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杨招1,黄强兵1,2,肖双全3,苟玉轩1,王友林4(长安大学地质工程系;长安大学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政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省城市地质与地下空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地裂缝场地地铁隧道施工CRD工法优化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2期
  • 谢晋勇1,2,陈占清1,2,吴疆宇2(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循环高温-快速冷却处理后的花岗岩力学特性及声发射响应特征[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2期
  • 赵晓彦1,肖典1,罗改2,罗天成1,吴兵3(西南交通大学地质工程系;四川省地质调查院稀有稀土战略资源评价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强降雨条件下碎裂岩质边坡锚墩式主动网加固机理模型试验[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2期
  • 肖勇1,莫培1,张巨峰2,赵晓彦1,李江南2,张鹏2,李飞杨1(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冷热混合作用下的岩溶地下热水形成机制新认识[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2期
  • 赵涛,王磊,苏宏明,陈世官,秦越(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冲击荷载下红砂岩非线性黏弹性损伤本构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2期
  • 罗永红1,南凯1,谢春庆2,宋志宾1,胡鹏1,范孝艺1,潘凯2,李航2(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中煤江南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青藏高原南缘某机场场区深厚覆盖层工程地质特征[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2期
  • 王杜江1,2,赖琪毅3,孟祥连1,2,陈柯宇3,代欣然3,李俊青1,2,张晓宇1,2,杜世回1,2,赵建军3(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铁道及地下交通工程重点实验室(中铁一院);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藏东南察达沟谷典型高位斜坡特征及风险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2期
  • 王生仁(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铁道及地下交通工程重点实验室(中铁一院)).航空物探在藏东南某铁路隧道勘察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2期
  • 张晓宇1,2,杜世回1,2,孟祥连1,2,杜庆者1,2,杨宗佶3,杨莹辉4,苗晓岐1,2,罗锋1,2(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铁道及地下交通工程重点实验室(中铁一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地质环境保护及地质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茶隆隆巴曲山地灾害特征及冰崩碎屑流致灾风险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2期
  • 丁斌1,孟永旭1,裴晓东2(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尼泊尔某项目滚石灾害的工程地质调查与评价[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2期
  • 王鹰,张云辉,吴华,叶唐进,杨丹,廖昕(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西藏大学工学院).川藏交通廊道古乡一鲁朗段地热水成因机理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2期
  • 刘艳辉1,方然可1,2,苏永超1,肖锐铧1(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基于机器学习的区域滑坡灾害预警模型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1期
  • 陈建湟1,张中俭1,徐文杰2,李丽慧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技术学院;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矿物颗粒形态定量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1期
  • 李国维1,2,巩齐齐1,3,李涛4,吴建涛2,陈伟1,3,曹雪山2(河海大学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海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研究所;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崩解性砂软岩改良弱膨胀土性状实验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1期
  • 程瑶佳,唐朝生,谢约翰,刘博,泮晓华(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技术改性黄土结构强度试验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1期
  • 刘传正(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累积变形曲线类型与滑坡预测预报[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1期
  • 姚鑫1,张路青2,李凌婧1,曾庆利3(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新构造与地质灾害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场址区域地壳稳定性InSAR评价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1期
  • 高磊1,胡国辉1,2,秦仕伟1,3(河海大学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信息产业部电子综合勘察研究院).玄武岩纤维加筋黏土数值模拟及机理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1期
  • 霍健1,2,3,王星皓4,罗超4,黄浩勇4,陈娟4,尹超1,2,3,赫建明1,2,3(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页岩气研究院).川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储层裂缝特征[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1期
  • 王刚1,2,殷浩2,郑含辉2,杨饯2(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钙质砂与硅质砂液化特性对比试验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1期
  • 郑虎1,2,牛文清1,毛无卫1,2,李丽慧3,4,5,汪发武1,2,黄雨1,2(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颗粒物质力学及其在工程地质领域中的应用初探[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1期
  • 严炎1,2,3,崔一飞4,周开来1,2,3,尹述遥1,2,3,田鑫5,田继枫5(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西南交通大学高速铁路线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交通大学陆地交通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基于地震动信号分析的地质灾害过程重构方法研究与应用[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1期
  • 底青云1,2,3,4,李守定1,3,4,付长民1,2,3,4,吴思源1,3,4,王啸天1,2,3,4(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深地资源装备技术工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基于云端大数据的智能导向钻井技术方法[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1期
  • 李郑梁,李建春,刘波,聂萌萌(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未来地下空间研究院).浅切割的高山峡谷复杂地形的地震动放大效应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1期
  • 周勇1,2,3,胡玉丽1,2,3(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兰州理工大学西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基于改进增量法的桩锚支护结构位移与内力计算[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1期
  • 周志芳1,王哲1,李雅冰1,沈琪1,李思佳1,陈朦2(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基于钻孔高压压水试验非线性流模拟计算错动带渗透参数[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1期
  • 晏长根1,安宁1,薛志佳1,杜柯2,许江波1,孙巍锋1(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陕西宝汉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汉川分公司).四面楔形体监测敏感部位试验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1期
  • 吴禄祥1,吕庆1,蔡学桁1,郑俊1,李博2,刘健3(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绍兴文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浙江公路水运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基于旋转采样法的结构面粗糙度各向异性评价[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1期
  • 秦爱芳,许薇芳,李天义(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考虑井阻及涂抹作用的非饱和土竖井地基固结解析解[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