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张兆鹏,张德成,程小凯,薛睿(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超站仪在地籍测量补测和成果核查中的应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2,第12期
  • 赵朋,杜文喜,孙平,董华飞(沈阳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有限公司).宅基地基础信息调查关键技术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2,第12期
  • 余振宝1,李慧生2,黄亮3(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深圳市北斗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基于单目相机的低成本室内行人定位方法[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2,第12期
  • 傅玉宁1,范新成2,冉飞2(临沂市城市建设勘察测绘院;临沂市国土资源局测绘院).临沂市县一体化“多测合一”数字平台建设与应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2,第12期
  • 邵禹铮(中铁十二局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结合卡尔曼滤波和时序模型的隧道初支沉降预测[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2,第12期
  • 翟成森(山东省国土测绘院).轻便型移动测量系统在大比例尺数字线划图质检中的应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2,第12期
  • 赖山东1,孙宏飞2(江西省自然资源测绘与监测院;安徽汉谷测绘有限公司).利用北斗系统的电离层格网信息计算电离层延迟的方法[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2,第12期
  • 汪诗奇,王莹,宁德存,孙嘉骏,石晨辰(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信息技术研究院).基于三角柱模型的库容计算方法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2,第12期
  • 赵东海(云启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北半球高纬度地区BDS-3新频率单点定位性能分析[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2,第12期
  • 杜凤兰1,王健2,王龙飞1,屈鸿钧1,马超2,程娟2,刘春洋2(二十一世纪空间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勘测调查院).耕地变化智能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2,第12期
  • 刘洪志(中通大地空间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分公司).基于无人机遥感的荒漠植被识别方法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2,第12期
  • 姚兴林(福建省测绘院).地理数据空间校正控制点分布探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2,第12期
  • 韩文涛1,许立本2,刘新意1(浙江智谱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宁波市阿拉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QZSS对中国境内BDS-3双频精密单点定位精度影响分析[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2,第12期
  • 李想,王刚,郑昕(江苏省地质测绘院).基于移动GIS的像控点测量审核APP应用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2,第12期
  • 付洪波1,李坛2,李参海2,陈心怡3(自然资源部第三地形测量队;自然资源部国土遥感卫星应用中心;哈尔滨师范大学斯拉夫语学院).融合抗旋转哈希算法的无控DEM匹配方法[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2,第12期
  • 常松(正元地理信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科技中心).基于数字孪生的“云上统战”智能化应用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2,第12期
  • 蔡琪,汤家法(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广元市贫困空间分布特征及贫困诱因分析[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2,第12期
  • 尹玉廷(上海市测绘院;自然资源部超大城市自然资源时空大数据分析应用重点实验室).上海超大城市自然保护地精准勘界路径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2,第12期
  • 岳龙(辽宁省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多种制图软件在地图编绘中的应用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2,第12期
  • 赵利江,张生鹏,杨海鹏(青海省基础测绘院).青海省2000重力基本网的构建[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2,第12期
  • 陈亮(辽宁省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摄影测量内外业数据处理流程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2,第12期
  • 胡雪可1,王雅萍1,何湜1,杨红艳2(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基于FAI的太湖水华时空分布特征与气象驱动因子分析[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2,第11期
  • 陈占龙1,2,陶留锋1,2,孙政权3,王润1,2,龚希4,徐道柱5,马超5,赵军利6(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计算机学院;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湖北省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西安测绘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探测与评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数据工程视角下的军事地质数据体系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2,第11期
  • 张毅(武汉大学测绘学院).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创新教学改革设计[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2,第11期
  • 丁瑞力1,陈蜜1,张丹丹2(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基于时序InSAR技术的北京地铁六号线二期工程沿线地面沉降监测与预测[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2,第11期
  • 戴志豪,钱勇生,曾俊伟,魏谞婷(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下的兰州市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2,第11期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