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陆玉麒,董平(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新时期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三大新思路[J].地理研究,2017,第4期
  • 李江苏1,2,唐志鹏3(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暨黄河文明传承与现代文明建设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西南地缘环境与边疆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再生型资源型城市产业的结构性增长研究——以唐山市为例[J].地理研究,2017,第4期
  • 覃郑婕1,侯书贵1,王叶堂2,庞洪喜1(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青藏高原冬季积雪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北极涛动的关系[J].地理研究,2017,第4期
  • 徐韵佳1,2,仲舒颖1,戴君虎1,陶泽兴1,2,王焕炯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1978-2014年牡丹江地区植物花期变化及模型模拟[J].地理研究,2017,第4期
  • 王月华,李占玲,赵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黑河流域非一致性极端高温频率特征分析[J].地理研究,2017,第4期
  • 王蕊,刘兆飞,姚治君(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利用与环境修复重点实验室).蒙古国中北部地表水离子化学特征及其主要成因[J].地理研究,2017,第4期
  • 曾菊新(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深度探析城乡文化整合的时空规律:《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文化整合研究》评介[J].地理研究,2017,第4期
  • 金贵1,2,3,邓祥征1,张倩1,王占岐4,李兆华2,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区域开发与环境响应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武汉城市圈国土空间综合功能分区[J].地理研究,2017,第3期
  • 杨天荣1,2,匡文慧1,刘卫东3,刘爱琳1,2,潘涛2,4(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关中城市群生态空间结构优化布局[J].地理研究,2017,第3期
  • 彭建1,2,赵会娟2,刘焱序1,吴健生1,2(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研究,2017,第3期
  • 吴健生1,2,岳新欣1,秦维3(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重构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J].地理研究,2017,第3期
  • 陈昕1,彭建1,2,刘焱序2,杨旸1,李贵才1(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重要性—敏感性—连通性”框架的云浮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J].地理研究,2017,第3期
  • 郝梦雅1,任志远1,2,孙艺杰1,赵胜男1(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关中盆地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与协同关系动态分析[J].地理研究,2017,第3期
  • 侯鹏,杨旻,翟俊,刘晓曼,万华伟,李静,蔡明勇,刘慧明(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论自然保护地与国家生态安全格局构建[J].地理研究,2017,第3期
  • 李杨帆1,林静玉1,孙翔2(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广西大学环境学院).城市区域生态风险预警方法及其在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调控中的应用[J].地理研究,2017,第3期
  • 邓金杰1,陈柳新1,杨成韫1,徐志博2(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高度城市化地区生态廊道重要性评价探索——以深圳为例[J].地理研究,2017,第3期
  • 徐海龙1,尹海伟2,孔繁花1,许峰1(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系).基于潜力—约束和SLEUTH模型松散耦合的南京城市扩展模拟[J].地理研究,2017,第3期
  • 黄金川1,2,林浩曦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京津冀城市群多情景空间演化模拟[J].地理研究,2017,第3期
  • 文雅1,龚建周2,胡银根3,胡志仁2(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基于生态安全导向的城市空间扩展模拟与分析[J].地理研究,2017,第3期
  • 李咏华,马淇蔚,范雪怡(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基于绿色基础设施评价的城市生态带划定——以杭州市为例[J].地理研究,2017,第3期
  • 解雪峰1,濮励杰1,2,朱明1,许艳1,王小涵1,徐彩瑶1,陈新建1(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国土资源部海岸带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基于典范对应分析的滨海滩涂围垦区景观格局与土壤盐渍化关系[J].地理研究,2017,第3期
  • 欧定华,夏建国(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大城市近郊区景观格局优化研究——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例[J].地理研究,2017,第3期
  • 彭建.“生态安全格局”专辑编者按[J].地理研究,2017,第3期
  • 周恺,钱芳芳,严妍(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湖南省多地理尺度下的人口“收缩地图”[J].地理研究,2017,第2期
  • 何艳冰1,2,黄晓军1,杨新军1(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河南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边缘区失地农民适应性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地理研究,2017,第2期
  • 王曼曼1,张敏1,2(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京大学人文地理研究中心).表演性视角下音乐节的空间生产——以太湖迷笛音乐节为例[J].地理研究,2017,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