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跃东1,2,3,张会儒1,3,卢军1,3,王卓晖4(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山西农业大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经营与生长模拟重点实验室;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长白山北坡云冷杉阔叶混交林的物种多度格局[J].林业科学,2021,第5期
-
孙林豪1,2,翁卫松3,方陆明1,2,任俊俊1,2(浙江农林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浙江省林业智能监测与信息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三段式立木胸径测量方法及装置设计与试验[J].林业科学,2021,第5期
-
李显达1,2,3,郭玉民1,邢晓莹4,钱法文5,方克艰3,姚恒彪6(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服务中心;黑龙江高峰鸟类保护环志站;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哈尔滨广播电视大学).嫩江高峰林区基于环志监测的田鹀迁徙动态[J].林业科学,2021,第5期
-
赵婷婷1,王冬至1,2,张冬燕1,3,郭立4,黄选瑞1,2(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北省林木种质资源创新与保护实验室;河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丰宁千松坝林场).塞罕坝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树冠外部轮廓模型[J].林业科学,2021,第5期
-
万琼莲1,2,王连春1,王泉1,许杏萍2,苏帆2,赵静1,蔡红2(玉溪师范学院化学生物与环境学院;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虫害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羽脉山黄麻丛枝植原体的分子鉴定及病害调查[J].林业科学,2021,第5期
-
袁雪1,袁涛1,刘少丹2(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林木花卉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花卉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洛阳国际牡丹园).牡丹秋季开花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及DNA甲基化差异[J].林业科学,2021,第5期
-
欧阳白,李珠,蒋佳荔(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木材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楸木早/晚材水分吸着与湿胀行为[J].林业科学,2021,第5期
-
赵秀婷1,王延双1,段劼1,马履一1,2,何宝华3,贾忠奎1,桑子阳4,朱仲龙1,4(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林木分子设计育种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市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林业科学研究所).盐胁迫对红花玉兰嫁接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J].林业科学,2021,第4期
-
孙龙,刘祺,胡同欣(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模型研究进展[J].林业科学,2021,第4期
-
曾彬1,沈隽1,王启繁1,董华君1,2(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不同含水率阴香木气味释放分析[J].林业科学,2021,第4期
-
黄贝佳,朱静,何晨阳,李伟煌,陈志为,樊月,洪滔(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潮汐对秋茄叶表型塑造及叶经济谱的影响[J].林业科学,2021,第4期
-
李朝洪,韦唯,刘舒欣(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绩效评价* ——以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为例[J].林业科学,2021,第4期
-
李晓婷1,李彤1,仇宽彪1,2,姜莎莎1,贾宝全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城市森林林木斑块特征与降温效应的关系 ——以北京市城区为例[J].林业科学,2021,第4期
-
马星霞1,王麟2,朱海燕3,刘波1,张斌1,卢芸1,王艳华1,4,蒋明亮1,王六如5(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宁波市鄞州区文物保护管理中心;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全国木结构古建筑木蜂危害风险区域划分[J].林业科学,2021,第4期
-
高艳丽,杨智杰,张丽,熊德成(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三明森林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野外科学研究站).不同更新方式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氮矿化的影响[J].林业科学,2021,第4期
-
潘颖1,2,丁鸣鸣3,林杰1,代侨1,郭赓1,崔琳琳1(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长江航道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华东分公司;南京市水务局).基于PROSAIL模型和多角度遥感数据的森林叶面积指数反演[J].林业科学,2021,第4期
-
尹凤娟,王明琦,金光泽,刘志理(东北林业大学生态研究中心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红松不同生活史阶段的枝叶权衡[J].林业科学,2021,第4期
-
王晓1,韦小丽1,2,吴高殷1,陈胜群1(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省森林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CO2浓度升高条件下不同氮素供应对闽楠幼苗光合特性及生长的影响[J].林业科学,2021,第4期
-
谢云,郭芳芸,陈丽华,曹兵(宁夏大学农学院).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宁夏枸杞根区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及碳源利用特征的影响[J].林业科学,2021,第4期
-
谷瑞,徐森,陈双林,郭子武,章超(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美丽箬竹鞭段侧芽偏向性萌发生长的激素和养分作用[J].林业科学,2021,第4期
-
贺然1,2,王瑞珍2,应玥1,曲良建1,张永安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植物园北京市花卉园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伊氏线虫真菌碳氮条件下的表型和毒力基因表达差异[J].林业科学,2021,第4期
-
陈媛1,2,晏婷婷1,2,杨昇1,2,付宗营1,李改云1,2,任海青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木竹资源高效利用湖南省高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栓皮栎和麻栎抽提物的化学成分分析[J].林业科学,2021,第4期
-
胡雪凡1,2,张会儒1,段光爽3,卢军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经营与生长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植物园;信阳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基于交角和密集度的竞争指数构建及评价[J].林业科学,2021,第4期
-
李晓军,安轶,黄李超,曾为,卢孟柱(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银腺杨84K茎段瞬时转化体系的建立[J].林业科学,2021,第4期
-
王丽红1,高鸿坤1,赵雨森2,付强1,何传源1,孙鑫1,梁建鑫1,张啸鹏1(东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火烧迹地植被恢复对生长季林内小气候的调节作用[J].林业科学,2021,第4期
-
郭珂1,潘存德1,余戈壁2,李贵华3,张帆1,邹卓颖1,刘博1(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园艺学院;喀纳斯国家自然保护区;新疆林业和草原局).喀纳斯泰加林群落火成演替中草本层与林冠层 物种的连锁关系[J].林业科学,2021,第4期
-
王小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森林昆虫学经典学术著作再版[J].林业科学,2021,第4期
-
陈悰,王望,曹金珍(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亚麻油/混合蜡乳液构建木材内双层疏水体系[J].林业科学,2021,第4期
-
朱玉洁,翁羽西,傅伟聪,董建文,王敏华(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声景感知对森林公园健康效益的影响* ——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林业科学,2021,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