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宇,梁晓(中国茶叶流通协会).2021年中国茶叶生产与内销形势分析[J].中国茶叶,2022,第4期
-
罗宗秀,付楠霞,李兆群,蔡晓明,边磊,修春丽,陈宗懋(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树害虫性信息素防控原理与技术应用[J].中国茶叶,2022,第3期
-
疏再发1,吉庆勇1,金晶2,周慧娟1,郑生宏1,何卫中1(丽水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智慧茶园技术集成与应用[J].中国茶叶,2022,第3期
-
章志芳,李小恋,曾建明,杨亚军,王新超,王璐,郝心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适宜机采绿茶新品种 ——中茶501[J].中国茶叶,2022,第3期
-
钟建琴1,付相1,黄小潆1,娄金鹏1,耿毅然1,袁攀1,韩雪1,2,洪峰1(贵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儿茶素对高脂饮食小鼠减肥作用及肠道菌群的影响[J].中国茶叶,2022,第3期
-
周孝贵,肖强(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树害虫茶须野螟的识别与防治[J].中国茶叶,2022,第3期
-
吴荣梅1,余书平1,余秀宏1,汪永奇1,曹青青2,唐平3,尹军峰2,许勇泉2(开化县茶叶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单宁酶处理改善夏秋季绿茶滋味品质[J].中国茶叶,2022,第3期
-
张琳1,2,刘新1,2,张颖彬1,2,陈利燕1,2,傅尚文1,2(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茶叶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杭州)农业农村部茶叶质量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GB 23350—2021)对茶叶包装的基本要求解读[J].中国茶叶,2022,第3期
-
陈凌霄1,艾安涛1,章文益1,吕立堂1,2(贵州大学茶学院;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州省农业生物工程重点试验室山地植物资源保护与种质创新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试验室).生物菌肥对白叶1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中国茶叶,2022,第3期
-
魏莉丽1,2,卢平3,习斌4,徐志宇4,吴一平1(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农业农村部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与模式重点实验室;贵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茶农施肥意愿与施肥行为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J].中国茶叶,2022,第3期
-
何关新(杭州市茶文化研究会).构建西湖龙井茶产业新格局发展的对策建议[J].中国茶叶,2022,第3期
-
李正传,戎玉廷,晋文荣,董明相,刘强,刘福桥(云南双江勐库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云南双江县茶树良种嫁接比较试验[J].中国茶叶,2022,第3期
-
周高新,王朝阳,刘运华,孙园园,吴峻琪(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安康市野生大茶树资源调查报告[J].中国茶叶,2022,第3期
-
潘蓉1,赵学尽2,杜建斌3,童杰文4,黄萍5,尚怀国6,冷杨6(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湖南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华茶人联谊会;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2021年中国茶叶进出口贸易情况简析[J].中国茶叶,2022,第3期
-
黄海涛,余继忠,张伟,倪伯荣,郑旭霞,毛宇骁(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茶叶研究所).茶树新品系杭茶14号选育报告[J].中国茶叶,2022,第3期
-
李雪岩1,翟得芳2,杨凤仙2(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广西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横州茉莉花茶顾客感知价值对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J].中国茶叶,2022,第2期
-
边磊(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园害虫物理防治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中国茶叶,2022,第2期
-
张倩倩,金勇,黄皓,李伟,李晓军(杭州艺福堂茶业有限公司).调味茶发展现状及品质研究进展[J].中国茶叶,2022,第2期
-
陈栖梧(福茶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陈年白茶感官审评现状浅析[J].中国茶叶,2022,第2期
-
朱步泉1,刘新永2,吴荣标3,叶文梁4(福建省松溪县天园生态茶科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科技信息研究所;松溪县泊宏茶叶专业合作社;福建武夷美嘉食品有限公司).松溪九龙大白茶品种特征、栽培技术及白茶制作工艺优化研究[J].中国茶叶,2022,第2期
-
张利斌1,2,曹靖雯1(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中国武陵山减贫与发展研究院).基于人力资本的恩施州茶产业竞争力模型 ——对九要素模型的拓展[J].中国茶叶,2022,第2期
-
王礼中1,姚惠明2,唐美君2,肖强2(宁波市奉化区农业技术服务总站;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几种新药剂对茶叶瘿螨的防治效果[J].中国茶叶,2022,第2期
-
李云1,李秀峰1,胡强2,席彦军1,吴军舰1,李佼1,郭明星1,王思梅1,吴建静1(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汉中市南郑区蚕茶果技术推广中心).茶树新品种巴渝特早在陕西汉中地区的适应性研究[J].中国茶叶,2022,第2期
-
马林龙1,曾慧莹2,曹丹1,刘艳丽1,李叶云2,金孝芳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茶树嫁接技术及其对茶树的影响研究进展[J].中国茶叶,2022,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