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海波1,2,李芙蓉1,杨金翠1,高永1,2,郭俊云1(曲靖师范学院生物资源与食品工程学院;曲靖师范学院云南省高校云贵高原动植物遗传多样性及生态适应性进化重点实验室).小桐子磷酸葡萄糖变位酶cPGM与pPGM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分析[J].华北农学报,2021,第4期
  • 李娟,郑姚,王利(西南民族大学动物科学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九龙牦牛AQP7基因鉴定及在各组织中的表达和定位[J].华北农学报,2021,第4期
  • 韩佳良,王鹤萌,张冬瑞,常缨(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拟南芥转录因子AtOFP19功能的初步研究[J].华北农学报,2021,第4期
  • 代惠洁1,程琳2,曹慧3,竺晓平4,赵静3(潍坊科技学院山东省高校设施园艺重点实验室;山东寿光蔬菜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设施蔬菜分子育种省级重点实验室;潍坊学院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山东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高校重点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山东省蔬菜病虫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烟粉虱取食ToCV侵染番茄对其解毒酶和保护酶基因表达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21,第4期
  • 李陆萍1,2,邓竹英1,2,汪志鹏1,2,梁大成1,2(湖北省主要粮食作物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长江大学湿地生态与农业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涝渍灾害与湿地农业重点实验室).基于MS2蛋白系统的可移动性RNA鉴定方法[J].华北农学报,2021,第4期
  • 刘明月1,张凯鸣1,毛伟1,2,居静1,宓文海1,赵海涛1(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扬州市耕地质量保护站).有机肥长期等氮替代无机肥对稻麦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21,第3期
  • 刘婷婷,卫旭阳,翟锡姣,曹世宇,郑少文(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外源褪黑素对盐渍环境下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21,第3期
  • 杨雲雲1,陈鑫1,陈启洲1,卢芳1,徐晨2,杨洪涛1,苏佩佩1,刘晓龙1(宜春学院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脱落酸对水稻种子萌发期耐高温胁迫的诱抗效应[J].华北农学报,2021,第3期
  • 张玉霞1,王鑫1,张庆昕1,斯日古楞1,郭园1,朱爱民2(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追施氮肥对沙地生境下不同饲用燕麦品种叶片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21,第3期
  • 张珂珂1,宋晓1,郭斗斗1,黄晨晨2,岳克1,张水清1,黄绍敏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郑州大学农学院).长期施肥措施下潮土土壤碳氮及小麦产量稳定性的变化特征[J].华北农学报,2021,第3期
  • 徐晨1,2,边少锋2,赵洪祥2,张丽华2,闫伟平2,历艳璐1,王俊鹏1,张治安1(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半干旱区优化栽培模式下玉米产量、生长发育及叶片生理特性研究[J].华北农学报,2021,第3期
  • 刘蕾1,徐梦2,王凌1,茹淑华1,孙世友1,郜静1,李玭1,张国印1,马俊贤3(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河北省肥料技术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引入豆科作物的轮作模式对设施蔬菜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21,第3期
  • 吴晓军,胡喜贵,陈向东,姜小苓,张雪宁,王玉泉,董娜,胡铁柱,李笑慧,茹振钢(河南科技学院小麦中心河南省杂交小麦重点实验室现代生物育种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基于小麦外引种质资源的抗旱性分子标记检测及实用性评价[J].华北农学报,2021,第3期
  • 梁晓红,曹雄,张瑞栋,刘静,王爱爱(山西农业大学经济作物研究所).不同高粱大豆间作模式对产量及水分养分利用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21,第3期
  • 罗建1,许春苗2,张国斌1,郁继华1(甘肃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定西市安定区园艺工作站).辣椒NHX基因家族的鉴定和表达分析[J].华北农学报,2021,第3期
  • 史昕倩1,向春阳1,赵秋2,董家僖1,袁苗苗1,田秀平1(天津农学院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天津市农业科学院).翻压春油菜对土壤磷素及玉米磷吸收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21,第3期
  • 张丽华,姚海坡,姚艳荣,董志强,吕丽华,贾秀领(农业部华北地区作物栽培学观测站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不同降雨分配年型小麦春灌1水与播期、密度的互作效应[J].华北农学报,2021,第3期
  • 李双江1,2,冯成天2,胡义钰2,袁坤2,刘进平1,王真辉2,刘辉2(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橡胶树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海南省热带作物栽培生理学重点实验室).橡胶树HbDHAR2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J].华北农学报,2021,第3期
  • 王志华,贾朝爽,王文辉(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辽宁省果品贮藏与加工重点实验室).PE保鲜袋结合1-甲基环丙烯、乙烯吸收剂对红香酥梨采后生理品质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21,第3期
  • 李晓梅1,2,3,杨峰1,2,雍晓平1,陈琳1,冉科1,冉茂林1,2(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蔬菜种质与品种改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萝卜NWB CMS败育特征及其育性恢复基因的遗传规律[J].华北农学报,2021,第3期
  • 黄慧娴,沈天花,钟蕾,杜杰,傅军如,周大虎,贺浩华,陈小荣(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超级稻工程技术中心双季稻现代化生产协同中心).施氮对干旱条件下晚稻产量与生理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21,第3期
  • 张翔宇1,余镁霞1,谭景艾1,王鹏1,李才敬1,吴光亮1,程琴1,王燕宁1,蒋宁飞1,黄诗颖1,贺浩华1,2,3,边建民1,2,3(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江西省重点实验室;江西省水稻高水平工程研究中心).利用染色体片段置换系定位低温胁迫下水稻根数QTL[J].华北农学报,2021,第3期
  • 殷实1,2,3,4,王斌1,曲尼拉姆1,杨柳青1,袁钰洁1,李键1,2,3(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动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动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西南民族大学畜牧兽医学院;西南民族大学现代生物技术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牦牛HDAC2基因克隆及其在睾丸中的表达[J].华北农学报,2021,第3期
  • 王丹丹,刘晓红,宫远航(辽东学院农学院).鹿角灵芝三萜合成关键酶GaSQS基因的克隆与诱导表达[J].华北农学报,2021,第3期
  • 阿尔祖古丽·买买提吐尔逊,张子俊,张卫红(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五家渠尖缘螺线粒体基因组测序分析[J].华北农学报,2021,第3期
  • 黄钢,熊琦婕,张英洁,周俊飞,陈利红(江汉大学系统生物学研究院).二穗短柄草BdDREB1H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J].华北农学报,2021,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共有9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