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微微1,张会慧2,李鑫2,滕志远1,张书博1,张秀丽1,许楠3,孙广玉1(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小黑杨和桑树叶片光合特性对不同氮素形态的响应[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5期
-
甘世书,贺鹏,肖前辉,黄湘南(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利用分段建模方法建立海南省主要树种立木材积模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5期
-
李晓欣1,常金宝1,柴楠2,崔慧军3,杨岳1(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鄂尔多斯市园林绿化研究所;伊金霍洛旗园林局).不同处理对4种榆属植物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5期
-
管惠文,董希斌,唐国华,张甜,曲杭峰,马晓波(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持续经营与环境微生物工程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诱导改造对大兴安岭蒙古栎低质林土壤养分的时空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5期
-
胡曼筠,金晓玲,曾雯,蔡梦颖,余宗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华中冬青雌雄株抗寒生理指标筛选及评价[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5期
-
吴良1,徐正刚1,2,张婉1,丁一1,唐永成1,赵运林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环境资源植物开发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基于MaxEnt模型的中国构树潜在适生分布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5期
-
刘金波,孙萍,孙龙(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昆明主要森林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模型的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5期
-
任启文1,2,忻富宁3,李联地1,2,尤海舟1,2,毕君1,2(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河北小五台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全生长季树干液流及蒸腾耗水特征[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5期
-
曾进1,吴吕奇2,黄梓明1,陈晓慧1,倪铭1,潘洋刘1,刘苑秋1,胡冬南1(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江西省林木育种中心).不同育苗方式对晚松不同种源苗期生长及生物量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5期
-
王春胜1,唐诚1,2,赵志刚1,郭俊杰1,王欢1,吴龙敦3,曾杰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石河子大学农学院;百色市老山林场).桂西地区西南桦中龄林生长对间伐和施肥的响应[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5期
-
张恒1,2,董川成2,牛屾3,张运林1,金森1,王玉霞2(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塔河林业局综合勘察设计大队).不同采样方法对细小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模型精度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5期
-
龚紫薇1,陈永华1,陈基权2,李建彬1,何蔚1,汤春芳1,柳俊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红麻与黄麻在改良铅锌矿渣下的筛选与评价[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5期
-
方怡然,蔡金桓,薛立(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3种人工阔叶林的叶片养分和光合特性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5期
-
黄桂华,梁坤南,周再知,杨光(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柚木无性系苗期抗旱生理评价与选择的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5期
-
杨雪梅1,赵杨1,2,朱亚艳1,陈庭巧1,谢维斌3(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省森林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都匀马鞍山国有林场).贵州省马尾松主要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5期
-
刘慧东1,王璐1,2,朱景乐1,2,李铁柱1,2,王新亮3,杜红岩1,2,孙志强1,2(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国家林业局杜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诸城市相州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基于短周期矮林模式的外源激素提高杜仲胶产量的效果[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5期
-
李鹏1,田嘉1,张琦1,董胜利2,章世奎2,李疆1(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园艺学院;新疆农业科学院轮台果树资源圃).扁桃离体枝条培养方式比较和筛选[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5期
-
王保明1,2,3,谭晓风2,3,胡孝义2,3,石明旺2,3,莫华1(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农林科技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培育与利用湖南省高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油茶钙调素基因的cDNA克隆与表达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5期
-
顾仲阳.提升新时代林业现代化建设水平——访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5期
-
张青,彭祚登(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七叶树幼苗对水分胁迫和复水的生理响应[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4期
-
戚嘉敏1,张鹏1,奚如春1,2,高乐1,陆晨1(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省森林植物种质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高州油茶果实性状的遗传变异特征[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4期
-
陈亮1,陈世俭2,3,蔡晓斌2,3,易祁1,刘惠2,4(武汉工程科技学院;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环境与灾害监测评估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湖北省植被覆盖度变化及其对地形因子的响应[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4期
-
庞圣江,杨保国,刘士玲,刘福妹,张培,黄柏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桂西北喀斯特山区4种森林表土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养分分布特征[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4期
-
张运林,孙萍,胡海清,张俪斌(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风速对蒙古栎阔叶床层两个重要失水时间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4期
-
王晓红1,任雪羽1,刘佳2,张文彦1,肖芬1,刘春林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桂林市漓江绿化管理站).影响木槿扦插生根的因素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4期
-
张新凯,彭祚登(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多代刺槐能源林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4期
-
周凤娇1,2,韦小丽1,彭凌帅1,邓锐1(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遮荫处理对马尾松穗条产量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4期
-
常君1,任华东1,姚小华1,王开良1,滕建华2,周建光3,周燕3,傅国林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省林木育种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东方红林场;建德市林业局).山核桃不同无性系脂肪酸及氨基酸组成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4期
-
郭书彬1,宋熙龙1,尤海舟2,3,王超2,4,毕君2(河北省林业外资项目管理中心;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河北省小五台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河北省林木良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营密度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4期
-
徐建峰1,2,赵家豪2,袁在翔2,金雪梅2,陈斌2,关庆伟2,高洋2(江苏省太仓市林业站;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不同树种与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