳杰1,金伟涛2(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西省流域生态演变与生物多样性重点实验室;南昌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广西喀斯特植物保育与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半蒴苣苔属植物染色体制片优化及染色体数目和倍性研究[J].广西植物,2023,第5期
-
吴丹1,温晨1,卫伟2,张钦弟1(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黄土高原小流域不同植物群落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的垂直变化特征[J].广西植物,2023,第5期
-
杨善云1,2,安明态2,刘锋2,张央3,田力2,陈翠玉1(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园林与城乡规划学院;贵州大学林学院;贵阳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站).基于MaxEnt模型的贵州省楠木潜在适生区预测[J].广西植物,2023,第5期
-
颜成敏,郑伟,徐晓丹(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基于叶绿体全基因组的云南樱花品种‘红霞’的种系分析[J].广西植物,2023,第5期
-
何至杭1,刘丽2,彭钟通3,陈轶群3,王艺颖1,刘悦1,曾曙才1,莫其锋1(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梅州市农林科学院林业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水氮耦合对辣木幼苗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J].广西植物,2023,第5期
-
刘涛1,马楠2,金吉芬3,彭志军1,李兴忠1,汪得凯2(贵州省果树科学研究所;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黑老虎内生真菌及根际土壤真菌的群落结构与生态功能分析[J].广西植物,2023,第5期
-
唐妮1,2,朱宏涛1,李雅芝3,相罕章3,李娜1,王东1,张颖君1(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孟连县经济作物工作站).牛油果果实发育过程中营养物质含量变化研究[J].广西植物,2023,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