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瓛(宁夏大学人文学院).非遗保护视角下的凉州攻鼓子研究[J].甘肃高师学报,2022,第1期
-
崔健健,施惠芳(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名纸”称谓辨析[J].甘肃高师学报,2022,第1期
-
张潇梦(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辩证法的历险与拯救: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实践向度解读[J].甘肃高师学报,2022,第1期
-
赵富平(天水师范学院财务处).新时期高校财会改革关键问题及发展措施探究[J].甘肃高师学报,2022,第1期
-
牛慧(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人文教学部).从叙事空间角度解读《追风筝的人》中阿富汗的国家形象[J].甘肃高师学报,2022,第1期
-
寇凤梅(兰州城市学院城市经济学院).基于课程思政下的“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J].甘肃高师学报,2022,第1期
-
张学军(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学前与体艺教学部).困境与路径:体教融合背景下西北地区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思考[J].甘肃高师学报,2022,第1期
-
汪琴兰(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敦煌征妇词之新貌及其成因管见[J].甘肃高师学报,2022,第1期
-
高磊(宁波工程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姚培谦年谱简编[J].甘肃高师学报,2022,第1期
-
何英,雷佳娣(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国语学院).文学翻译中的形象变异与重塑 ——以《金陵十三钗》英译本为例[J].甘肃高师学报,2022,第1期
-
汪永臻1,杨惠君2(兰州城市学院甘肃省城市发展研究院;兰州城市学院图书馆).全域旅游背景下天水街亭古镇文化的定位问题研究[J].甘肃高师学报,2022,第1期
-
陈维举,杜柏玲(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等教育学院).积极教育理论视域下高师专科学生学习倦怠问题实证研究[J].甘肃高师学报,2022,第1期
-
安少龙(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汉语系).产业化保护:数字媒介时代花儿传承与发展的路径融合机制探析[J].甘肃高师学报,2022,第1期
-
张文轩(兰州大学文学院).区别于兰州方言的陇西方言特征词 ——《陇西方言词语汇释》序言[J].甘肃高师学报,2022,第1期
-
罗云,倪非凡(陕西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新时代优化普通高中阶段中外合作办学策略探析[J].甘肃高师学报,2022,第1期
-
蒲向明,张世明(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学与传媒学院).回望与探索:多维度挖掘秦文化深刻内涵 ——陇东南·宝鸡首届秦文化论坛谫论[J].甘肃高师学报,2022,第1期
-
康小明,周蕾(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新疆昌吉奇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高中部).认知视域下东干口传文学中动物隐喻研究 ——以《奶奶的古今儿》①为例[J].甘肃高师学报,2022,第1期
-
吴琼(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学前与体艺教学部).中国室内乐创作中的“中西合璧” ——以《第一二胡狂想曲》为例[J].甘肃高师学报,2022,第1期
-
谢正荣(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汉语系).藏族言语行为类谚语的道德价值及现实意义[J].甘肃高师学报,2022,第1期
-
张玲佳,蔡静(兰州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南梁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路径[J].甘肃高师学报,2022,第1期
-
王妮,曾令琼(兰州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校内实践教学优势及进路[J].甘肃高师学报,2022,第1期
-
张琼(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历史文化系).从贸易逆差的视角看英国工业革命兴起的经济因素[J].甘肃高师学报,2022,第1期
-
范丽荣(兰州城市学院文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泾河流域汉语方言研究综述[J].甘肃高师学报,2022,第1期
-
李海平(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学与传媒学院).从“隐含的读者”看耽美小说与同志文学[J].甘肃高师学报,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