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李会泉1,2,3,胡应燕1,2,4,李少鹏1,2,李强1,2,朱干宇1,2,张建波1,2,王兴瑞1,2(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绿色过程与工程中科院重点实验室;湿法冶金清洁生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煤基固废循环利用技术与产品链构建[J].资源科学,2021,第3期
  • 邸敬涵1,2,温宗国2(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清华大学环境学院).资源产品贸易的环境影响及隐含环境流分析——以铜资源为例[J].资源科学,2021,第3期
  • 张优1,2,程明今1,刘雪薇1(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煤炭铁路运输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研究[J].资源科学,2021,第3期
  • 刘立涛1,赵慧兰2,刘晓洁1,代涛3,4,刘刚1,5(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南丹麦大学工学院生命周期工程研究中心).1995—2015年美国钴物质流演变[J].资源科学,2021,第3期
  • 刘妍心1,2,3,李华姣2,3,安海忠2,3,管建和4,刘宁5,韩晓丹2,3,李超6,史江兰7(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管理工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自然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山东工商学院经济学院;河北大学质量技术监督学院;河北大学管理学院).基于“废钢回收”的中国钢铁产业链资源-经济-环境动态耦合[J].资源科学,2021,第3期
  • 李新,康欣宇,林靖,陈璐,王敏晰(成都理工大学管理科学学院).中国铅资源流动及其循环效率[J].资源科学,2021,第3期
  • 盛虎1,刘欣2,芦昕雨2,廖宇星2,袁增伟1,2(南京大学(溧水)生态环境研究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复杂物质循环过程模拟方法与平台实现——以畜禽养殖系统磷循环为例[J].资源科学,2021,第3期
  • 郭甲嘉,何宛谦,靳敏(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利用的环境效益及空间格局[J].资源科学,2021,第3期
  • 袁增伟,程明今(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环境学院).物质循环科学的研究对象、理论与方法[J].资源科学,2021,第3期
  • 张元林,张上,李金惠,曾现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中国钢结构建筑的物质流分析[J].资源科学,2021,第3期
  • 李历铨1,李伯含2,陈从喜3(国家信息中心;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区域层面电子废弃物远景资源化潜力预测——以北京为例[J].资源科学,2021,第3期
  • 魏伟1,2,李金铠1,2,郭崇慧3(郑州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大连理工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基于知识图谱的中国城市矿产研究进展[J].资源科学,2021,第3期
  • 张玲1,冉文春1,袁增伟2(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人类圈铜循环格局演变及趋势[J].资源科学,2021,第3期
  • 汪中才1,宋庆彬1,蔡铠涵1,李金惠2(澳门科技大学澳门环境研究院;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家用空调制冷剂物质流动态演化特征——以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为例[J].资源科学,2021,第3期
  • 柯文岚1,闫晶晶2,吴容容3,张国丰4,沙景华2(福建江夏学院经济贸易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阳光学院;河北地质大学经济学院).基于动态最优化模型预测福建省污水污泥再利用和城市可持续发展[J].资源科学,2021,第3期
  • 袁增伟(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环境学院).“物质循环科学与技术”专辑序言[J].资源科学,2021,第3期
  • 石晓晓1,2,郑国砥1,2,高定1,2,陈同斌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畜禽粪便养分资源总量及替代化肥潜力[J].资源科学,2021,第2期
  • 刘建华1,2,黄亮朝1,左其亭2,3(郑州大学管理工程学院;郑州大学黄河生态保护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院;郑州大学水科学研究中心).黄河下游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水平评估[J].资源科学,2021,第2期
  • 刘贝贝1,左其亭2,3,刁艺璇3(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郑州大学黄河生态保护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院;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绿色科技创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价值体现及实现路径[J].资源科学,2021,第2期
  • 刘晓阳1,2,魏铭3,曾坚2,张森2(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闽三角城市群生态网络分析与构建[J].资源科学,2021,第2期
  • 陈林,肖倩冰,蓝淑菁(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基于产业结构门槛效应模型的环境政策治污效益评估——以《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为例[J].资源科学,2021,第2期
  • 朱亮峰1,朱学义2,3(常州大学刘国钧管理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通理工学院商学院).煤炭行业去产能、调整资产结构对煤炭经济的撬动效应[J].资源科学,2021,第2期
  • 谢先雄1,2,邓悦1,2,刘霁瑶1,2,卢玮楠1,2,赵敏娟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协同创新研究中心).休耕对农户非农就业的影响[J].资源科学,2021,第2期
  • 刘云刚1,刘玄宇2(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政治地理学视角下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解读[J].资源科学,2021,第2期
  • 李国平,徐祯(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粤琼区域协同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J].资源科学,2021,第2期
  • 陈彩霞1,2,3,黄光庆1,2,3,叶玉瑶2,赵玲玲2,金利霞2,刘旭拢2,4(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广东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公共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珠江三角洲基塘系统演化及生态修复策略——以佛山4村为例[J].资源科学,2021,第2期
  • 谭力,王占岐,薛志斌,杨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土壤氟空间变异特征与污染风险评价[J].资源科学,2021,第2期
  • 钮心毅,李凯克(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市城市更新及其空间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跨城功能联系视角下的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J].资源科学,2021,第2期
  • 翟志宏1,2,江民星3,4,5,常春英6(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广东省气候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商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北新区发展研究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人才强省建设研究基地;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降水对蔬菜价格的冲击效应——以广州为例[J].资源科学,2021,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