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晶,张秋良,李嘉悦,魏玉龙(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间伐强度对兴安落叶松林林下植被多样性及生物量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第5期
-
罗彬莹1,刘卫东1,吴际友2,刘球2,程勇2,魏志恒2,陈明皋2,廖德志2,黄小飞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干旱胁迫对樟树幼苗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第5期
-
庞世龙1,凌福诚2,侯远瑞1,欧芷阳1,申文辉1(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平果县林业局).基于熵权灰色关联分析的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效应评价[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第5期
-
杨涛,王解军,宁凡,饶真宇(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胶合木T梁弯曲承载力试验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第5期
-
付晓1,曹霖2,王雪军3,张璐3(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吉林省林地立地质量评价及生产潜力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第5期
-
张赫岩,叶冬梅,白玉娥,段国珍,彭鹏,华佳文(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重瓣榆叶梅茎段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第5期
-
曹瑜娟,徐程扬,崔义,岳阳,任雅雪(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观景距离和光照条件对黄栌林景观色彩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第5期
-
李文玲1,2,徐伟1,周晓燕1,张占宽3,王雪花1(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林业资源高效加工利用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混合组坯对杨木单板层积材弹性常数及力学性能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第5期
-
王艳萍1,2,冯正强1(中南大学商学院;湖南外贸职业学院国际商务学院).供应链视角下林下经济产品质量安全预警模型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第5期
-
李永进,汤玉喜,唐洁,杨艳,吴敏(湖南省林业科学院).中亚热带4种混交幼龄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特征[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第5期
-
余明,王卓敏,薛立(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不同坡位对4种阔叶乡土树种叶片养分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第5期
-
谢敏1,龚直文2(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设计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基于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监测与驱动力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第5期
-
李晓锐1,2,刘壮壮1,2,孔德仪1,2,冯刚1,2,韩杰1,2,谭鹏鹏1,2,彭方仁1,2(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薄壳山核桃不同品种光响应过程及模型拟合[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第5期
-
冼应男1,陈婵1,方晰1,2,王留芳1,陈金磊1,辜翔1,张仕吉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南会同杉木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湘中丘陵区4种植被类型土壤全磷、有效磷含量的变异特征[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第5期
-
刘球1,吴际友1,杨硕知1,陈明皋1,程勇1,李志辉2,杨柳2(湖南省林业科学院珍贵树种研究所;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外源亚精胺防御红椿干旱胁迫生理损伤的最佳浓度筛选[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第5期
-
杨玉洁1,2,张德健1,张冬林2(长江大学;乔治亚大学).直立冬青愈伤组织诱导及其分化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第5期
-
侯哲1,2,3,4,梅梅1,张晓林1,陆秀君1(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国家林业局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天女木兰种子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的克隆与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第5期
-
杨勇智1,吴俊2,肖兴翠1,陈林武1,颜明2,代锐2(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旺苍县林业和园林局).杜仲中龄林合理经营密度的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第5期
-
卢兰(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中国紫色土山丘》书评[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第5期
-
侯金波1,2,3,4,张明龙1,2,3,4,杨倩倩4,陈培培4,谭晓风1,2,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育种与栽培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培育与利用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安徽泓森高科林业股份有限公司).楸树新品种——’泓森楸’[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第5期
-
张继红1,丁雪丹2,梅雅茹1,高璜1,赵攀1,季巍1,唐山1,桂丽静1,郑育桃1(江西省林业科学院;龙南县气象局).干旱胁迫对5种花境植物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第4期
-
高若楠1,谢阳生2,雷相东2,陆元昌2,苏喜友1(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天然林立地生产力预测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第4期
-
付广义1,邱亚群1,宋博宇2,赵媛媛1,许友泽1,钟宇1,成应向1(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水污染控制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东江湖铅锌矿渣堆场优势植物重金属富集特征[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第4期
-
许冰1,李宝福1,郑耀三2,吴云忠2,何德镇2(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国家林业局南方山地用材林培育重点实验室;福建省云霄园岭国有林场).桉树择伐后套种3种阔叶树的生长及土壤理化性状效应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第4期
-
温祝桂,朱小梅,刘冲,赵宝泉,董静,邢锦城,赵小慧,洪立洲(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两株外生菌根真菌对盐渍土壤中黑松幼苗生长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第4期
-
亓兴兰1,肖丰庆2,刘健3,4,张李平1(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南平市农业局;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3S技术与资源优化利用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基于SPOT-5影像的马尾松毛虫虫害遥感监测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第4期
-
杜超群1,王起富2,曾勇3,谭勋桃4,刘星1,许业洲1(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咸宁市林业科学院;恩施州林业科学研究所;建始县龙坪林业管理站).湖北省杉木栽培区划及气候特征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第4期
-
许晓东1,刘丽婷2,邓海燕1,江瑶1,莫晓勇1(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桉树人工林抚育间伐调控技术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第4期
-
姜文龙1,2,李千惠1,2,周婷1,2,江皓1,2,张往祥1,2(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扬州小苹果园艺有限公司).观赏海棠不同叶位色素组分动态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第4期
-
林立彬,李铁华,文仕知,杨柳(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闽楠木荷混交幼林生长规律及生物量分布特征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第4期
|