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马紫薇1,2,牛陆2,杨向东2,任伟2,杨春明2,赵寒冬3,张原宇2(吉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长春农业博览园).油莎豆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J].草地学报,2022,第8期
  • 张茹1,赵宝平1,王永宁2,乔志刚2,米俊珍1,刘景辉1(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内蒙古农牧业生态与资源保护中心).不同镉浓度对3个燕麦品种光合特性及镉富集转运系数的影响[J].草地学报,2022,第8期
  • 乔欢欢,李强,何国兴,纪童,杨冬阳,文铜,关文昊,刘志刚,杨军银,柳小妮(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草业工程实验室/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山地草甸植被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稳定性对坡向的响应[J].草地学报,2022,第8期
  • 石国庆1,隋晓青1,杨静1,刘毅1,崔国盈2,张博1(新疆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西部干旱荒漠区草地资源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疆草地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市林业和草原局).苦豆子根、茎、叶浸提液对4种牧草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J].草地学报,2022,第8期
  • 陈鑫,焦婷,牧仁,王虎宁,张霞,马淑敏,高永权,李淑艳,齐帅(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氮添加对高寒人工草地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草地学报,2022,第8期
  • 夏树淼1,蔚恒瑞1,郑伟1,2,张宝江3,邓刚3,张海东4(新疆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草地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喀纳斯景区管理委员会林业局;中国地质调查局乌鲁木齐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不同放牧方式对山地草甸生产与生态功能及其权衡关系的影响[J].草地学报,2022,第8期
  • 贾映兰1,2,魏培洁1,2,吴明辉1,2,赵建中3,高雅月4,陈生云1,5,4(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疏勒河源冰冻圈与生态环境综合监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大学;青海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祁连山国家公园国家长期科研基地;青海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地理科学学院).多年冻土区“黑土滩”土壤团聚体对人工建植的响应[J].草地学报,2022,第8期
  • 邹瑾1,2,王晓佳1,曹兵1,李运毛1,冯学瑞1,刘佳欣1(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银川市中山公园).花棒种子萌发对NaCl及聚乙二醇胁迫的响应[J].草地学报,2022,第8期
  • 甄莉娜,刘丽珍,牛艳,李侠,李朕,吴娜,王润梅(山西大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应用生物技术研究所).煤矸石山不同植物根际土壤AM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J].草地学报,2022,第8期
  • 霍莉莉1,2,3,陈懂懂1,2,李奇1,2,张莉1,2,贺福全1,2,舒敏1,2,3,赵亮1,2(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三江源地区草地植物功能性状与蒸散发关系研究[J].草地学报,2022,第8期
  • 丁明磊1,王京宏2,王伟伟1,李嵩1,王志成3,张超1,孙风丽1,刘曙东1,奚亚军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陇县种子工作站).粮饲兼用型小麦种质资源筛选与评价[J].草地学报,2022,第8期
  • 刘万弟,李小伟(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针茅属植物叶片碳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草地学报,2022,第8期
  • 徐宠然1,葛慧1,贾袭伟1,李飞1,久西加1,赵鑫1,张妍1,陈红刚1,2,杜弢1,2(甘肃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甘肃中医药大学西北中藏药协同创新中心).淫羊藿种子变温层积过程中胚形态及生理生化变化[J].草地学报,2022,第8期
  • 位明君1,2,王萌1,3,范希峰1,滕文军1,滕珂1,温海峰1,武菊英1,刘艳芬2,岳跃森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草业花卉与景观生态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华北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河北工程大学园林与生态工程学院;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青绿苔草(Care breviculmis)愈伤组织诱导与再生体系的建立[J].草地学报,2022,第8期
  • 周亚楠1,2,3,夏洪泽1,2,3,刘书杰1,2,3,孙璐1,3,崔占鸿1,2,3,周磊4,周玉青4(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省牦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海省高原放牧家畜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重点实验室;海北藏族自治州高原生态畜牧业科技示范园管委会).不同CBI日粮对牦牛瘤胃发酵参数、血清生化指标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J].草地学报,2022,第8期
  • 马凯凯,徐长林,李颖,魏孔涛,白梅梅,刘媛媛,鱼小军(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高寒草甸冷季牧场不同休牧期对土壤种子库的影响[J].草地学报,2022,第8期
