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亚娟1,张新奇1,胡江波2(西安财经大学管理学院;陕西省现代农业科学研究院).消费者快递包装分类回收行为研究——基于心理认知、社会互动的双重视角[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6期
-
穆哈拜提·帕热提,夏伊丹·阿里木,开丽曼·帕尔哈提,段宇卿(新疆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户非农就业收入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南疆四地州的微观调查[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6期
-
周升强1,赵凯2(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牧民生计转型路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黄河流域农牧交错区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6期
-
宋成校1,朱红根2,张利民2(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绿色经济发展研究院).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与意愿悖离研究——基于制度约束与社会规范的视角[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6期
-
何楠1,李佳音2,张亚琼3(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部水务研究培训中心;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河南省轨道交通智能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多元主体水环境治理协同行为形成的路径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6期
-
刘贺1,2,李雪铭1,2,田深圳1,2,李松波3,孙赫4(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辽宁师范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沈阳大学师范学院;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集聚外部性、网络外部性与城市经济发展[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6期
-
甄文慧1,陈士超1,左合君1,2,赵杏花1,王斯静1,王举1,张鑫桐1(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内蒙古自治区风沙物理与防沙治沙工程重点实验室).改土材料复配对风沙土质量的影响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6期
-
冯昭阳1,汤珊珊1,李鹏2,韦小妹3,杨国梁1,谢美婧1(桂林理工大学岩溶地区水污染控制与用水安全保障协同创新中心;西安理工大学省部共建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广西有色勘察设计研究院).不同覆沙方式下的坡面侵蚀产沙特性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6期
-
孙晓悦1,2,曹文庚1,3,韩政4,马孟科4,南天1,张栋5,付宇2(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自然资源部地下水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环境调查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基于地下水更新能力的黄河下游豫北平原地下水脆弱性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6期
-
于滔1,2,3,张建国1,2,3,曹靖生1,2,3,王丽珊1,刘长华4,杨耿斌1,2,李文跃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东北北部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玉米种质资源创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大学现代农业与生态环境学院).萌发期和苗期糯玉米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6期
-
武照亮1,王斌2,曹虎1,武丽娟2(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山西省煤炭地质物探测绘院有限公司/资源环境与灾害监测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环境信用评级结果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基于内蒙古自治区298份企业的调查数据[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6期
-
朱桂丽1,2,洪名勇1,刘治航2(贵州大学经济学院;西藏农牧学院植物科学学院).教育何以影响欠发达地区农户多维相对贫困?——来自西藏农牧区1104户调研的证据[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6期
-
杨真,李善乐(山东管理学院乡村振兴研究中心).自然灾害频发对农户收入的长期影响:发生机制与应对之策[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6期
-
蔡洁1,李文静1,夏显力2(长安大学人文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脱贫农户融入电商价值链能否有效防范返贫?——基于陕南地区的实地调研[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6期
-
姚瑶,罗朋,李京玲,常建波,赵凡(太原理工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VIKOR方法的引黄灌区土壤质量综合评价[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6期
-
杨有贞1,2,赵诣深1,谌文武3,4,林青青1,刘葳1,张刚2,马文国1,2(宁夏大学物理与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宁夏大学固体力学研究所;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兰州大学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多重模拟条件下贺兰山岩画病害形成机理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6期
-
李雨茹1,吴韬1,张军1,2(宝鸡文理学院陕西省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重点实验室;长安大学旱区地下水文与生态效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PMF模型的宝鸡市不同时期地表灰尘重金属来源解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6期
-
薛芸,董园园,王伟栋,金国辉(内蒙古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内蒙古农村住宅厨房冬季通风组织方式与CO2分布特性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6期
-
李晓娜1,王超1,宋进库2,赵春桥1,武菊英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草业花卉与景观生态研究所;河北省怀来县农业农村局).河北省怀来县葡萄园土壤铜分布特征[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6期
-
梁彩荣1,李淑媛1,王美红1,杨莹2,吴帅3(吉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苏州科技大学商学院;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商学院).地方依恋对冰雪体育旅游者价值共创行为影响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5期
-
乔婷,赵海东(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政府注意力能否引起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改变?——基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5期
-
伍国勇1,2,黄泽珍1,2,郭伟良1(贵州大学经济学院;贵州大学西部发展能力研究中心).数字技术采纳对喀斯特地区农户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影响——基于8省5704户经验数据[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5期
-
高群1,2,陈衡洋2,杨宗巡2(南昌大学廉政研究中心;南昌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导向下农村人居环境公众感知及优化逻辑——基于CSS2021数据[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5期
-
于丽卫,孔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绿色创业能提高农户农业创业绩效吗?[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5期
-
张思阳1,罗宇2,谢先雄3,孙丹2,赵敏娟2(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基于TPB-PMT理论的农户休耕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5期
-
郑黎阳1,黄荟婕2,张鑫2(内蒙古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人力资本与脱贫地区农户生计韧性——基于门槛回归模型的检验[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5期
-
王永强,王哲(河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化服务、技术认知与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纳行为——基于河北省775份小麦—玉米种植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5期
-
颉金凤,赵军,卿苗,张佘淑,孙紫云(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基于IRSEI的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5期
-
韩阳媚1,王锦2,于世涛3,程顺3,李玉灵1(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塞罕坝机械林场).塞罕坝地区生态网络构建及优化[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