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耕作与栽培》编辑部.著作权使用声明[J].耕作与栽培,2022,第4期
-
肖占文1,鄂利锋1,任建忠2,袁群英2,程红玉1,谷科强3,王治江1,高小军2(河西学院农业与生态工程学院;嘉峪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甘肃谷丰源农工场农业社会化服务有限公司).化肥减量配施有机硅有机肥对盐碱土改良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2022,第3期
-
赵靓瑜1,王洪亮1,吴康云2(贵州省农业科技发展中心;贵州省农科院辣椒研究所).贵州辣椒育种研究进展[J].耕作与栽培,2022,第3期
-
张晓博1,2,杨桦1,冯会1,2,胡洪涛1,2(滨州职业学院;滨州市黄河三角洲适应性植物种质资源收集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滨州市植物种质资源现状及发展策略[J].耕作与栽培,2022,第3期
-
齐建双,夏来坤,马智艳,丁勇,李春盈,唐保军,张凤启,张君,穆心愿,赵发欣(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河南省玉米绿色精准生产国际联合实验室).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新品种郑单5179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2022,第3期
-
李霞,李保华,包艳存,牛晓雪,路远,牟萌,杨林(潍坊市农业科学院).芦笋雄性两性株的外部形态特征研究[J].耕作与栽培,2022,第3期
-
潘昌滨,张金梁,汪弋盟,王聪,钟宁强,潘自平(茅台学院).红缨子高粱植物学特征及生物量的研究[J].耕作与栽培,2022,第3期
-
王映红,马华平,李晓航,王士坤,马晓红,董昀(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新麦系列品种遗传基础及性状变化趋势研究[J].耕作与栽培,2022,第3期
-
郑旋,康超,王晶,曾维军,王万坤,杨彝华,向准(贵州省生物研究所).鲜艳乳菇母种培养基的配方优化研究[J].耕作与栽培,2022,第3期
-
王士坤,杨丽娟,路永才,杨海峰,董彦琪,蒋志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新麦系列品种主要产量性状分析[J].耕作与栽培,2022,第3期
-
蔡娟1,王刚1,姚健1,陈继富2,李春勇1,李洪胜1,李继辉1,黄海清1(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利川市农业农村局).三系杂交中籼新组合川优542的选育与应用[J].耕作与栽培,2022,第3期
-
龙登凯1,宋善敏2,艾强2,王恩花2,杜富强3,魏怡冰2(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贵州农业职业学院;贵州威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密蒙花药用资源分布及现代药理研究进展[J].耕作与栽培,2022,第3期
-
李育娟1,周正权2,王坚钢3,龚克成1,鲁超1,周丽瑶1(无锡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无锡市惠山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江阴市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太湖地区优质稻米生产技术集成[J].耕作与栽培,2022,第3期
-
陈可可1,黄宣1,黄莉娟1,孙小富1,赵丽丽1,2(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金荞麦种质光合及光响应曲线特性研究[J].耕作与栽培,2022,第3期
-
蒙秀菲1,伍祥1,金明2,张上都1,彭菊1,曾涛2,周乐良1,陈文强1,熊玉堂2,张元虎1(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贵州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不同生育期氮肥施用量对稻米品质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2022,第3期
-
杨红旗,安素妨,鲁丹丹,李磊,梁慧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药材丹参高效栽培技术要点[J].耕作与栽培,2022,第3期
-
罗世武,李凯,程炳文(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宁夏干旱半干旱区高粱覆膜栽培技术[J].耕作与栽培,2022,第3期
-
罗勇1,廉书华2,舒中兵1,刘文亮2,王进2(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贵州新中一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玉米新品种新中玉4号的选育及应用[J].耕作与栽培,2022,第3期
-
莫庆忠1,吕树鸣2,岳永贵2,罗凯2,吕金丽2,吴迪2(盘州市农业农村局;六盘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不同药剂组合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J].耕作与栽培,2022,第3期
-
王菊1,李晓慧2(安顺市平坝区果蔬茶叶蚕桑站;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安顺市平坝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耕作与栽培,2022,第3期
-
刘丽,明庭会,陈诚,常云龙,袁峰,刘彤(山西农业大学谷子研究所).节水耐旱冬小麦新品种长麦3809选育研究[J].耕作与栽培,2022,第3期
-
汤雯雯1,刘琳1,陈飞1,朱徐睿2,刘梓安2,吴文龙2,朱英华1(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山地烟叶长及其钾氯含量的相关性研究[J].耕作与栽培,2022,第3期
-
刘婷婷1,2,王辉1,冷静文1,郝曦煜3,宫世航1,刘伟1,王立群1,程微娜1(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公司).吉林省西部干旱地区优质谷子品种筛选[J].耕作与栽培,2022,第3期
-
刘芳,明莉,冯梅(贵州农业职业学院).贵州梯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探讨[J].耕作与栽培,2022,第3期
-
高洪儒,张国民,张君,赵北平,马军韬,邓凌韦,王永力,王南博(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松粳20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耕作与栽培,2022,第3期
-
廖春良1,曾华忠2,杨光照1,吴庚勇2,莫荣清1(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西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融水苗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融水香粳糯提纯复壮及品种改良研究[J].耕作与栽培,2022,第3期
-
陈锋1,熊驰2(重庆自然博物馆;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新记录[J].耕作与栽培,2022,第3期
-
何川1,唐明双1,王颖1,蒲全波1,杨云1,杨华2,邱正高2,郑祖平1,况福虹3,蔡艳4(四川省南充市农业科学院;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强优势玉米品种引智创新及绿色控污增效技术[J].耕作与栽培,2022,第3期
-
严菊1,刘衍彬1,李治福2,黄光文3,李世刚2(六盘水市种植业发展中心;盘州市旧营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六枝特区木岗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6个优质红米品种引种试验初报[J].耕作与栽培,2022,第3期
-
张燕1,丁敏2,王秋3,王瑜2,潘小宇4(兴义市农业农村局土壤肥料工作站;黔西南州农村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黔西南州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兴仁市马马崖镇人民政府农业服务中心).测土配方施肥对玉米肥料利用率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2022,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