  • 李军1,杜俊颖1,杨莉2,宋连昭2,李鑫洋1,薛祝林1,刘贵河1(河北北方学院;张家口市草原监理站).冀西北地区错期交叉混播对第3年草地生产力的影响[J].草地学报,2022,第8期
  • 张琦1,2,3,4,郭琛文1,2,3,4,姚蒙蒙1,2,3,4,董宽虎1,2,3,4,王常慧1,2,3,4,任国华1,2,3,4(山西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地生态保护与乡土草种质创新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右玉黄土高原草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农业农村部饲草高效生产模式创新重点实验室).放牧强度对半干旱草地优势植物赖草功能性状的影响[J].草地学报,2022,第8期
  • 刘智彪1,刘文昊1,靳瑰丽1,阿德列提·艾列吾塔力甫2,常静2,加马力丁·吾拉扎汗3,宫珂1,马建1,李莹1,陈瑶1(新疆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新疆草地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西部干旱荒漠区草地资源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源县林业和草原局;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治蝗灭鼠指挥中心).化学防控对草原毒草白喉乌头高光谱特性及其识别的影响[J].草地学报,2022,第8期
  • 梁程博1,王久利2,孙国1,冯收1,卓平桂1,刘道鑫3,闫京艳1(青海大学农牧学院;青海民族大学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青海大学昆仑学院).三江源地区熊蜂物种多样性研究[J].草地学报,2022,第8期
  • 张辉辉,师尚礼,武蓓,李自立,李小龙,吴芳,康文娟,陈新栋(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研究中心).紫花苜蓿与不同生活型多年生禾本科牧草混播生长生理特征[J].草地学报,2022,第8期
  • 陈琦1,李富翠1,彭钰梅2,刘卓成1,汪梦寒1,贾辰雁3,韩烈保1(北京林业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藏公路对沿线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及其特征的影响[J].草地学报,2022,第8期
  • 孙哲1,2,李澳旋1,2,杜晓蓉1,2,宋芸1,2,乔永刚1,2(山西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兽医药现代化山西省重点实验室).房山紫堇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其系统进化关系[J].草地学报,2022,第8期
  • 王利锋,吴秀扬,常杰超,任海彦(南京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季节性休牧对草甸草原植物群落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J].草地学报,2022,第8期
  • 肖海龙1,马源2,周会程1,张成君3,姚玉娇1,陈建纲1,张德罡1(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研究中心;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甘肃省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三江源退化高寒草原土壤微量元素与植被特征及其关系[J].草地学报,2022,第8期
  • 毛轩睿1,刘玉萍1,苏旭1,2,3,4,富贵5,陈金元1,郑长远1,刘涛5,吕婷5,张雨1,胡夏宇1,杨萍1(青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海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青海师范大学青海省青藏高原药用动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青海师范大学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沙鞭转录组简单重复序列(SSR)位点特征分析[J].草地学报,2022,第8期
  • 朱凯迪1,2,孙洪仁2,张吉萍3,冮丽华4,吕玉才5,王国军6,魏登峰6(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六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薯网农业科学研究院;深圳六园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敖汉旗惠隆杂粮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我国籽实和饲草谷子土壤氮素丰缺指标和推荐施氮量[J].草地学报,2022,第8期
  • 马亚春1,张洁2,高亚敏3,姚拓1,李海云4,李昌宁1,金艳丽1(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兰州大学西部生态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祁连山不同退化草地土壤养分变化特征及质量综合评价[J].草地学报,2022,第7期
  • 史佳梅1,许冬梅1,2,刘万龙1,白博文1,郭艳菊1,马晓静1(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草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沙化草地土壤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分异特征研究[J].草地学报,2022,第7期
  • 高昌宇1,2,3,齐志远1,2,3,郑慧1,2,3,陈玺洋4,秦加敏1,2,3,郝杰1,2,3,张乃莉4,王常慧1,2,3,5,董宽虎1,2,3(山西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山西右玉黄土高原草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草地生态保护与乡土草种质创新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土壤有效养分和微生物特征对短期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J].草地学报,2022,第7期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