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杨一鸣1,李娜1,胡莹莹1,王文静1,2(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中小学教师性格优势与职业幸福感的关系:基于潜在剖面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21,第3期
  • (《中国特殊教育》杂志社).通知[J].中国特殊教育,2021,第3期
  • 向松柏1,2,冯惠敏1,吴谦梅2(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的困境与优化路径——基于西南地区522名残疾学生家长的调查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21,第2期
  • 梁凯丽,田伟(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教师支持对中学生阅读素养的影响:阅读投入、阅读兴趣的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21,第2期
  • 曹溶萍1,赖元元2,孙玉梅1(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融合教育背景下美国教师助手的发展及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21,第2期
  • 戴健雨1,葛新斌2(海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特殊学生家长融合教育满意度影响因素的模型建构与阐释——基于扎根理论的视角[J].中国特殊教育,2021,第2期
  • 高宇翔1,买合甫来提·坎吉1,2(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新疆教师教育研究中心).聋校人教社新版语文教科书有关劳动教育内容的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21,第2期
  • 柳慧萍,刘穿石(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动态材料对自闭症儿童情绪识别能力的干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21,第2期
  • 王纯纯1,陈建军1,刘洋2,李涛2(济南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自我管理策略改善自闭症谱系障碍者重复刻板行为研究综述[J].中国特殊教育,2021,第2期
  • 涂梦璐1,刘奇1,杨福义1,王秋2(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系;雪城大学高等教育学系美国雪城).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与注意缺陷多动症状的元分析:抑制控制和工作记忆的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21,第2期
  • 刘玉娟(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与心理特教研究所).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儿童青少年积极发展的理论探析[J].中国特殊教育,2021,第2期
  • 张杉,金灿灿(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父母消极控制与反馈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黑暗人格与同伴关系的链式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21,第2期
  • 杨岚(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俄罗斯科技英才选拔模式研究:形成、实践与特色——以莫斯科大学专业教学科研中心为例[J].中国特殊教育,2021,第2期
  • 肖冉1,雷江华1,宫慧娜1,范佳露1,2(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江苏省特殊儿童障碍与干预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聋人面部与手势间注意转换差异研究进展[J].中国特殊教育,2021,第2期
  • 张杨1,2,张晓燕3(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邯郸学院特殊教育学院).我国残疾人基础教育服务供给的历史演进与展望[J].中国特殊教育,2021,第2期
  • (《中国特殊教育》杂志社).通知[J].中国特殊教育,2021,第2期
  • 刘在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与心理特教研究所).成就目标定向对听障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机制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21,第1期
  • 高健1,高敏2,谭欣歌1,刘娟3(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武警上海市总队;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母亲遭受家庭冷暴力对儿童早期多动行为的影响:亲子冲突与睡眠问题的链式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21,第1期
  • 侯雨佳1,张俊芳2,邓猛1(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滨州医学院特殊教育学院).近十年国际特殊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热点与知识基础——基于Web of Science期刊文献的可视化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21,第1期
  • 冯雅静1,王雁2(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与心理特教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融合教育背景下美国普通教师职前培养的变革历程和特征[J].中国特殊教育,2021,第1期
  • 谌小猛1,葛新斌1,李紫菡2(华南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美国范德堡大学皮博迪教育学院).美国特殊教育学生的鉴定评估与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21,第1期
  • 董萍,雷江华,徐添喜(华中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智障儿童情绪识别特征的理论解释与具身干预[J].中国特殊教育,2021,第1期
  • 赵小红(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法治与教育标准研究所).地方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立法的问题与对策——基于部分省份学前教育条例的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21,第1期
  • 刘慧瀛1,2,杨静怡1,王婉3,冯慧4(郑州大学教育学院;郑州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郑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道德自我认同、自尊和网络匿名性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中国特殊教育,2021,第1期
  • 程黎1,2,程曦1,3,王美玲1,李子华4(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儿童创造力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超常儿童内部动机与创造力的关系:课堂同伴互动的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21,第1期
  • 柳笛,毛祎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数学学习困难学生数学技能干预效果的元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21,第1期
  • 刘园芳1,2,3,白晓宇1,2,林凡裕3,祝卓宏1,2,李新影1,2(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中国孤独症儿童干预平台ALSOLIFE研究院).BHP:孤独症患者观点采择训练新方法[J].中国特殊教育,2021,第1期
  • 胡艾新1,马慧2,张坤1,王庭照1(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深圳市南山区龙苑学校).犬辅助干预对儿童阅读的影响[J].中国特殊教育,2021,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